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他最新得到的情报,在得到大明的支持后,奥斯曼帝国终于阻住了金帐汗国的铁蹄。
但却没想到,对方压根不是打不过他,而是直接将目标盯在了南边的莫卧尔汗国身上。
别看他们百年前同宗同源,但下起手来一点都不客气。
莫卧尔汗国吃了个大亏,秉承着蒙古人一贯打不过就先跑的宗旨,马蹄继续南下。
这下子,就轮到南边的雅利安人大呼受不鸟了。
自打一千多年前雅利安人侵入这片土地,建立了四等身份阶级的制度后,就趴在这片土地上敲骨吸髓。
这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久了,战斗力难免就有些低下。
欺负欺负被忽悠瘸了的本地人还行,但面对莫卧尔帝国的铁蹄,就有些无能为力。
掌控着北方局势的苏丹政权,被打的脑瓜子嗡嗡的。
莫卧儿帝国虽然打不过金帐汗国,但是收拾他还是绰绰有余的。
没有办法之下,苏丹只能被迫边打边退,对南方的部落发起进攻,抢夺他们本就贫瘠的土地。
而天竺的南方本就松散,东一块西一块的压根不成体系,自然打不过这些雅利安人。
失去部落、村庄和土地的他们,无奈之下一转头栽进了印度洋...
当然,他们不是去自杀的,而是去海上寻找一条活路。
除了捕鱼之外,这海上最好的生意,莫过于当海盗。
于是,在有了天竺南部联邦逃散的这些难民后,海上各个海盗的实力陡然就是一涨。
尤其是规模本就最大的陈祖义部,人数更是直逼两万人。
这一瞬间让他有了些许错觉,认为自己就是海上真正的皇帝。
当他听闻大明舰队带着数量庞大的船队,正向着旧港方向驶来的时候,膨胀的野心忽然多了点小澎湃...
作为大明西洋舰队的最高指挥,地位仅次于司礼监的内官监太监、舰队总兵、大都督,郑和的日子却过的谨小慎微。
原因无他,只因舰队上多了一位不速之客,而这位客人,自己可拿他没有丝毫办法。
“皇爷,奴婢...”
郑和苦笑看着眼前得意洋洋的陛下,只觉得十分无语。
放着好好皇帝不当,偷偷溜出宫钻进舰队货仓,要跟着舰队出海受苦的陛下,亘古未见。
这一切只因前段日子,朱棣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秦皇汉武唐宗,为啥能在史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看人家的功绩,一扫六合、封狼居胥、拓疆万里,战无不胜。
可再看看自己,一个造了自己侄子的反,以藩王身份成功造反第一人?
好说不好听啊。
不管这皇位是怎么来的,但靖难这个词,始终是朱棣心中的一根刺。
如果不拿出几件响当当、沉甸甸的功绩出来,只怕自己将来在史书上最多只能留下一句——靖难逐其侄,遂登大宝。
光是想一想那帮子文官对自己的评价,朱棣就觉得自己的棺材盖指定压不住。
与其等到那时候再诈尸,不如趁着自己还年轻,结结实实打出一个威名来。
可如今四海皆平,北方把瓦剌打的远走漠北,不敢南顾,今年更是彻底称臣投降;
西北大军在煦儿的带领下,和奥斯曼内外夹攻,打的金帐汗国西南逃奔,据说都快把莫卧尔给灭了。
至于东北就更不用说了,朝、倭彻底投降,如今虽然国名尚在,但基层实际执政的都是明朝派去的官员。
尤其是随着书院的建立,再加上之后的移民、通婚,只需几代过后,就能彻底融合、同化。
往南...
现在满剌加海峡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下,旧港在今年也设了宣慰司,还有毛线可打?
现在想要做到他自己心中的封狼居胥,恐怕只能一直往西打,在海上想想办法。
这些其实交给郑和去做足矣,毕竟郑和的功绩,那也是他朱棣的功绩。
没有朱棣的知人善任,如何能有郑和的威仪四海?
但这里面,却有一个不能不去考虑的变数——苏谨。
以这小子的一贯尿性,若是路上有人不服,朱棣才不信他会好整以暇的给人家讲道理,八成一个不顺眼,顺手就给人家灭国了。
那可不行啊!
这国是苏谨灭的,还是郑和或者他朱老四灭的,那能是一回事吗?
尤其郑和还是苏谨的学生,将来面对他家先生的时候,敢上去抢功吗?
不行,我得亲自指挥,至少不能让谨弟动作太快!
想明白一切的朱棣,这才开始急着培养朱高炽处理政务的能力,好让他能放心远征四海...
就是不知,若是让沿途那些国家知道朱棣的想法,会不会吓得瑟瑟发抖之余,怒斥其不干人事、不当人子?
好,你清高,你要当千古一帝,那我们算什么?炮灰吗?
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感受,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呻吟而停止滚动,只会无情的碾压过去,一直向前。
就在朱棣琢磨着,第一个受害者选谁的时候,有个炮灰却主动撞了上来。
陈祖义。
他倒不是完全没脑子,哪怕再膨胀,他也不敢直接对大明的舰队发起冲锋。
那不叫冲锋,那叫活够了。
他很鸡贼的把目标,盯在了那些被护卫的商队上。
西洋舰队百余艘,其中百丈长的宝船有两艘,一艘作为旗舰,另一艘作为备用,宝船并不直接参与交战。
毕竟作为这个时代的航空母舰,总不可能用来打海盗吧?
负责作战的还是那四艘四千料战舰、十二艘两千料战舰,以及那五十余艘风帆快舰。
这是苏谨和朱棣商量之后,定下来的舰队规模。
在远海交战,其实风帆快舰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巨舰。
无论是追击索敌、还是转战布局,其机动性才是获胜的战场利器。
最重要的是补给,一味地增加数量,只能拖累后勤。
朱棣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得进去人话。
他知道自己于海战一道远不及苏谨,所以压根没瞎掺和,一切照办。
要是换做他爹来,那必须是越大越好,小苏的意见可以听,但必须和咱一致才行...
这次远航的夕阳舰队,实际能用于作战的战舰,不过区区六七十艘。
大部分的巨舰其实都是货船,载满了用于邦交的礼物,丝绸、珠宝、瓷器、鲜货数不胜数。
陈祖义不敢打大明巨舰的主意,但他的视线却盯紧了那些一同出行的民间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