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东南各省退信宪政?倭仁、张盛藻都暗自觉的这法子似乎也不错,如今朝廷对东南各省鞭长莫及,易知足若能在东南尝试宪政,对于朝廷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奕枻听的这话,脸色却是有些难看,元奇虽则已形成割据东南之势,但毕竟没公然割据,官员虽则号称南选,毕竟也是经朝廷之手委任,更为重要的是赋税,东南各省每年的赋税可是一文不少的照常缴纳。

若是易知足执意在东南各省推行宪政,那么,必然会迈出割据东南的最后一步,朝廷不仅会失去东南的赋税,还会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真要如此,大清就岌岌可危!

如此看来,元奇对于推行宪政可谓是势在必得,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的一沉,转而道:“不知镇南王对于预备立宪是何看法?”

“预备立宪终究是预备,更何况恭王提出的预备期限是九年,这着实是太漫长了。”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虽说英吉利、美利坚等国立宪也花费了不短的时间,但大清有现成的例子可循,无须进行漫长的摸索尝试,三五年时间已是足够。”

听的出对方对于预备立宪并不抵触,只是对预备期限有异议,奕枻心里暗松了口气,道:“东西放国情有异,施行宪政也不能完全照搬英吉利的宪政制度,九年之期并不算长,英吉利、美利坚当初实行宪政也都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预备期。”

听的奕枻口风变化,倭仁也是反应过来,当即附和着道:“一国之政体,必须符合一国之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等实际国情,西夷之宪政不可能符合我大清的国情,既要推行,自须仔细研究以去芜存菁,事关国体,亦不可不慎,预备期三五年,难免仓促。”

易知足摆出这副姿态,无非是要促成朝廷接受预备立宪,也不屑做口舌之争,而是看向奕枻道:“本王这里有机要室,醇郡王不妨致电京师,请旨再谈。”

这话颇不客气,不过,奕枻也无法计较,这事他确实是做不了主,更不敢惹恼对方,当即便颌首道:“如此甚好。”

奕枻、张盛藻随着林美莲去发电报请示,倭仁却是没离开,恭送奕枻出了房间,他缓缓转过身来,犹豫了下才开口道:“镇南王何以非要推行宪政?私下说,目前的大清还真不适合推行宪政。”

对于倭仁,易知足心里纵有几分不喜,却还是保持着几分尊重,对方不只是南洋大臣,且为官还算清正廉明,虽说思想顽固守旧但却爱国,伸手礼让请坐之后,他才道:“以艮峰兄之见,大清不适合立宪,不适合共和,唯独适合皇权专制。”

倭仁苦笑着道:“皇权专制数千年,总不会一无是处罢,西夷宪政虽好,总不会毫无缺陷罢,美利坚实行的共和制不也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法兰西君主专制、立宪、共和,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不也很能说明问题,大清目前朝局稳定,为何要折腾?”

公允的说,倭仁这番话颇有见地,而且语气也诚恳,易知足慢条斯理的点了支烟,这才缓声道:“非是我要折腾,立宪共和是时代趋势,这就跟发展工业是一个道理,身处这个时代不发展工业,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就会被西洋各国打上门来。

短短不过二十余年,大清就经历了两次外族入侵,若非元奇发展工业,兴办军工,创建新军,大清只怕早已步印度后尘沦落为英法的殖民地了。

一国之政体也是一样,如今是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时代,若是一味的抱残守缺,不知改变,将会极大的遏制工商业的发展,遏制国家的发展,势必造成国家的落后。

这是时代造成的,不是我非要折腾!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元奇是毛,国家是皮,是元奇立足的根本,不说为国家着想,就算是为元奇的将来着想,我也必须责无旁贷的督促朝廷推行立宪。”

倭仁却不为所动,“镇南王想过没有?推行宪政,必导致礼崩乐坏,传统文化礼仪等都将毁于一旦。”

“我也没说生搬硬套西洋之宪政。”易知足道:“咱们完全可以根据大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个适合大清国情的宪政,这也是我同意预备立宪三五年的原因。

艮峰兄坚持维护传统文化礼仪,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三千年的传统文化礼仪,咱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但咱们不能打着维护传统文化礼仪的幌子,打着爱国的旗号阻止社会的进步,阻止国家的发展。

事有轻急缓重,当务之急是强国强军,是普及教育是发展工业,文化礼仪既要尽力维护,也要根据时局适当的进行的变通,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听的这话倭仁不由的沉默无语,他留下来的本意是想从维护传统文化和礼仪入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打消易知足推行立宪的念头,他很清楚对方并非是不可理喻之人,但听的这一番话,他便知晓这根本就是妄想。

当即他将话头一转,“朝廷若是推行立宪,王爷可有摄政组阁的打算?”

这是什么意思?是慈安吩咐他试探?还是他自己私下试探?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艮峰兄是不是考虑的太长远了?立宪至少还须三五年,此时就开始考虑立宪之后摄政组阁之事?”

倭仁语气诚恳的道:“若是推行宪政,摄政组阁者非王爷莫属,环顾大清朝野,没有人比王爷更适合。”

易知足听的一笑,“摄政组阁未必有我这个镇南王舒服,再说了,这个镇南王我还嫌累,可没兴趣去自讨苦吃。”

易知足颇为率性,或者说颇为懒散,这一点倭仁是知晓的,听他如此说,忍不住摇了摇头,“王爷既要推行宪政,又不愿担重任,似乎于理不合。”

“喜欢担重任的人多了。”易知足打趣道:“不知道有多少人削尖脑袋想摄政组阁,这方面,艮峰兄无须担忧。”

话说到这份上,倭仁也清楚再没有谈下去的必要,当即起身拱手行礼告退,看着他步出院门,一直闷葫芦一般的赵烈文才开道:“大掌柜似乎对这位总理大臣颇为礼遇。”

“这人虽然思想顽固守旧,但人品官品还是好的,就冲这点就值得礼遇。”易知足缓声道:“另外,此人在总理衙门多年,知晓西洋,谙熟外事,偏生思想保守,应该有极大的可能得到重用,能多影响他一些,也是好的。”

合着还有这方面的长远考虑,赵烈文知道他看人见事判断极准,不过转念一咂摸这番话,却觉的另有深意,他当即试探道:“大掌柜的意思,帝后要培植势力?”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恭王锋芒毕露,肃顺擅权跋扈,经历立宪之事后,太后必然会大力培植势力,以防被架空,防止预备立宪再度生变。”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若是太后不坚持反对预备立宪,大掌柜果真在东南推行宪政?”

“目前不具备推行宪政的条件和基础,即便太后能勘透这一点,也绝对不敢赌。”易知足含笑道:“朝廷不会甘心失去东南的赋税,更不愿意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所以她不敢冒险,唯有同意预备立宪,不存在反对。”

易知足的判断丝毫不差,不过半个多时辰奕枻就匆匆返回,进屋落座之后他便道:“皇太后电旨,朝廷可以施行预备立宪,但九年预备之期不能更改,还望镇南王以大局为重。”

易知足毫不客气的道:“本王一直以来处处皆是以大局为重,否则以元奇之实力,也不是如今之局面。”

奕枻着实是被这话噎了一下,当即挤出一个笑脸,“皇上年幼,又是继位不久,太后监国也有诸多难处,还望镇南王能多体恤一些。”

见的奕枻如此低声下气,张盛藻不由的暗自咋舌,这位七爷在京师虽不如恭王强势却也算得是太后跟前的红人,何曾如此低声下气过,都说这为镇南王强势,今儿可算是见了真章,想到之前自己与对方说话的语气,他不由的多加了几分小心,对方若是睚眦必报的性子,他怕是有的麻烦。

见的奕枻如此说,易知足语气也和缓下来,“推行宪政实则是为了绵延大清国祚,朝廷实不应抵触,不仅不应抵触,反而应该积极支持推动,若是不知变通,一味的坚持皇权专制,甭说五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十年之后,大清就有亡国之忧。

我这并非是危言耸听,立宪与共和,很显然共和制度更为优越,朝廷若是不主动立宪,待的自下而上闹将起来,就不是立宪,而是共和,如美利坚那般无君共和,那对于皇上太后,宗室王公以及满人都将是一场灾难。”

顿了顿,他接着道:“九年预备之期确实长了些,不过皇太后既然有难处,咱们做臣子的,也不能不体谅,也罢,九年就九年,循序渐进也不失稳妥。”

还咱们做臣子的!张盛藻暗自腹诽不已,哪个做臣子敢如此说话,无君共和,这等于是直言要举兵造反了!

听的无君共和,奕枻心头也是震撼,对于立宪共和,这段时间他也是仔细研究过的,不只是他,几乎朝野上下关心国事者这段时间都在仔细的研究立宪共和,确切的说,中国本身就有皇帝轮流做的传统,对于官绅士商各阶层而言,共和确实是比立宪更有吸引力。

看来回去之后得详细的向太后禀报,确实有必要改变对立宪的态度,否则元奇就有可能会引导大清走向共和!

慈安皇太后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同意预备立宪,朝廷施行预备立宪便再无阻力,恭王奕訢和肃顺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况且朝廷也想尽快平息立宪之争以稳定朝局,因此,仅仅三日后,朝廷就以小皇帝祺祥的名义明发谕旨,宣布预备立宪。

谕旨一出,大清朝野上下一片沸腾,从京师到地方尽皆议论立宪事宜,绝大多数人都没想到,朝廷会如此轻易的同意立宪并且迅速的宣布预备立宪,一时间各省大小报纸纷纷刊载文章,对朝廷此举称赞不已,好评如潮,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北方几份报纸都有反对立宪的文章,不过,很快就被各种赞誉的文章淹没。

各国驻华上外交大使也纷纷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消息发回国内,清帝国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推行宪政,这绝对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

能如此顺利的推动朝廷宣布预备立宪,易知足也觉的轻松不少,朝廷宣布预备立宪无疑会极大的推动促进里立宪的进程,尽管有九年的预备期,但举国上下对于立宪的关注度会直线上升,元奇稍加引导,用不了三五年时间,大清就能具备立宪的基础和条件。

不过,如此一来,他可是有的忙了,奕訢、肃顺都相继来电,催问宣布预备立宪之后应该采取那些举措才能尽快的促进和完善立宪的基础和条件。

就在易知足忙于预备立宪的事务之时,美利坚内战也进入了白热化,双方在年底进行了弗雷德里克斯堡会战——北军十二万兵力,南军七万五兵力,最终会战结果是南方获得胜利,北军伤亡近二万人。

1863年一月,南北双方又进行了默弗里斯伯勒会战。北军五万人将进攻矛头对准了南方铁路交通咽喉——查塔努加,南军四万人进行阻击,这是战争爆发以来作为惨烈的会战,双方各自伤亡一万五千兵力,北军进攻受挫,所有部署被打乱,不得不歇战调整。

北方联邦战事不利,导致欧洲棉花价格从高位回落,不过因为市场上棉花依然处于短缺状态,棉花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幅度却并不大,但是市场上对于棉花价格的预期,却是普遍看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