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光启无官可用,上门请吕建帮忙。

吕建点头:“事情的确如此,看来大明又会出现官员短缺的局面了。”

官员短缺的局面,早在万历年达到了极致高峰。

其实大明的灭亡,是从万历年开始的。

万历皇帝懒政,那不是懒政,那是因为国本之争,皇帝和大臣有抵触有情绪。最终到了所有大臣的建议都不听,所有的奏折都不批的地步了。

这下就出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大明的官员选拔,是由吏部考功司提名,吏部转承内阁在做甄别考验,然后递交皇上审批。

这叫天子门生。内阁有做任何事的权力,但绝对没有官员任免权力。

然而万历不理政,当然也就对审批官员事更加不理了。

其中代表的是当年内阁首辅申时行,他上书请求致仕,神宗也不说不准也不说准,也不说不准的原因,就那么晾着。

结果申时行就一份奏折一份奏折的连续上,其中都把这京城的宅子卖了,寄宿在寺庙之中,最终把卖宅子的钱都花光了,也没得到神宗的批复。那就继续上书,一直上书到170多分,最终也没有获得神宗的批准,不得不告病直接跑回了老家。

一个堂堂首辅都如此,何况其他?

结果就在万历时期,京师各道御史上疏:“中央机构空虚,各种事务荒废,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次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却绝不见群臣,弄得一些阁员,根本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内阁统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大明整个官员缺少了一半。其中六部尚书就只剩下俩,造成有些部门直接瘫痪了。

而同样的,到了天启年的时候,只在天启二年,开了一场科举,紧急在国子监补充了一批官员,但官员的缺额实在太大了,还不能补全。

结果魏忠贤上位,他认为科举上来近士,都是东林人,自己再开科举,就是强大东林给自己找敌人,所以干脆就停了科举。所以你看,整个天启朝的臣子,清一色的都是万历年的科举出身。

然后就是这一场党争,魏忠贤打倒一批,然后东林反过来又灭了阉党,又打倒一批,现在大明的官员,那真缺的很。

再加上这一次被打倒的,都是高官显爵的地位,这些京城里的官员,都眼巴巴的盯着呢,谁还能和徐光启,远离朝堂政治中心,跑去上海那个小地方吃苦受罪?

再加上由于徐光启,已经成了东林叛徒,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喊出口号要打倒他,但拒不配合他也是自然。

而这时候占据朝堂的,几乎都是东林党人,这样一来,徐光启就几乎无官可用了。

这时候他不得不跑过来吕建这里,请求保皇党出来,给他凑齐班子了。

面对这样的请求,吕建很想帮助他,但也是上面的种种原因,保皇党其实也不愿意跟着他去,如果吕建强迫,会招到党员的不满,对以后自己的威望地位不利。

这事可怎么办?

徐光启必须把开海的事情做好,但官员从哪里来?

看着徐光启期盼的眼神,吕建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自己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实际的控制住这个潜力巨大的海事总理衙门呢?

“徐大人不要心急,官员我是有的,而且是配套的,并且经验十足配合默契,做事兢兢业业,勤俭奉公。”

一听有这么一群好官员,徐光启不由得兴奋的眼前一亮:“他们在哪里?”

吕建笑了:“我的西北信王长史府衙门,因为信王已经登基,封地变成了皇庄,其实那个衙门就已经解散了。只是当今皇上也拿不出人来去治理,所以一直还由他们管理的。现在你徐老大人缺少官员属下,那就不妨将他们整个调过去,岂不两全其美?”

一听这样,徐光启当时大笑拍手叫好:“我早就听说,你的西北钦差行辕,还有信王长史衙门的官员,高效廉洁,务实肯干,而且思想活跃开放,正适合我的衙门。那我就笑纳了,明天我就向皇上申请,调他们去上海,马上就可以上手。真是完美啊。”

徐光启的办事效率相当的高,他回去第2天,就请见崇祯,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崇祯也在为这个海事总理衙门的人员在发愁。那可是他未来的钱袋子,越早成立办差,就会越早的获得收益。

至于自己的那个封地皇庄,当然也不能放弃。

于是在将整个长史衙门,连窝端给徐光启之后,封许杰为海事衙门左侍郎,从三品,掌握江南海事市舶司,封齐飞为海事衙门右侍郎,从三品,掌管北市舶司,钦此行辕和西北王庄。

其他长史衙门官员,都对应六部,官职品级,转隶徐光启。

而吕文学也因为南北粮食调剂有功,升任山西督粮道,江南转运使,官居四品.

这算是崇祯酬劳诸位潜邸有功,鸡犬升天了。

一时间皆大欢喜。

长史衙门大大小小近百个官员,由许杰率领,还有齐飞吕文学,回京叩谢皇恩,然后在吕建家齐聚,感谢吕建恩主的提拔。

吕建将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后花园,噢,现在是菜地。

面对着月色下郁郁葱葱的萝卜白菜,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一群人激动不已,尤其是官迷许杰和吕文学,那激动的是小脸通红,嘴唇哆嗦,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吕建笑着平淡道:“诸位都是当初在当今潜邸中,为当今效过力的,能够得到今日的封赏提拔,那也是皇上对诸位旧情的眷顾,也是诸位应该得到的。这不应该感谢我,而应该时刻感念皇恩浩荡。”

这里没有外人,也没有了虎视眈眈锦衣卫的监听,吕文学首先就为自己的恩主抱不平:“若说在潜邸的时候,功劳最大的就是大人您,而在这场激烈的皇位之争中,也是您立下了赫赫功劳,然而您却没有得到加封赏赐,只给了一个空头侯爵,这真的不公平。”

侯爵是勋贵,但大明的勋贵就是被忽略的一群。

吕建淡然道:“当初我兢兢业业,为国出力,奢望的就是三品官,就是能够打倒我那个可恶的老丈人。

现在恩怨了了,已经是亲人,我的三品官的目标也实现了,那么剩下来对我来说,都是神马浮云。当再大的官掌再大的权,对我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反倒遭人忌惮,那我何必呢?”

这样的解释,在平常人的眼中,那是行不通的。

但在绝对心腹许杰和齐飞的眼中,这种解释是非常自然的。

但,自己家大人,真的愿意轻松放弃权力吗?

“在沿海各个港口,新增市舶司,趁着朝廷无人可用,同时其他人,还不看好这个衙门的情况下,你们要亲自审查招收各个港口市舶司的提举,这一点非常关键。一定要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人,执行我们的政策。最终等那帮混蛋反应过来的时候,要让各地的市舶司成为铁板一块,做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保证大明官场唯一一块纯洁的系统,不被那帮混蛋们将好的政策办砸。”

说的冠冕堂皇,其实就是吕建在江南,准备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牢牢掌控海事衙门。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白马银枪今犹在,又见常山赵子龙我穿越到大明成为打工人大夏人皇:开局攻略冰山皇后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