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模拟场景中。

扬州,九江郡。

寿春城头。

“孙伯符,主公命你整顿军队,克日攻打庐江。主公说了,你只要攻破了庐江,庐江太守一职便是你的了。”

“至于这九江么…以后就归我陈纪管辖了。”

“孙伯符?你该不会是想抗命不遵吧?”

一个三十多岁的文士背着手,鼻孔朝天瞅着年轻的孙策,用十分傲慢的语气传达着袁术的命令。

对面,年仅十八岁的孙策瞪大眼睛,胸膛剧烈起伏间,白皙的面孔涨的通红,额头上青筋条条绽出。紧紧攥住腰间佩剑的剑柄,愤怒地盯着眼前这个耻高气昂的家伙。

忍了几忍,想到自己如今还在寄人篱下,孙策终是忍住了一剑将这家伙刺死的冲动,低下头,声音不带感情的说:“孙策遵命。”

“这才对嘛,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年轻人谦逊一些总归是没错的…啊哈哈哈哈~”

陈纪一甩衣袖,大笑着远去。

孙策伫立在城头,久久不能平静。

谁能想到,片刻前他还在意气风发的憧憬着即将到手的九江太守之位。

此时却是满腹郁闷,对人生产生了怀疑,深深地感受到了世道险恶。

此前,袁术命他率军来攻寿春,来之前袁术曾许诺:攻下九江郡,即为九江太守。

于是,孙策就带着父亲的一千多旧部,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攻破了寿春。杀了前扬州刺史陈温,拿下九江郡。

本想着,接下来等待他的必定是加官晋爵,镇守一方,迎娶大家闺秀,走上人生巅峰…

没想到居然是欺骗!!

他是一个年轻人没错,可年轻人就活该被利用,被算计?

他孙策不服!!

他要打碎这个世界的傲慢和偏见,打碎这个世界的旧秩序,杀出一条通往光明的坦路。

孙策回过神来,举目四望。

城内,一队队气势昂扬的士兵正在有序的退出城池;城头上,白云卷舒,寒冷凛冽。

此时已是初平四年底,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诸侯讨董已经过去了三年。

孙策深深吸了一口气,堪堪将心中的愤怒压下,想着自己今时今日所面临的处境,不由地想起父亲——江东猛虎孙坚。

当年,众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孙坚是豫州刺史,盟军先锋,被世人称之为江东猛虎,位高权重,何其英雄!

而如今,孙坚已亡故一年有余,孙家兄弟和亲族却在寄人篱下,被利用算计,呼来喝去,何其委顿不堪!

这让孙策很是愤恨。

他恨自己无能,不能重振家族荣光;怒这世道腐朽,到处充斥着蝇营狗苟之辈,用人唯亲不唯才。

这与他父亲当年讨董时面临的局面几乎一般无二。

当年,除了父亲在不断与董卓作战外,其余的关东群雄早已将这事置之脑后,他们为了扩大势力地盘,纷纷兼并割据。袁绍、袁术虽为亲兄弟,却互相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因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兄弟两人翻脸决裂。当袁术派他父亲孙坚去攻打董卓之时,袁绍却趁机改派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阳城,夺了他父亲的豫州。

孙坚得此消息,仰天长叹,只好放弃攻打董卓,回师攻打周昂。

想到这里,孙策叹了口气,为父亲感到不值。

在讨伐董卓的关东群雄中,他父亲孙坚的军队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在曹操兵败汴水、袁绍迟疑不进、酸枣联军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正是孙坚的孤军奋战,使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不得不仓皇西窜,迁都长安以避锋芒。

但也正因为孙坚的英雄气概,使得别的诸侯心生忌恨。当孙坚孤军杀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对董卓赶尽杀绝之时,联军中的群雄却各怀鬼胎,故意按兵不动,天下之势已经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群雄开拓自己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孙坚再勇不可挡,也难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讨董联盟。于是,董卓讨伐战在没有得到任何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便匆匆宣告结束。

去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在与黄祖军队作战的时候,身先士卒的孙坚不幸中箭身亡。

一代江东猛虎,就此陨落。

每每想到这里,孙策便扼腕叹息。

父亲阵亡时也就三十七岁,正直壮年,以当时的实力来说,刘表虽坐拥一州,却不可能挡得住来自江东猛虎的攻势。

可惜,天妒英才,父亲英年早逝。不然,他孙策也不用在袁术麾下装儿子装孙子。父亲若在,合孙家众人之力,这一半南国天下将归于谁手,也未可知。

孙策仰天叹了口气,不由地联想到挚交好友周瑜,以及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父亲过世这一年多,他几乎已经忘了什么是开心,什么是快乐。

只有在想到周瑜的时候,他的嘴角才会微微向上勾起,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能与公瑾为友,一直被他当做自己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早些年间,孙坚常年在外打仗,便把家属安置在寿春。其时孙策才十一二岁,已经开始结交各路好汉、名士。舒县人周瑜与他同岁,听说了他的侠气,专程前来拜访。

两人一见倾心,确认过眼神后,立即斩鸡头,烧黄纸,义结金兰。

周瑜劝他搬到舒县,然后把自家的一座大宅借给他,并到内室拜见他的母亲,以表亲近,两人由此兄弟感情日笃。

孙坚死后,孙策把父亲的棺木运回曲阿安葬,之后渡江北上,住在江都,结交天下豪杰,立志为父报仇。

当时广陵名士张纮正好在家为母守丧,孙策便多次上门拜访张纮,咨询以当世之事。

张纮此时已经四十多岁,名满天下。

一开始,张纮不想搭理一个十几岁的小毛头孩子,但又觉惹不起身为游侠,出入皆有伴当跟从的狠人孙策,只好假意应付一些场面话。

但孙策却不以为意,每次请教时,态度都极为诚恳,常常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张纮很快被他打动,提议让他“先投身丹杨,培植羽翼;再收吴、会之兵,凭据长江天堑奋扬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到那时,为父报仇只需动一动手指头就可以办到了。”

孙策大喜,立即将这一席话奉为圭臬,随后来到豫州,投靠了父亲的老上级袁术。

没过多久,袁术把孙坚旧部千余人交给了他,并向朝廷上表推荐他担任怀义校尉,并许诺攻破九江后,便命他为九江太守。

老实说,孙策一开始很是感激袁术。后者不但收留了孙家亲族,还把他父亲的旧部归还,又令十八岁的他为一军主将,率大军攻打九江,并许诺破城后奉他为太守。

可现在,他前脚攻破九江,袁术却任命了丹阳郡人陈纪为九江太守?

如果一开始袁术不愿意让他当九江太守,孙策其实也能接受。

毕竟,身为主公,袁术对待属下已经非常不错了。

可你一个当主公的,不能先许诺后食言吧?

而且,就这还不算完,袁术又故技重施,让他去攻打庐江郡,许诺攻下之后,就任他为庐江太守。

这不是欺负年轻人么?!

孙策气愤之余,暗暗打定主意,攻下庐江,伺机脱离袁术自立。

大丈夫生居于天地间……不对,我江东小霸王岂能受这鸟气?!

如是想着,孙策环顾左右,沉声喝道:“传我将令,兵发庐江!!”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