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陆绩不屑道:“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不是无学?”

曹操追问道:“你且说我哪几般不是处?”

陆绩掷袖说道:“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要说?但有死而已。”

曹操眯着眼说道:“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

陆绩解释说:“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见机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

曹操闻言,一改之前的傲慢之色,走下来而谢道:“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

陆绩坚定地说道:“吾与黄汉升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

曹操大喜道:“若你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

陆绩却说道:“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不忍江东生灵涂炭,应天顺人耳。”

曹操取酒款待陆绩,过了一会儿,有人进了大帐,走到曹操身边附耳低语。

曹操对那人道:“将书呈来看。”

那人将密信呈上,曹操读完书信,脸色有些喜悦。陆绩暗自想到:“此必是曹军细作来报黄忠受刑消息,曹操故喜我投降之事为实也。”

曹操笑着对陆绩说道:“烦足下再回江东,与黄汉升约定,先通消息过江,吾以兵接应。”

陆绩却摆手说道:“某已离江东,不可复还。望丞相别遣机密人去。”

曹操坚决让陆绩去:“若他人去,事恐泄漏。”

陆绩再三推辞,他执拗不过曹操,只好说道:“若去则不敢久停,即刻当行矣。”

曹操赐给他金帛,陆绩坚辞不受。陆绩辞别曹操出营,再驾扁舟,重新回到江东大营,来见黄忠。

陆绩将先前曹操几度怀疑苦肉计之事对黄忠说了,黄忠叹道:“非公纪能辩,则忠徒受苦矣。”

且说曹操得知黄忠要来降,心下大喜,他召集众谋士商议。众人意见各不相同,董昭、王修等人都认为黄忠来降是真。

郭嘉却长笑一声,对曹操说道:“丞相,此必是黄忠之苦肉计。欲诈降丞相!”

曹操见郭嘉如此说,又怀疑了起来,曹操问道:“吾亦曾怀疑黄忠诈降,只是我军中细作探知黄忠确遭陈武毒打。其心中愤懑,欲降我以向陈武报仇也未必。”

郭嘉提醒道:“丞相,莫忘了那黄忠乃韩玄岳父。疏不间亲,黄忠在江东已然显贵,何以会降?”

王修说道:“某听闻韩玄妻仅为黄忠义女,且先前黄忠因韩玄休妻之事,领军兵谏,又毒打了韩玄一顿,此主臣之间已生嫌隙。陈武乃韩玄义弟,此次又为上将军,位在黄忠之上,今番公报私仇加刑黄忠。黄忠欲投丞相,未必不可信!”

曹操见王修分析得也很有道理,难道这次郭嘉真的判断失误了?曹操准备先静观其变。

张允被陈武所擒后,一直被收押在陈武帐下,陈武从他口中套出了不少曹军的情报。张允这时又说起了曹军中军士多生疾病之事:“很多军士口吐白沫、全身痉挛,不似晕船之症……”

陈武顿时来了精神,问道:“你说曹军非旦水土不服,反而染上了恶疾。依你所见,可是瘟疫?”

张允不敢肯定,只回道:“我居江表多年,未曾见过此等疫症。”

陈武当即大喜道:“好!你还有曹军情报可悉报来。”

张允却是摇了摇头,他不比蔡瑁。蔡瑁是襄阳士族,而且与曹操是故人,不然此次也不会让他为前部,蔡瑁居中军指挥。曹军核心军机张允是没机会接触的。

陈武说道:“张允,你今可愿降我江东,待我破曹之后,我必在楚侯面前保举你。”

张允犹豫道:“可我部下杀了苏飞,恐甘宁将军不能容。”

“此事汝不必担心,我自会保你。”陈武肯定地说道。

张允权宜之下只好先假意投降,至少先保住性命。张允于是得以入陈武帐下,每议事时他都被甘宁冷冷的眼神盯得心里直发毛,张允决心一定要找个机会逃回去,不然迟早会被甘宁所害。

这天军会完毕,张允见陆绩神色有些慌张,鬼鬼祟祟地往西寨而去,张允于是悄悄尾随了过去。

却见陆绩到了甘宁的军寨,甘宁四下瞅了瞅,随即接陆绩进了大帐。陆绩说道:“将军昨为救黄汉升,被陈武所辱,吾甚不平。”

甘宁笑而不答,正说话间,帐外人影闪动。陆绩对甘宁使了使眼色,甘宁知道了他的意思,于是愤慨道:“陈武只自恃其勇,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欲杀张允,其百般阻拦,为救汉升吾又受此大辱,羞见江左诸人!”

甘宁说完咬牙切齿,拍案大叫。陆绩于是凑上前与甘宁耳边低语。甘宁低着头不说话,长叹了几声。

张允见他们都有反叛之意,进帐用话挑拨他们:“将军何故烦恼?先生有何不平?”

甘宁见了张允,急忙要拔剑斩杀他,陆绩连忙制止甘宁说:“甘将军,切不可冲动。你若杀了张允,被陈武问罪是小,只恐大事难济!”

陆绩死死按住甘宁的剑柄,甘宁方才松手,没好气地看着张允。却见张允说道:“苏飞之事,允亦是不得已而为之,两军交战,不是你死便是我活。今愿闻二位心中苦恼!”

陆绩斥道:“吾等腹中之苦,告汝何益!”

张允试问道:“莫非欲背江东投曹乎?”

陆绩大惊失色,甘宁拔剑而起:“吾事已为张允窥破,不可不杀之以灭口!”

张允慌忙说道:“二位勿忧。吾亦当以心腹之事相告。”

甘宁喝道:“可速言之!”

张允走上前低声说道:“吾目下不得已降陈武,江东军中多有曹丞相细作,吾欲寻机逃回。二位若有归顺之心,吾当引进。”

甘宁喝道:“汝言不可准信!”

张允叹道:“吾安敢欺甘将军!将军若愿投曹丞相,待破江东后,我张允愿凭将军发落。”

甘宁佯装大喜道:“若如此,是天赐其便也!”

张允又说道:“黄汉升与将军被辱之事,我军细作已报知丞相矣。”

陆绩也明说了前事:“吾已为黄汉升献书丞相,今特来见兴霸,相约同降耳。”

甘宁笑道:“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

于是三人共饮,同论心事。张允立即写书,给曹军细作拿去密报曹操,说“甘宁与某同为内应”。陆绩另自己修书一封,派人密报给曹操,书中大概说:黄忠欲来,未得其便;但看船头插青牙旗而来者,即是也。

曹操连得两封书信,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说:“江左甘宁,被陈武所辱,愿为内应;黄忠受责,令陆绩来纳降,俱未可深信。如之奈何?”

众谋士都不敢再揣测了,郭嘉建议道:“可遣一人直入陈武寨中,探听实信。”

曹操问道:“何人可往?”

“非蒋干不可。”郭嘉又荐蒋干,蒋干无奈,只好应诺。

曹操大喜,即刻令蒋干上船。蒋干乘小船,径直到江南水寨边,便让守卫军士传报。诸葛亮此时在座上,听说蒋干又来,大喜道:“将军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

陈武闻言问向诸葛亮道:“孔明何处此言?”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答道:“亮有一友人姓庞名统字士元,曹操大军南下,其因避乱寓居江东。亮曾与其商议破曹之计,皆以为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庞统献‘连环计’,言可教曹操将战船钉作一处,则功可成也。”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