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
杨元奇重新来到武学都没常设职官,当年武学谕虽然品次低,好歹代表朝廷定额职官。现在倒像个带品次的教头。
今天一大早过来的杨元奇碰上何灌,何灌说道:“你的任命下来也就三天,你过来这个时间还是扣得很准啊。一会你去见下李大人?他实则是武学的负责人。”
杨元奇问:“哪个李大人?”
何灌道:“国子监博士李纲李大人。”掌管武学的顶头人就是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更多是看着国子监,不会来理会武学的事,一般都是一个国子监博士牵头负责。
杨元奇愣住了,又一个大佬,那个扶危济困的人。这也怪自己,他本就没把这个差使当回事,只是从侧面给官家求个情。
杨元奇说“好,我现在过去。”
……
国子监李纲,进士及第,他和何栗、陈桷等是一榜进士。杨元奇和何灌见着他的时候,能深刻的体会文武之别。国子监博士为正八品官职,杨元奇从五品、何灌正六品,都是纯粹的武职,在管理序列上,却是妥妥的李纲的下级。
杨元奇调来武学非常突然,李纲是公文到了才知道,这事武学本身都不清楚。不过杨元奇这个人他却是听得不少。
李纲说道:“现在武学教头足够,倒是今年有次武举,此事为重中之重,我自己也在配合此事,前期一些准备工作你也参与进来。”这个工作算是人尽其才,杨元奇沙场出来的,他的判断显然会更准确。
杨元奇问:“现在各地参加武举人员已经来了?”
李纲说:“嗯,很多人都借住在武学的宿舍,有空你也过去帮着去维护一下那里的治安,武学宿舍也有一些学子在住。”
杨元奇应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般武人集中住在一起,有不像军队有严格管理,是很容易引起骚乱。
李纲对武夫从来不加言辞,但对杨元奇还是多了份尊重,杨元奇在宋夏之战履立战功,还有过文职经历,这不是一般的武夫。而且,这次杨元奇的贬谪是由在开封的他自然知道,甚至往深里说,应该是他们这些士子前仆后继的弹劾花石纲才对。杨元奇虽然没有直斥花石纲,却是引出这事的人。
杨元奇对后世宋朝这些名人也少了当年的好奇,他纯粹就是想看下这个人。在任何一个文士面前他都有自己的自傲,他就是苏轼的关门弟子,这不是他说的,他甚至都不认,他认为自己是苏轼最亲近的晚辈,但这是整个士子集团默认的事实。说实话,杨元奇对李纲的感觉也就是一个年轻的寻常士大夫而已。
杨元奇没去宿舍,而是在武学直接出了个公文过去,简单的几条规矩,一个是作息时间,一个是如有私斗,不论对错直接逐出开封。都是来参加武举的,要是大家不在意这事才怪,难道就为了来开封旅游?!只是,杨元奇没想到他后来会为这个事情后悔,因为那里有些人他一直梦想见到。
……
武学宿舍一处房间,这里是大通铺,这个房间被几个从相州同来的年轻兄弟占据,岳飞、汤怀、朱贵、张显。(小编:总要让岳爷爷正式露脸,想了想,还是通过一个武举吧,大家不必深究历史,早已架空。)
几个人正在争执,朱贵说道:“隔壁西北的几个人太霸道,搞得好像他们上过战场打过西蛮子一样?!要真是这样,战功沙场拿就是,何必来参加武举。”
张显说:“他们也就敢拿南边几路的人出气,要不,寻个由头和他们打一场去。”北方人身材高大,对比南方,起码打架一事上有点优势。
汤怀说道:“原本可以,这几天最好不要。武学那边刚刚发了公文来严禁私斗,发文的人是杨大人,就是我远方堂叔(汤隆)说的那个杨元奇。这可是个沙场狠人,治军严禁。”
杨元奇战场打出来的名声,他们这些学武的人自然清楚,这比什么都管用。
岳飞道:“我们来这不是斗殴的,让这一点就是,至于场子,武举找回来就是。再说,打架能赢不代表战场能胜啊。”
朱贵说:“规矩里没要求大家不准外出,时间上却有限制,也隐隐说起要大家别生事,我们还是注意好。”
岳飞道:“嗯!武学校场不禁大家使用,我们多去那里就是。”
几个人应下。
汤怀说:“岳大哥,你天生神力,枪法得周桐先生真传,现在又得沥泉枪。也不知道杨家枪是否真的如传闻无可匹敌。”汤怀曾有过去投靠汤隆的想法,后来这个儿时大哥岳飞经历传奇,让他极为敬服,就断了那个念想,只想着一群兄弟一起闯出一个将来。
岳飞晕道:“这和打架一个道理,哪怕厮杀我能赢过又代表不了战场能胜过。杨大人尸山血海出来的人,我辈怎敢对比。再说,我们可比他年轻多了,力气和耐力怎么都该赢得下才对,输了那就没脸面了!”这是事实,不过这个话也说明岳飞不认为就枪上对决他会输,至于战场那是另外一件事,这不是他能说上嘴的。
几个人哈哈大笑。国之少年,可以无畏,但不能无礼无节。(本书首发番茄小说,为免费小说。)
……
小编语:武举怎么写卡文,这几天理一下。要不要通过周桐把岳飞和林冲联系一点,小编还在犹豫。另外,在开封安排个岳飞夫人,把两任夫人糅合一起寻个出处?前面积稿蛮多,这段小编理好思路再来慢慢写。把杨元奇、岳飞、李纲都联系一下,宗泽要不要也露个脸我再思考。这些人将来毕竟多有纠葛,现在埋些伏笔比较好。
……
最后,看到这里的书友不管前面是否给过好评,也请动动你的小说再补个五星好评,留下几个评价呗。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