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越往西北走,斐潜越是体会到了当初诸葛为何选择这一条进攻路线的原因,嗯,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但这个原因应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运输。

没有解决运输问题之前,大规模的战争或者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消耗太大了,不仅仅是兵卒的消耗,还有运输部队的消耗,而这些消耗,很大程度上和战争无关。

斐潜坐在青泥水边,在面前的还算是比较平顺的石板上铺开了一张厚竹纸,然后用毛笔在竹纸上勾勒着,画出大概的行军路线,并标注周边的山川要点。

当然,这一张略显的简陋的地图依旧是大概的记载和描绘,很多东西依旧是无法详细的标明,但是斐潜至少懂得一些地图的基本常识,比例尺寸什么的相对来说比起汉代其他地图制作者都要好很多。

至少斐潜不会在地图上勾勒出写意或是写实的山水图画……

现在的位置,距离汉中阳平关三天。

没错,三天。

坐了记号的斐潜,不由得嘟囔了一句,下一次,一定要把计里器搞一台出来,这样的粗略计算方式,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

汉代,其实早就有计里器了,或者叫做司里车,又称记道车,但是这个玩意就跟很多古代黑科技一样,最终没有能够广泛的应用,逐渐便失传了。

其实司里车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利用齿轮机构差动的关系,但是就是这样的技术,在汉代,甚至在汉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样的司里车只是用来作为皇帝出行时“大驾卤簿”中必不可少的仪仗之一,并没有将其投入到实际的运用当中去,再加上除了制造者之外,没有任何人懂得原理,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齿轮松动脱钩,便算是坏了,也不懂得修复和维护,因此这样相对来说笨重的司里车,便在华夏特有的混沌计数面前,败下阵来。

大概和约数,全凭感觉,横行华夏成百上千年,直至西方机械攻上门来的时候,才明白有一个精确的计量方式有多么的重要。

斐潜将目光投向了身侧奔腾不惜的青泥水,又将抬头眺望着远方。

青泥水,因为两岸颜色青翠,宛如青泥一般,故而得名。现在这个汉代,还没有像后世一样,一提西北,就想到荒凉和黄土,就像是眼前的青泥水,依旧是清澈的。

接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从汉中那个小盆地出来,西出了阳平关,往西北方向,便是进入了祁山道,这一条路,相比较走秦岭来说,真是平坦的太多了,山势舒缓,山间有路,足够容纳军队列队而行,不想是傥骆道那样需要攀爬盘旋。

往西北走了大概一天左右的路程,便到了沮水、东渡河、西河、白河、东沟河的一处交汇之处,虽然这个地方水流很多,但是都很浅,并不适宜漕运,只能是沿着河谷步行,当然,在这样的地方修筑一个营地进行补给的话,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斐潜在这个位置,稍微标注了一下,划了一个带了些犄角的“回”字形,表示可以修筑营寨。

沿着青泥河谷继续继续向西北步行约两天的时间,便到达了这里,沮县。

这里是群山环抱当中一块难得的平地,并且有充沛的水系,一条是穿过县城的嘉陵水,另外两条是位于县城西北的青泥河与西汉水。

西汉水,恐怕就是诸葛亮一生之痛了。

当年刘邦北伐项羽,韩信调兵出汉中,就是利用西汉水运输粮草,但是到了诸葛亮的时期,这个已经成为了老黄历,不可复制了。

西汉水发源于祁山北边的齐寿山,原本流经沮县,然后继续向南,在汉中西南的阳安关与汉水汇合,故名西汉水。

所以当初韩信可以从从容容的领着十万兵马北上,不用太担心粮草的问题,因为粮草这些笨重东西,可以走船运,从汉水转运到西汉水,然后再送到这里,进嘉陵水,在往北运输……

就算是秦末汉初的船运技术再落后,也比人马陆运要便捷了许多,但是到了诸葛亮的时代,却没有办法了。

不知道应该说是刘邦的好运,还是说刘备没有这个气运,公元前的一场地震,改变了西汉水的河道,从此西汉水直接在沮县的西北方与嘉陵江交汇,不再继续南下流向汉水,因此也就由汉水的支流变成了嘉陵江的支流,因此原本的好好的一条天然粮草运输通道,就这样断绝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如果想要转运粮草北上,就必须先从汉中步行至沮县,然后在县城乘船,先沿嘉陵江,再走西汉水,最后方能抵达祁山。同时,这条水运因航线较长,山高水窄,又有枯水期,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用小船来运输粮草,无形当中就增加了粮草转运的难度。

不过呢,斐潜并不打算走粮草运输的这一条线,而是打算先去下辩,所以走的是青泥水的方向。

沮县的青泥河与嘉陵江,这两条河流在县城的正北方交汇,原本河道狭窄,淤泥堵塞,不过之前的武都太守虞诩两次大规模修缮道路,把这两条河的漕运都开通了,于是这片地区交通便利,也是大量货物往来的区域,便成为了富庶之地,这一次李儒转借粮草的场所便在这里。

越往北走,斐潜才越清楚诸葛亮那个时候的选择,是多么无奈和悲凉……

荆州一失,诸葛亮失去的不仅仅是大片的土地,更是失去了人才的补充地,川蜀本地的士族和东吴本地士族一样,大都是属于只顾眼前三分地,丝毫不想向外进取半分的人物,所以对于北伐的愿望都不强烈,因此诸葛亮想要战胜地域广大的魏国,攻取陇右,获取陇右的人才支持,便成为了战略上面的重中之重。

陇右地处雍凉,因为和羌胡比较接近的关系,这里的人大多数生性强悍,善骑射,习武功,富有极强战斗力,因此西凉强兵不是浪得虚名的,所以这里也是作战补充兵源的雄厚基地。

所以也有一句话,叫做“关东出相,陇西出将”。诸葛亮兵出祁山,进据陇右,其实也就是为了招览将才,补充兵源……

这么说来,嗯……

斐潜捏着并不太长的胡须,想到了一点什么,不由得摇头笑了两声,然后将毛笔套上了笔套,让黄旭将这些物品收起来,自己面对着青泥水,不免有些感叹。

因此诸葛亮选择了姜维,除了姜维本身的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除了姜维之外,整个蜀国,便没有任何人可以像姜维一样,对于陇右有强烈的进攻欲望,能够彻底的执行诸葛亮的战略,完成诸葛亮的梦想。

取陇右,取人,取地,取马,休养生息,再取关中,然后和甜党吴国联手,灭了咸党魏国,最后再收拾甜党吴国,一统天下……

如此便川味火锅一统江湖,辣党万岁!

可惜啊……

“君侯,姜功曹来了……”黄旭禀报道。

“有请。”斐潜转过身来,说道。

有意思,刚想到了姜维,结果姜冏就来了……

姜冏名字虽然冏,但是人长得并不冏,相反,倒是相貌堂堂,身形壮硕,又带了几分的儒雅之气,果然不亏是姜维的老爹,模版不错。

嗯,这个时间点,姜维出生了么?

斐潜手头上又没有百科全书,确实记不得姜维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只不过既然作为诸葛孔明的继承人,那么必然比猪哥小十几二十岁,而现在猪哥还在鹿山之下的木屋住着呢……

话说那栋木屋还是我盖的呢,到时是不是可以找诸葛要些房租钱?

收多少好呢?

“属下拜见将军!”姜冏上前拱手行礼。

姜冏替斐潜转运粮草,处理事务,自然没有一个正式一些的身份是不行的,因此便领了一个右扶风的功曹职位,自然也多少也可以算是斐潜的下属。

见过了礼之后,斐潜也没有和姜冏客套太久,便直接问起了关于粮草转运的事情。

“启禀将军,氐王窠与某有旧,转运粮草之事又有利可图,故而氐人乐见于成也……”姜冏拱手回答道。

陇右鱼龙混杂,周秦以来多居绵诸、邽、冀、狄、氐、羌、庐等戎,羌人多居凉州之武威、安定、天水、金城、酒泉诸郡,氐人居武都、扶凤、天水等郡,河西有西羌,北又有鲜卑、匈奴等,因此在这个区域,少数民族的问题也是相当的严重,和汉民族也是时好时坏。

在下辩地区,氐人最为集中,其首领便自称为王,便是氐王窠。

褒斜道还在修缮栈道,虽然这一段时间都在抓紧修复了,但是毕竟工程难度较大,一时半会还没有办法完全修好,所以走下辩绕往陇西的这一条运粮道路,还是需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

“善。”斐潜点点头说道,“转运粮草,事务繁杂,幸苦仲奕了,待关中自足,便是仲奕大功一件……”空头支票么,总是要开一开的,否则下属拿来的干劲啊?

姜冏连忙再次拜谢。

“对了,氐王窠有多少兵马?”斐潜摆摆手,示意姜冏无需多礼,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其战力如何?”

虽然说现在氐王窠是偏向于斐潜这一方的,又和姜冏有些关系,但是这些西凉少数民族,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契约精神,说翻脸就翻脸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因此小心谨慎一些也是必须的。

“启禀将军,氐王窠有三千氐兵,皆能战,尤其擅于奔走山间,呼啸林地……”姜冏缓缓的说道,然后看了斐潜一眼,继续说道,“……不过氐人分属繁乱,有青氐、白氐、蚺氐等等,各有统属,且于氐羌通婚,如今氐中有羌,羌中亦有氐……”

斐潜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这一点,怎么几乎和所有的士族土着一样啊?还是说这个已经成为了华夏的优良传统,但凡是沾了些边的便都变成了同样的模样?

无论是山东还是山西,士族之间也是依靠联姻,相互勾结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没想到这陇西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这个是近朱者赤,还是近墨者黑啊?

听姜冏的意思,氐人擅长山地战,羌人自然还是擅长骑战,这个结合,还真是……

慢慢来吧。

斐潜思索了片刻,然后对着姜冏说道:“待某回关中之后,便会令人送些精细之物来,届时仲奕便赠于氐人首领,算是答谢之礼……”

姜冏目光闪动了一下,没有说什么,点头称是。

“仲奕有何想法,直言无妨……”斐潜注意到了姜冏的表现,便直接开口说道。

姜冏看了一眼斐潜,觉得斐潜不像只是敷衍之语,便试探的说道:“……将军……可是欲行分化之策?”

“这个……”斐潜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不瞒着姜冏,一方面是姜冏既然猜测到了几分,再有意隐藏否认也显得自己小家子气,另外一个方面姜冏也算是李儒推荐的人员,也多少有些保障,因此就点头承认了,说道,“下辩之地,北接陇右,东连关中,南达汉中,一旦不稳,三面皆乱……”

姜冏沉默了片刻,说道:“如此,属下建议,将军不妨多与白马羌亲善……”

“白马羌?”斐潜有些不明白。

这不是再说氐人么,怎么和白马羌联系到了一起?

或许是看出了斐潜的疑惑,姜冏解释说道:“白马羌,亦为白马氐,其中羌氐混杂,已不分矣……”

原来如此。

斐潜点了点头。

这就是当地土着的好处了。姜氏也是陇右大姓,在冀县人数最多,自然对于陇右的情形相当的了解。

“对了,”斐潜笑着说道,“仲奕乃陇右人士,可有贤才举荐一二?”

如今斐潜和在并北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并北那个地方,在汉代人的眼中都是穷乡僻壤,又跟胡人比邻而居,就像是后世说是要去内蒙古似的,纵然是公务猿身份,也没有多少人会趋之若鹜,所以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但是现在斐潜手中握有关中三大郡,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这个地区自然就比并北好得多了。

毕竟大汉陪都啊,再加上斐潜也需要一些关中之外的士族子弟,来平衡和稀释关中士族的力量,因此引进人才便是当下急需的一件事情了。

为何不找李儒,而是找姜冏?

这不明摆着么,李儒这边,有贾诩,有姜冏,还有张济、张绣、甘风这些原来统属董卓之下的人物,再让李儒举荐,岂不是一家独大?

李儒也是明白这一点,因此对于陇右人才的事项,虽然知道斐潜需要,但是斐潜不问,便绝不主动进行举荐。

姜冏就不一样了,根据汉代官场的潜规则,谁举荐谁负责谁受益,姜冏举荐的,必然就跟姜冏挂钩在一起,而培养一个小的姜冏势力,自然比起继续让李儒的关系网继续扩张要好得多……

因此斐潜一提,姜冏果然有兴趣,拱手说道:“将军有意纳贤,属下自然尽力……当下便有一人,可称贤才……”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战国帝业隆万盛世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陛下,臣妾要宫斗三国之九原虓虎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