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侠客书屋 >  且隋 >   第87章 仕途

“那这龙涎香的事情?”

“让灰一,紧急跟进,问问他,最近睡得可好!灰五,就不要让他参与此事了,专心给我盯着河西、陇右!”

“另外,将灰十一正式调入总部,由灰一直接指挥,专题对着那个什么隐娘!”

看着胡图鲁一一在小本本上记录,阿布的脑海中,却显现着一个叫梦儿的姑娘身影……

一颦一笑,甚是妖娆……

接下来的日子,阿布是两头跑。

一面忙着雍州总管府的事情,一面还忙乎着陇右河西的事情。

特别是陇右牧,关乎的可是他自己骁果卫的军马供应问题。

对于扶风郡的乱象,他现在受限于权力,还无法直接插手,可是通过杨义臣和鱼俱罗,他倒是可以做一些必要的布置和策应。

怎么做呢?

就是送人!

简单点,就是苏威、萧瑀、韦津、杨子灿在一起,想办法在法度允许的范围内,选调一些得力的文臣武将,给这两个人送过去!

此外,借机调整陇右和河西诸郡的官员!

这些地方的太守、通守、刺史这个等级的,当然在没有广皇帝的诏令下,杨侑的小朝廷是调不得的!

但是,郡丞、都尉、副都尉、县令、县丞等及以下官员,除了河南郡和京兆郡的不能动,全都是还是可以的!

!!!

这,就为阿布闪挪腾移,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二百四十五名大小官吏,全都赶在十二月前,撒了出去!

里面,有中央各部、台、寺、监的官员,也有京师赋闲待职的官员子弟,还有太学、国子等官学的学生!

最重要的,还有历次科举考试中虽未中举,但成绩异常优秀者。

同时,那些被替换的人,全都被诏令限期前往雍州总管府、京师两地,另有任用。

这期间,窦彦的两个儿子,被派了出去。

窦德明,派往张掖郡,任张掖县县令;四弟窦德远,派往兰州郡,任狄道县县令。

……

当然,表面看,这都肯定不能是他杨子灿的私货。

这些人,全都是通过苏威和萧瑀控制的政事堂,走兵部、吏部、民部、礼部、刑部的正规路子。

到哪儿寻摸来这么多的人?

自然是他夹袋里、雍州总管府辖区内的人才!

至于许多很有能力、但一直蹉跎在中央各部的那些年轻干吏、进士公,大量的给送出去。

只要他愿意去这些地方,官升两级,副职变正职。

其俸禄,也是在其本职规制基础上,增加一到两成。

卫王杨子灿,还给这个政策起了个很后现代的名字。

挂职!

对口支援!

为了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政事堂出台诏令。

允诺这些前去陇右、河西的官员,只要干满三年,并且被吏部、刺史监察机构、民间评价中上者,调回中央各部或东部大郡,擢任更高一级职位。

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在其子弟选用任职方面,打开方便之门。

可不要小看这个方便之门,威力可大了!

千万不要认为大隋的官好当好升,就像杨子灿这样,一路飞升,平步青云!

大隋的公务员的之门,可一点儿也不好进和混!

君不见,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鱼俱罗的儿子鱼城、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二等,都老大不小了,要么是白身一个,要么还是芝个麻绿豆的小角色。

在京师一带,这样的贵族、官员子弟,简直不要说太多!

好一点的,凭借祖荫,可以进入到禁军中,干个看似风光、却是路人甲的近卫,然后慢慢耗资历!

又次一点的,拼着死学或关系,考入国子学、太学,毕业后再进入六部三台九寺五监,干个小差事!

再次一点的,通过关系进入到全国各郡县中,当一个非公务员的地方府衙聘用的书佐等小吏。

在再次一点的,啃老!

对,就是啃老!

啃老这玩意儿,华夏早就存在了!

大隋朝当个公务员,咋就这么难呢?

这还得说说大隋朝的选官体系。

在隋以前,人们要做官,主要靠门荫入仕。

啥是门荫入仕?

就是你小子要入仕为官,就得凭借父祖官品、门第或其他硬杠杠入门。

这,就是延自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大隋立国,门荫制度还是帝国朝廷选官入仕的重要途径。

现在大隋朝的绝大部分五品官员,就是靠这个制度走上公务员的岗位。

不过,老早的门荫入仕制度,都是世袭。

但它的恶果,就是让政治生态一潭死水,活力低下。

更可怕的,就是阶级固化、社会矛盾横生!

结果,就是王朝变化,同时进行也让门荫制度也在渐渐变弱、变废。

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改为军功授爵制度。

两汉时期,选官制度进化成为任子制,“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说白了,就是嫡子继承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落魄寒门弟子,奋力崛起,势力上升。

官分九品,身阶有勋,勋爵制产生!

文帝的选官制度,吸收前朝各代的优点,自成体系。

怎么个自成体系法呢?

那就是,门荫制度与官员官阶制,二者紧密结合。

就是说,给你一张表,你的嫡子嫡孙要门荫啥样的散实官,是严格对应你小子现在的本阶官品。

怎么说?

首先,一个大条件,大隋的门荫制度只对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开放!

特权,妥妥的特权!

这就是为什么说,在大隋,你只有进入五品官,才算是妥妥的高官。

就像阿布的前世,华夏的真正的官员起步,必须是县级实权正处才算。

其他的,就是个吏!

其次,就是门荫对照表。

一品官,嫡子循例可直接获得五品散实官阶,除仪同外,也可任千牛备身。

二品官,嫡子可从亲卫或太子千牛起家。

三品官,嫡子可从亲卫或太子亲卫起家。

四品官,嫡子依例从勋卫或太子勋卫起家。

五品官,嫡子可荫为翊卫!

怎样?

谨慎,严密,清晰、生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会打洞!

如此一来,是进步了,但同样忽视了广大中低级官员群体的政治利益。

这群人,规模更大啊!

毕竟能攀登到五品高位的,屈指可数,也没有那么多五品的位置设置啊!

最最主要的是,文皇帝还是个勤俭节约、抠抠搜搜的主!

他不仅生活节俭,而且大力提倡精兵简政。

这,就更让广大的啃老族的规模,扩大!

纵观大隋,广大准啃老族入仕的途径,门荫当然是最便捷最主流的途径。

可是,门荫制度也只能解决五品高官及以上的嫡子入仕门槛问题。

要想当个真正的官,可还得看机遇,或者慢慢的熬!

有资料表明,当前大隋的五品以上高官中,靠门荫入官并爬上高位的也仅有五成。

其他的,还是在茫茫人精中辛苦蹉跎!

有的,因为吃不得苦、走错了路、不想当牛后,纷纷回归家族,继续啃老……

但是,那些大量的高官庶子呢?

这个异常庞大的队伍,只能将目光瞄准下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自由竞争的森林!

唉,贵族们往往除了正妻之外,还有很多如花似玉的平妻、妾啊的!

而这些女人,最大的依靠,除了颜色,就是生给你看!

嗬!!!

那个,叫多啊!

李渊十几个儿子,嫡子才几个?

窦彦那样的,一下子生六个,嫡子才两个。

这样的贵族家庭,可谓是数量惊人!

唉,年轻能生的平妻、妾、婢女……总是……很多啊!

那余下的中低公务员岗位,好进吗?

你说呢?!

据搜影统计,大隋六品及一下可供选择的岗位空间,也极其有限。

研究大业五年的这一数字可知,朝廷也就大致能解决官员啃老子弟大致四成的数量。

为啥?

因为这些中下级官吏岗位,还有更多的人竞争。

那些人呢?

无数刀笔吏,普通士人,寒门子弟……

这些人,有征辟来的,有察举来的,有军功入仕来的,有流外入流来的……

但威胁最大的、也最具有竞争力的,便是通过大隋科举考试来的!

不过还好,在关陇贵族刻意打压和限制下,大隋在阿布穿越以前通过这条途径入仕的士人,屈指可数。

但是,但是,唉,那个万人争过的独木桥,却显得更加拥挤!

那比阿布前世考个清华、北大,要难上一百倍!

最终,肯定还有那四到六成的官员贵族庶子、部分嫡次子,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他啃老族的纨绔事业!

但是,谁真正愿意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啃老族呢?

谁又愿意,一辈子踟蹰在社会阶级底层吃沙子呢?

所以,科举制,真是一项华夏祖先最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它给了所有无望通过门荫、征辟、察举、军功、流外入流的人,一个相对自由而公平的入仕机会。

但,然并卵!

如此等视寒门白丁、普惠天下的选官制度,其伟大的优越性却始终被从门荫制获益的贵族势力所压制!

文皇帝、广皇帝既然要持之以恒地打击和排斥传统贵族涉政,那他们就必须通过开创性的科举制度,储备足够的非贵族人才!

然而,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阿布仔细做过统计,到大业十二年止,朝廷共举办过科举试才五次!

开皇七年,文帝下诏,命令各州每年举荐三名人才到京师参加考试,通过者则留在长安做官。

文帝初期,共分八大州。

也就是说,第一次科举试,才共有二十四人参加。

文帝后期,共有297州,所以第二次共有三百五十人参加科举试。

广皇帝时,三百人成为定数,共有三次,总计九百人参加科举试。

这加起来,大隋目前为止参加科举试的士子,共计1274 人。

这,看起来不少啊?

然而,共有多少人成为秀才呢?

对,这时候中举的人,叫秀才,不叫进士。

当然,还是三甲取士,也就是三个人!

至于状元、榜眼、探花之说,自由投考之说,都是当初阿布和杨侑在大兴城监国的时候,才胡乱鼓捣出来的玩意。

那政策是下发了,但还没真正开始开过科呢!

现在北方监国政府推出的恩科,算是新科举试的第一次!

但在人数上,还有了不少调整和妥协……

那么以前的五次科举试,到底取了多少人呢?

十五人!

对,可怜的十五人啊!

都有谁?

能说上名字的,就刘焯、侯白、王贞、杜正玄、杜正藏、杜正伦、房玄龄、许敬宗、孔颖达、孙伏伽、韦云起、杨纂、张损之 。

另外两位,竟然都不知道姓名,更查不到去向。

怪哉!

这也就是说,五次科举考试,大隋共选官十五人。

按说这全国士人中的佼佼者,应该都得到朝廷重用的吧?

呵呵,想多了!

这些类似状元的秀才们,都干啥去了?

查查才知道,这可怜的这十五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得到重用。

有的人,竟然活活被关陇势力排挤,郁郁而终。

比如,刘焯、侯白,王贞,或许还得加上那两个不知名者。

没死的,都是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岗位上,继续默默散发着他们幽暗幽怨的光芒!

杜氏三兄弟,还活着!

杜正玄,做着齐王府记室的小官,只负责撰写章表文檄。

杜正藏,初授纯州行参军,现在是河南浚下邑县的县令。

杜正伦,初授羽骑尉,现在是太学的一个讲读。

房玄龄,十八岁秀才及第,初授羽骑尉,后为隰城县尉,不过遇到了杨子灿获得飞升!

许敬宗,其父礼部侍郎许善心,二十四岁的这家伙,现在还是吏部的一名小书佐。

孔颖达,孔子的后裔,刘焯的学生,现在却不在京师了,早被阿布偷偷拐带到了粟末地当经学博士教书。

孙伏伽,阿布前世称之为华夏第一位正规状元,现在还是大兴西京万年县的一名法曹。

韦云起,这家伙的官途,就相对比较出彩。

开皇时,补任符玺直长,后迁通事舍人、谒者仆射。

后因孤身前往突厥借兵二万骑,大破契丹,拜治书侍御史。

再后,因弹劾内史侍郎虞世基和御史大夫裴蕴,被贬为大理司直。

对,这家伙没有被广皇帝带走,算是正儿八经给杨侑留下来的可用之才!

杨纂,初仕朔方郡司法书佐,后因亲属杨玄感造反,被废为庶人。

现在举家迁于冯翊郡蒲城县,其姓为枭,算是彻底废了!

张损之,现在是御史台的侍御史诸曹员外郎,也就是个小部门秘书。

从以上资料可以观之,大隋科举的秀才公们,境遇是何等的不堪!

选人,而不用人!

用人,而不保护人!

不仅不保护,而且还糟蹋人!

真他娘的,岂有此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