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市星际机甲训练基地的地下三层,
一扇重达百吨的合金大门缓缓滑开,露出后面灯火通明的巨大空间。
星火战队五人跟随李天亮团长走入这个被称为“神机圣殿”的地方,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七台造型各异、充满科技美感却又蕴含着神秘力量的机甲呈环形排列,
每一台高达5米左右,都散发着独特的能量波动。
空气中弥漫着纳米金属和能量导体的特殊气味,隐约还能听到能量流动的低鸣。
“欢迎来到真实的起点,”
李天亮的声音在广阔的空间中回荡,
“这些就是你们未来将要驾驭的神机机甲原型机。”
他走向第一台机甲——体型魁梧、装甲厚重、线条刚毅的红色机甲,
其肩甲上雕刻着火焰纹路,仿佛随时会爆发出毁灭性的力量。
“神机·荒火,”
李天亮轻触机甲腿部装甲,表面顿时泛起一层能量涟漪,
“专注于近身爆发和防御,纳米肌肉密度最高,
能够承受并释放惊人的力量。适合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战士。”
杨诗璐不自觉地向前一步,眼中倒映着荒火机甲炽热的红色涂装。
她回想起在《天下》中操控荒火的那种畅快感——每一次冲锋,每一次重击,都让她感受到现实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由。
“我愿意驾驭荒火。”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李天亮赞许地点头,走向下一台机甲。这台机甲造型优雅流畅,
表面覆盖着高导能材料,周身环绕着淡淡的能量光晕。
“神机·云麓,元素能量的掌控者。能够拟态火焰、冰霜、风暴等多种元素力量,进行远程范围打击和控制。”
李天亮解释道,“但对操作者的精神集中力和能量微操能力要求极高。”
接着是一台装甲格外厚重、手持巨盾的机甲:
“神机·天机,绝对防御的象征。
能够生成各种能量护盾,保护队友,吸收伤害。
需要操作者有极强的风险预判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
黄家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这个适合我。在球场上我就擅长防守,知道如何为队友创造机会。”
李天亮继续介绍下一台机甲。
这台机甲造型柔和,表面散发着温和的绿色光芒,
手臂部位装有精密的纳米修复单元。
“神机·冰心,战场的生命线。
能够修复机甲损伤,恢复能量,驱散负面状态。
需要极强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和冷静的判断力。”
黄诗瑶轻轻点头:“我理解生命和治疗的价值。我愿意担当这个角色。”
第五台机甲造型轻巧灵动,表面有光学迷彩涂层,手持两把高周波刃。
“神机·魍魉,暗影中的刺客。
擅长潜行、突袭和瞬间爆发,能够无声无息地消灭关键目标。
需要操作者有极强的耐心和时机把握能力。”
第六台机甲修长稳定,手持一把造型奇特的能量长弓,背后有着多管发射器。
“神机·翎羽,超远程的火力支援。
能够进行精准点杀和区域压制,攻击范围极广。
需要超凡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预判能力。”
吴玉梅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射击是我的强项。我愿意驾驭翎羽。”
最后,李天亮走向第七台机甲。这台机甲造型最为奇特,
流线型的暗色调机身表面有流动的星图纹路,关节处有悬浮的能量节点,
给人一种既神秘又强大的感觉。
“神机·奕剑,”
李天亮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物理与能量的平衡大师,
能够在近战与远程形态间无缝切换。
拥有极高的上限,但也最难驾驭。
需要操作者有过人的天赋和全面的能力。”
丁翼凝视着奕剑机甲,久久没有说话。他的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最终深吸一口气:“我选择奕剑。”
李天亮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确定吗?奕剑的操作难度远超其他机甲,即使是古武者中也少有能完全发挥其潜力的人。”
丁翼坚定地点头:“我参加过《天下》游戏的研究研发,
奕剑的系统最复杂,但也最有创造性。我相信自己能够驾驭它。”
“之所以没有神机太虚,是因为我们小主冒险团还没找到合格的操作者!”
李天亮说道
“以后这神机战士的操作权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不要辜负团里和人皇对你们的期望!”
“让小主冒险团之名响彻寰宇!!”
李天亮说完后,训练正式开始。
这次他们进入的不是再是训练模拟舱,而是真实的机甲的操作。
巨大的结界训练场上!
杨诗璐第一次真正“驾驶”荒火机甲,那种澎湃的力量感也让她震撼不已。
但当她想重复游戏中的动作时,却发现现实操作远比游戏复杂得多。
“能量分配不平衡!”
训练系统中传来警告,“纳米肌肉过载15%!”
一次失败的冲锋让她整个人被重力加速度压在座椅上,差点喘不过气。
另一边,黄家韬的天机甲训练也不顺利。
生成护盾的能量控制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盾不稳定甚至崩溃。
“防御不是硬扛,”
赵鸿云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
“是引导和化解。感受能量的流动,而不是对抗它。”
黄诗瑶的冰心机甲训练则完全是另一种挑战。
她需要同时监控四个队友的状态,预判可能受到的伤害,并合理分配修复资源。
“治疗者最重要的不是反应,是预判。”刘鸣洲指导道,
“在伤害发生前就做好准备。”
吴玉梅的翎羽机甲训练馆是一个巨大的靶场。她需要计算各种环境因素对弹道的影响,从风速湿度到能量场干扰,甚至行星曲率。
“射击不是扣动扳机,”她的教练是位退役狙击手,“是计算和理解。每一发子弹都是一道数学题。”
而丁翼面临的挑战最为艰巨。奕剑机甲的双形态系统需要他同时掌握近战和远程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斗方式,并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自如切换。
“形态切换不是技能,是艺术。”
他的教练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兵,“你需要让两种战斗方式成为一体,而不是简单地来回切换。”
第一天训练结束,五个人几乎是被扶着走出训练舱的。即使是身体素质最好的黄家韬也感到浑身酸痛,精神疲惫。
“这比游戏难太多了...”
杨诗璐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高强度集中带来的头痛。
“每一个操作都需要精确到毫米和毫秒,”
丁翼眼神却异常明亮,“但这才是真正的机甲操作。”
晚餐时,五人围坐一桌,却少有人说话。
每个人都在回味白天的训练,思考着如何改进。
突然,基地的广播响起:
“所有星火战队成员请注意,一小时后在第三训练室集合,进行首次团队配合训练。”
众人面面相觑,刚刚缓解的疲劳感又被紧张所取代。
团队训练更加艰难。
每个人不仅要掌握自己的机甲,还要学会与队友配合。
能量分配、站位选择、时机把握,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战术失败。
“荒火冲得太前了!天机没有跟上!”
“奕剑形态切换太慢,错过了最佳攻击窗口!”
“翎羽的视野被挡住了,需要更高位置!”
“冰心注意能量分配,不要过度治疗!”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调整。
训练持续到深夜,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但却没有人提出放弃。
在第十三次尝试某个战术时,奇迹终于发生了。
杨诗璐的荒火一个精准的冲锋撞开了对方的防御,
黄家韬的天机立刻补上护盾抵挡反击,吴玉梅的翎羽从远处精准射击牵制,
黄诗瑶的冰心恰到好处地修复了荒火的损伤,
而丁翼的奕剑则在近远程形态间流畅切换,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给予致命一击。
战术执行得完美无瑕。
五个人同时愣住,然后爆发出一阵欢呼。
那种默契配合的感觉,比在游戏中还要强烈数倍。
离开训练基地时,已是凌晨。三宝市的夜空罕见地晴朗,繁星点点,仿佛在注视着这些追逐梦想的年轻人。
杨诗璐抬头望向星空,忽然意识到,那些星星中的某一颗,可能就是生洲所在的方向。
而现在,他们正在为了有一天能真正踏上那片土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