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通古斯,古时指的并非是一条河流,而是指人,说通古斯语的人。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其实都源于通古斯人,而所谓的通古斯故地指的其实就是贝加尔湖附近,大小通古斯河流域。

如果真要追溯历史,通古斯故地的确是建州女真的发源地,不过,这个历史怕是要追溯到秦汉时期去了,建州女真从蒙元时期便已迁徙到了黑龙江河流域。

多尔衮之所以带着族人回通古斯故地,其实就是想告诉朱器圾,你不要来追了,我们已经远遁几千里了。

朱器圾看了看地图,着实有点犹豫了。

通古斯河的大致位置他还是知道的,而从科尔沁草原到通古斯河的距离,最少都有五六千里!

五六千里啊,还追吗?

当然,这会儿多尔衮不可能已然带着族人赶回了通古斯故地,因为他们是拖家带口的,中途又需要翻山越岭,一天能走五六十里就算是顶天了,这样算下来,多尔衮要带着族人赶回通古斯故地最少也需要三四个月时间,而这个时候,他们才出发一个多月时间。

也就是说,建奴这会儿还在半路上呢。

问题,这会儿天气已然开始变冷了,如果他派人去追,恐怕还没追到建奴,北方就要开始下雪了。

北方的冬天可不是一般的冷,就算是辽东都冷的不行了,而通古斯故地的位置已然是西伯利亚的中部区域了,那里的气温有多低可想而知,据说那里的冬天基本都是零下三四十度!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个时候,朱器圾终于体会到历朝历代那些中原皇帝的难处了,要征服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实在是太难了,人家打不过就远遁数千里,你怎么办?

数千里不光是路途遥远,天气因素也得考虑进去,让不怎么耐寒的中原将士跑数千里去天寒地冻的北方追击,那是会冻死人的!

建奴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他们本就发源于天寒地冻的通古斯故地,对那里的地形肯定比较熟悉,对那里环境的适应性肯定也比中原将士强得多,如果冒冒然追过去,恐怕光是气候问题就能打败他手下的百战精锐了。

朱器圾盯着地图沉思了半天,最后还是微微摇了摇头,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算了,先让他们跑一会儿吧。

追,那肯定是要追的,不管有多难,都要消除建奴这个隐患!

但是,这会儿却不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会儿的大明并非四海升平。

东边的属国朝鲜和倭寇东瀛,北边的蒙元诸部,西边的西域各国,南边的南洋诸国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隐患,这些他都得一一解决。

建奴既然已经远遁数千里,那就没必要舍近求远了,先解决这些近处的隐患,稳定了大明周边,再去收拾他们也不迟。

他又盯着地图看了一阵,脸上突然间又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嘿嘿,通古斯故地,西伯利亚,不错,不错,这些地方迟早都要成为我大明的地盘!

建奴北遁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个出兵的契机。

毕竟,这时候,西伯利亚并没有明确的归属。

谁拳头大,就是谁的!

这个时候,他的想法又变了。

原本,他是想收拾了建奴之后便留下少部分兵力镇守北方,然后全力向南发展,甚至利用坚船利炮的优势不断向西挺进。

现在看来,北边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这边地方大啊,而且资源丰富,征服起来也比较的容易。

比如辽东以北直到北冰洋将近大半个两京十三省大的地域,本就是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只要武力震慑一番,然后重新设立都司卫所,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收回了。

又比如,从察哈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往北,比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还大的地域,这会儿也就一些蒙元部落再加上建奴,只要将蒙元部落和建奴征服,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大明的了!

放着这么巨大的疆域不要,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他脑子当然没病,所以,他决定,把这片巨大的疆域拿下再说。

当然,想要拿下这些疆域也不容易,兵力的问题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人怎么在这片疆域生存。

历代中原王朝之所以不重视这片疆域就是因为这片疆域实在是太冷了,一到冬天,那就是零下一二十度甚至零下三四十度,一般人哪里受得了?

就算拿下来,那也是找罪受啊!

这个问题,以往是没法解决的,不过,这个时候想要解决并不是很难。

朱器圾接受了科尔沁草原上蒙元诸部的投诚之后,便开始规划扩展北部疆域的问题了。

想要扩展北部疆域,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资源,煤矿、铁矿和铜矿资源。

铁矿可以用来修路,建造火车,煤矿可以用来取暖,而铜矿,更有妙用。

察哈尔草原上的煤矿、铁矿和铜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都已经勘探的差不多了,所以,第一步,他便是调集人力,开发察哈尔草原上的矿产资源,同时,他还命工部官员在科尔沁草原各部的带领下,对整个科尔沁草原进行勘探,准备下一步开发。

资源获取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是资源的应用了,铁路和火车已经研发成功,这个就没必要再投入大量的精力了,剩下就是铜矿的利用了。

朱器圾直接将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等亲信召集到科尔沁草原边沿新建的新州城,开始了进一步的研发。

他要研发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复杂,说白了就是个巨大的锅炉和密密麻麻的管道。

锅炉,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早已熟悉的不行了,因为蒸汽机就需要用锅炉烧出的蒸汽来驱动。

管道也一样,不把蒸汽管道连接到蒸汽机上,蒸汽机同样没法开动。

这两样东西还需要研发吗?

还别说,还真需要研发一下,因为朱器圾要求锅炉最少要有一丈高,半丈方圆,而且必须能烧出海量的蒸汽,而管道则是密密麻麻扭来扭去那一种。

当然,这个难度并不是很大,各种机床拉过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巨大的锅炉和奇怪的官道便做出来了。

朱器圾紧接着又给他们提了个奇怪的要求,让他们把巨大的锅炉装在新建的州府衙门饭堂之中,而蒸汽管道则绕着州府衙门所有房间走一圈。

这个同样不难,就是费点时间而已,又是不到一个月时间,锅炉和管道便安装好了。

紧接着,便是加水添煤烧蒸汽了。

巨大的锅炉烧起来,各处阀门一打开,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等人依旧是满脸懵逼。

皇上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这么大个锅炉,驱动一人高的蒸汽机估计都不成问题。

这么多的管道,装个宫殿那么大的火车头出来都绰绰有余。

问题,新建的州府衙门里面既没有蒸汽机也没有火车头,一丈多高的巨型锅炉就在那里干烧!

他们着实懵逼的不行了。

这不浪费时间,浪费表情吗?

朱器圾却是不慌不忙的将他们带到琴治堂中,让他们关上门窗,坐下来,然后便跟他们闲聊起来。

众人闲聊了好一阵,毕懋康终于忍不住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我们整这么大个锅炉和这么多管道出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干什么用的?

你们现在还不明白啊!

朱器圾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脱下外面的貂皮长袍,略带得意道:“好热啊。”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帝凰之神医弃妃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亡命之徒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醉枕江山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