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弓着腰恭敬的回禀,“都不是,他求见御王殿下。”
文宗帝这才放下朱笔,“看来是老六将老五双腿有了知觉的事,告知了他。”
李图全看了眼那太监,“当初是御王殿下查出楚大之事,他应该会想要报仇吧。”
“没事。”文宗帝毫不担心,“有护卫在,老大连他的身都近不了,也不可能下毒。”
楚玄迟谨慎的很,便是去了玉粹宫,也不可能随便吃喝里面的东西,他自是没机会毒杀。
“陛下的意思是,让楚大见御王殿下?”李图全还以为他出于保护楚玄迟,不会答应。
文宗帝也怀疑着楚玄寒入玉粹宫的目的,“不满足老大的要求,如何让他露出狐狸尾巴来?”
“陛下英明。”李图全当即吩咐那太监退下。
文宗帝满心无奈,“朕给过老大机会,他不懂得珍惜,这是最后一次,看他会如何选择。”
“陛下对楚大,已是仁至义尽。”李图全知他不忍要楚玄怀的性命,但父子情也会有耗尽时。
毕竟是长子,文宗帝疼爱的多谢,“总归是自己的儿子,朕也非圣人,多少还是会偏心。”
李图全明白他的心思,“但愿楚大冷静下来,能明白陛下的难处与永心,不要再让陛下失望。”
文宗帝话语一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冥顽不灵便是自取灭亡,朕绝不会再给他机会。”
楚玄怀若是再想对楚玄迟动手,他是真的不会姑息,此前他已有过提醒,也做出了惩罚。
对于一个不肯听他话的儿子,他的耐心能有多少?
***
翌日午后。
楚玄迟奉命去了玉粹宫。
为防万一,他连茶水都是自己带过去。
楚玄怀满眼恨意,“我落得这下场,你现在很得意吧?”
“本王有什么可得意?”楚玄迟反问他,“本王从来都不是你的敌人。”
“你不是我的敌人,那谁又是?若非你接了那个案子,未必能查到这么多。”
这便是楚玄怀最恨的地方,只是查个科举舞弊案,他也已经认罪了,为何要深究?
查封晋王府只需收缴他的家财,证据已不重要,让内务府处理便是,监查司何必插手?
“监查司办案,从不马虎。”楚玄迟正色道,“纵使不是本王,其他人也会仔细搜查王府。”
“这其中真就没有楚玄辰的授意?”楚玄迟既是太子党,楚玄怀便怀疑到楚玄辰的头上。
楚玄辰是嫡子,他是贵子,一旦嫡子死亡或者被废,那他便是储君的不二人选,自是有威胁。
楚玄迟冷声解释,“以太子皇兄目前的权力,还管不上三品以上官员,本王也不是他下属。”
帝王虽会给储君放权,但前提是保证自己的权力,因此一般至少会控制在四品以下官员。
文宗帝是最为大方的一个,多给了一级的权限,三品以下官员的事楚玄辰可全权处理。
“本王说的是授意!”楚玄怀纠正,“你既是太子党,自要为他排除异己,好稳固其地位。”
“本王忠的是君,父皇才是君主!”楚玄迟正色道,“帝王是臣子首要效忠之人,储君亦如此。”
“这便是父皇放下猜忌,重用于你的原因么?”楚玄怀神色凝重,“你眼里只有家国,没权力欲望。”
“人贵有自知之明。”楚玄迟道,“不该是本王的东西,本王不强求,该是本王的责任,本王不推卸。”
“呵……”楚玄怀只觉得讽刺,他该担的责任没担,不该觊觎的储君之位,却自小便在虎视眈眈。
“大哥今日见本王,不知所为何事?”楚玄迟喝了口风影倒好的香茗,只觉唇齿间茶香四溢。
“听说你的双腿有了知觉,便想亲眼见识一下。”楚玄怀虽未想过毒杀,但他的谨慎还是伤人。
楚玄迟不想给他表演“动腿”,“只是有轻微知觉,并非能站起来,怕是没办法让大哥见识。”
“皇祖母身子如何?”楚玄怀见他承认了,便也没强求,转而关心起了元德太后的身子。
作为皇长子,他得了她的百般宠爱,便连他犯下如此大的罪,都是她以孝道逼文宗帝轻饶。
不过这不是楚玄寒说的,而是这外面的守卫主动相告,至于是谁授意,他也懒得探究。
“不好。”楚玄迟如实告诉他,“自从上次受了刺激便缠绵病榻,这是心病,御医也没法子。”
楚玄怀愧疚又自责,“是我对不起皇祖母,让她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为我这不孝孙操心。”
楚玄迟知他还有其他担忧,“慧母妃也还在禁足中,但是因着当初顶撞父皇,并未再受你连累。”
他猜楚玄寒不会有这么好心,与楚玄怀说这些事,尤其是这些事还可能让其因愧疚放弃报仇。
“父皇没降母妃的位份?”楚玄怀确实不知,上次楚玄寒来时又光顾着献计,他便忘了问。
“慧母妃与林家都未受牵连。”楚玄迟想感化他,“大哥犯下此等重罪,父皇对你已是仁慈了。”
“我知道了……”楚玄怀对文宗帝还是有几分感情,这也是他敢胡作非为的原因,如今则更是感激。
楚玄迟趁机劝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大哥能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莫再辜负父皇的厚望。”
“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楚玄怀确实感激文宗帝,可同时也有恨,他明明可以轻饶了他。
“忠孝为先,摒弃一己私欲,以大局为重。”楚玄迟不想兄弟相残,也不想文宗帝失去儿子。
楚玄怀不相信他毫无私欲,“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凡夫俗子,我们怎能没一丝私欲?”
楚玄迟正襟危坐,“人生来便会有贪嗔痴恨爱恶欲,但受其的影响有多大,可由个人决定。”
人之初确实性本善,可“善”也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品质,另外还有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
“如何放弃这些?”楚玄怀是真的想知道法子,因为虽已放下了贪念,却放不下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