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零一章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秋收之后的蓝田县,立刻就进入了疯狂的商业模式。

人们积攒了一年的货物,都会在秋收之后进入市场。

如今的蓝田草市子已经不止一家了,临近的四五个村子总会有一个草市子。

农夫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给自足。

然而,这对蓝田县的农夫来说做不到,其一,是因为土地不多,不足以依靠一家人就获得所有的必须物资来源,只有通过商业交换来完成各取索需。

因此,自古以来,商业就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别看蓝田县的很多老农并不认识字,可是呢,对于算学他们精通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三七二十八,算你便宜点,二十五个钱拿走!”

一个彪形大汉手里抓着三辫子蒜头,硬塞给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的云昭。

“我是读书人……”云昭咬着牙总算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就看你是读书人我才三七二十八,要是傻汉子早就三七二十一了。”

云昭抱着三辫子蒜头平复一下心情道:“你是不是觉得县衙门口拴的人少了?”

卖蒜的大汉道:“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县尊来了我也要理论一下,凭什么我们家的蒜头只能卖七文钱?”

云昭瞅瞅蒜头道:“你家的蒜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么?”

卖蒜的大汉道:“你数数蒜头有多少颗?”

云昭数了一下道:“三十颗!”

卖蒜的大汉怒道:“你还知道我家的蒜头是三十颗?你去数数那些卖七文钱的蒜辫子,要是多于二十八颗蒜头你就可以把我拉到县衙用铁链子拴起来。

我的蒜头给的多,为何就不能卖八文钱?”

云昭怒道:“你蒜头多可以卖八文钱,你干嘛非要卖七文钱,却从算账上找回来?”

卖蒜的大汉道:“卖给读书人才九文钱,卖给乡亲就八文钱!”

云昭听了更是怒不可遏,一把抓住大汉的衣襟道:“读书人白吃你家饭了,还是把你孩子丢井里了?”

“是狗日的读书人给那些混球出的主意,把好好地三十颗蒜头一辫子的老规矩给祸害了,让大家一辫子蒜头上少几颗,价钱照旧,这不是骗人吗?

你们这些读书人尽搞一些花花肠子,嫌弃卖价低难道就不能正大光明的涨涨价?

非要用这种法子祸害别的老老实实卖货的人。

县尊即便是要抓,也是抓那些黑心肠的混蛋,抓我这个老实做生意的人干什么。”

云昭瞅这个蓝田犟驴看了许久,叹了口气,老老实实的给人家数了二十五个铜钱,觉得这个家伙做生意真的很厉害。

讲了一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贬低了别人,自己还多赚了钱,连良心都赚到了,真真是一个做生意的天才啊。

别人的蒜辫子少了两三颗蒜,卖七文钱,平均一文钱买四颗蒜,他保持三十颗蒜的旧例,却卖八,九文钱,真是黑了心肠。

偏偏来他摊子上买蒜头的人最多。

只要有客人去别人摊子上买蒜头,他就说人家给的量不足,全是混蛋……

这里虽然是草市子,大家却没工夫去计较那一文半文的钱,觉得不能惯着那些缺斤少两的混账,在不知不觉间,就上了这个混账东西的恶当。

云昭忍住了,这样的事情没法子管理,要是管的太死,这些草市子就会死掉。

每过一段时间,云昭只要有机会就会巡视一遍蓝田县的草市子,顺便购买很多货物,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买卖,来衡量一下蓝田县的经济是否在健康发展。

所谓健康发展,就是指物价平稳,铜钱兑换没有出现大的波折,购买力是否依旧强悍。

从蒜头这一点来看,蓝田县的物价是在慢慢上升的,而这种微弱的上涨程度并没有引起百姓们的注意,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中,百姓获得的收益已经超过了物价上涨的幅度,这很好。

衣食住行不能出问题,只能越变越好才成,至于明月楼那种地方不能算数,毕竟,那里的人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带着满满一车货物回到了家里,就看见母亲身边的秦婆婆在等他。

把货物交给了自己的书房管事徐五想,让他计算出每一样货物的单价在,再造一张表格出来。

进了内宅之后母亲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果实累累的石榴树下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发呆。

家里一个姐妹都看不见,四处看看也没有探头探脑的,就来到母亲身边笑道:“怎么会这么孤单呢?”

云娘抬头看看儿子叹口气道:“今天,孙传庭夫人来我们家,说了一些奇怪的话。”

云昭皱眉道:“她说了些什么话?”

云娘拉着儿子的手道:“她说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娘觉得她在害怕,以前的时候啊,她说话办事处处随意,这一次不一样了,战战兢兢的,还给为娘送了一件自己做的斗篷。

儿啊,你对他们下手了吗?”

云昭摇头道:“没有,我不会对孙传庭下手,他没必要感到害怕。”

云娘这才点点头道:“如此,她送的披风我就收下了,再给她回一样礼物也好安她的心。”

见母亲一脸的担忧之色,云昭道:“有时候做一些霹雳手段是为了少死人。

儿子现在管的不再是我小小的云氏,而是大半个关中,这么多人都信我,跟着我一起吃饭,一旦出事,就会死一地的人。

这时候如果不把伸过来的手一气斩断,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这就是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的道理。

善良属于百姓,因为跟他们生活交集的事情大部分都不到生死相搏的程度,所以,他们可以大度,可以忍让,可以以德报怨。

孩儿不成,一旦退让了,退让的就是关中近百万百姓的利益,即便是一文钱,也是一百万文。

在乡野间,一贯钱就足以让人生出谋夺之心,何况是一百万文。

所以,退让不得啊。”

云娘叹口气道:“以前的时候,总有庄子上的老人来找为娘说说话,打打牌,现在见到我,他们的膝盖总是发软。

为娘不喜欢这样。

不论为娘如何和善,他们都害怕,说话的语气为娘也不喜欢,都在讨好为娘,假的让人生气。”

云昭笑道:“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您要慢慢适应,这是您的新生活。

我们都要适应新的生活,因为,我云氏不再是昔日那个小小的乡间土豪,更不是盘踞在蓝田县的一支小土匪。

您以后想要看真笑脸,儿子笑给您看。”

云娘瞟一眼儿子笑的大开花的脸道:“别嬉皮笑脸的,快滚吧,忙你的去吧,记得早些让多多回来,不成的话,让冯英回来也成,现在也就这两张脸为娘看着不生气。”

云昭从后宅出来的时候回头看一眼自家的大宅院,也是暗自发愁,以前那里是他的生活乐园。

现在虽然装了更多的人,却少了一些活气,就连两只大白鹅也不知被谁调教的见了他就低垂着脑袋,张开翅膀行大礼。

两脚踢飞了两只没出息的大白鹅,云昭大踏步的去了书房。

老子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来改变世界的,区区一点变化算得什么?

果然,回到书房,瞅着一群忙忙碌的人,云昭的心情就变好了很多,拿起桌案上的第一份文书瞅了一眼就对徐五想道:“将交付张秉忠的两万两银子尽快交付,一两都不许短少,银子交付之后,记得拿回张秉忠的亲手写的收条,这很重要,不得遗漏。”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