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VIp通道里,欧洲汽车联盟代表团刚走出廊桥,便被闪光灯围得水泄不通。
为首的代表团团长托马斯举着印有“华夏芯联合研发”字样的徽章,对着镜头笑意恳切:“我们带来了欧洲顶尖车企的技术图纸,也带来了五十亿欧元的研发投入——比起技术垄断,我们更相信与中国企业共创的未来。”
这一幕被实时传送到正达集团会议室的大屏幕上。
吴凡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跳动的合作协议条款,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戚峰:“原材料供应链那边,两家老鹰国企业的第一批硅料,已经到港了吧?”
戚峰点点头,调出物流追踪界面:“昨天下午就进了咱们在宁波的保税仓,比合同约定时间提前了两天。”
“不过老鹰国商务部又发了份警告函,说要对这两家企业追加罚款,金额是他们去年对华营收的三倍。”
“三倍?”
吴凡放下平板,指腹轻轻摩挲着桌角的“华夏芯”样品,“他们是忘了,这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年营收,占了总营收的六成。”
“你让法务部拟份声明,就说正达集团愿意为这两家企业提供法律援助——顺便提一句,我们正在评估新的硅料供应商,韩国和马来西亚的三家企业,已经把样品送来了。”
话音未落,姜梦雪拿着一份文件匆匆走进来。
她脸上难掩兴奋:“凡哥,工信部刚刚下发通知,将‘华夏芯’纳入国家重点产业链扶持计划。”
“接下来三年,会有专项基金补贴联合研发项目,而且国内所有新能源汽车厂商,采购车载芯片时,国产芯片的占比不得低于70%!”
“70%?”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
吴凡接过文件,目光扫过条款细则,忽然看向窗外。
正达集团产业园的上空,一架无人机正拖着“华夏芯—中国心”的横幅缓缓飞过。
阳光洒在横幅上,红色的字体格外耀眼。
当天下午,老鹰国半导体协会突然召开紧急发布会,会长威尔逊对着镜头面色凝重:“中国市场的芯片采购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供应链平衡。”
“我们呼吁中国放宽采购限制,否则将考虑联合盟友,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实施新的技术出口管制。”
发布会结束不到半小时,吴凡的手机就收到了李院士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屏幕里,李院士身后的实验室里,几位研究员正围着一台设备欢呼,桌上摆着一枚崭新的“华夏芯”芯片。
“吴总,你看,我们刚刚突破了3纳米制程的关键技术,良率已经稳定在92%以上。”
“比老鹰国最先进的制程良率,还高了五个百分点!”
吴凡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拿起桌上的3d打印机,调出刚刚设计好的芯片封装模型:“李院士,我们的封装技术也跟上了!用新型陶瓷材料做封装壳,芯片的散热效率能提升40%,刚好适配3纳米制程的高功率需求。”
“下个月的国际半导体展,咱们把3纳米‘华夏芯’亮出去,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现在的技术领跑者!”
视频通话挂断后,戚峰拿着一份股票分析报告走进来。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雀跃:“吴总,老鹰国那几家半导体企业的股价,今天跌了12%。”
“咱们之前布局的马来西亚硅料公司,股价涨了23%,按照现在的市值,咱们的投资已经翻倍了。”
“翻倍只是开始。”
吴凡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通知下去,明天召开联合研发基金理事会,把3纳米制程的技术细节分享给所有合作企业,让他们加快配套材料的研发进度。”
“另外,联系非洲的几家电子设备厂商,问他们要不要加入咱们的产业链——咱们的‘华夏芯’,不仅要走进欧美市场,还要照亮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之路。”
第二天清晨,正达集团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全球的企业代表。
托马斯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3纳米制程的技术参数。
韩国硅料厂商的代表,正和中国的光刻胶企业负责人热烈讨论着原材料适配方案。
非洲电子设备厂商的代表,举着手机拍摄ppt上的产业链布局图,不时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
会议进行到一半,姜梦雪匆匆走进来,在吴凡耳边低声说:“老鹰国那两家原材料企业,刚刚宣布要在宁波建独资工厂,还说要把研发中心也迁过来。”
“他们说,要彻底扎根中国市场,和咱们一起研发新一代硅料技术。”
吴凡一听,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他拿起话筒,对着全场代表说:“各位,刚刚收到一个好消息——又有两家国际企业,决定加入咱们的产业链。”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企业选择和中国合作,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技术不是用来垄断的,而是用来创造共赢的。”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窗外,阳光正好。
正达集团产业园里的生产线,正24小时不停运转,一枚枚“华夏芯”从生产线上滚落,泛着淡蓝色的光,像一颗颗星星,正汇聚成照亮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炬火。
而此刻,老鹰国商务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却格外沉重。
威尔逊看着桌上的报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报告显示,全球已有超过一百家半导体企业,宣布加入“华夏芯”联合研发基金,老鹰国本土的半导体企业,流失的订单金额已经突破千亿美元。
有人低声说:“我们好像……真的失去了主导权。”
没有人反驳,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压抑。
他们终于明白,当中国半导体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当全球产业链选择与中国共赢,所谓的“技术管制”,不过是自断生路的笑话。
而在遥远的中国,吴凡正站在产业园的顶楼,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半导体博物馆。
他知道,“华夏芯”的故事,还会有更多精彩的篇章——或许未来,会有更多国家的孩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华夏芯”的故事。
会有更多企业,因为“华夏芯”而实现技术突破。
会有更多人,因为“华夏芯”而相信,科技的未来,一定是开放与共赢的。
夜色渐浓,正达集团产业园的灯火依旧明亮,那一盏盏灯,像一束束微光,正汇聚成照亮全球科技未来的熊熊火焰。
而这火焰的起点,是中国企业不服输的韧劲,是中国科研人员日夜兼程的坚守,更是一个国家,对科技自主、产业自强的坚定追求。
接下来,“华夏芯”还将挑战2纳米制程,还将开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领域的应用,还将带着中国的科技力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而每一个为“华夏芯”努力的人都知道,这束从中国点亮的光,终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燃起永不熄灭的燎原之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