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号,周六,晨光如薄纱般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九月的脸上,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想起上周因国庆假期补课而错过的选修课,今天又要开启前往东校区的行程,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与疲惫交织的复杂情绪。
洗漱完毕,九月简单收拾好书包,将笔记本、笔和复习资料一一装进去,便匆匆出门。秋日的校园浸染在淡雅的香气里,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每走一步,脚下都传来沙沙的轻响。
九月踩着这独特的“秋之韵律”,朝着东校区的方向快步走去。从西校区到东校区的路程不算近,得走上半个多小时,但沿途的秋景,却也成了她路上的独特风景。
一路上,九月看着路边渐渐泛黄的树叶,还有偶尔飞过的小鸟,思绪也跟着飘远。她回想起当初选课的纠结模样,在学校系统里对着密密麻麻的课程列表,反复筛选、斟酌。最终,刑法和劳动法两门课程脱颖而出。
在她看来,法律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日常琐事还是未来职场,多掌握一些总是没错的。而且,这两门课程的老师在学生群体中口碑极佳,这更坚定了她的选择。
抵达东校区时,九月的额角微微沁出薄汗。她放缓脚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向教学楼。上午的刑法课教室在三楼,她顺着楼梯往上走,楼道里不时传来同学们的谈笑声,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推开门,教室里已有不少同学落座,九月眼疾手快,找了个中间靠前的绝佳位置坐下。她熟练地拿出笔记本和笔,端正坐姿,眼神中满是对这堂课的期待。
不多时,刑法老师走进教室。这位老师约莫五十岁上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笔挺的西装衬得他气质儒雅。他一开口,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老师先是带着同学们回顾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随后便切入正题,开始讲解新的案例。今天的案例错综复杂,涉及多个法律条款和犯罪构成要件,可在老师生动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分析下,那些原本晦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起来。
课堂上,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记录着重点内容。九月更是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侦探,跟着老师抽丝剥茧,探寻案件背后的法律真相。她觉得这节刑法课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悬疑大片,每一个细节都扣人心弦,让人意犹未尽。
课间休息时,九月掏出手机,突然想起好久没和萧凌聊天了,便发了条信息:“小孩,这么久没问,你选修课都选了什么?选了周六还是周日?在哪个校区上课?”发完信息,她起身活动了一下久坐僵硬的身体,走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秋日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她望着远处热闹的操场,心情格外舒畅。
很快,手机震动起来,萧凌的回复来了:“周日在东校区有一节艺术鉴赏,周日在西校区有一节社会心理学。”
九月眼睛一亮,连忙回复:“你也选修社会心理学?”
萧凌秒回道:“难道你也选了吗?”九月笑着打字:“那倒没有,我有一个老乡选了这门课。我国庆放假那一周,还跑去蹭课听了呢!”
萧凌调侃:“你吃了撑着吗?周末还有心情去听课。”
九月回复:“刚好感兴趣,刚好有时间,话说上次点名没抽到你,你那天去了吗?”
萧凌骄傲地说:“当然了,我可是好学生。”
九月又问:“待会上完课了,有什么打算?”
萧凌无奈道:“回学校休息,这周连着上其他课了,今天还要上选修课。我可怜的周六周日,就这样没了。”
紧接着,萧凌好奇地问:“那你呢?你的选修课是什么?”
九月回复:“上午刑法,下午劳动法,都在东校区。”
萧凌打趣道:“那么牛,都选法律,干脆修个第二学位,进军法学专业。”
九月笑着回复:“我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了,我不跟你聊了,上课了。”
收起手机,九月重新回到教室,继续投入到刑法课的学习中。接下来的课程里,老师又分享了几个有趣的案例,还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激烈的讨论声在教室里回荡。九月在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这让她心里美滋滋的,学习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不知不觉,上午的刑法课结束了。九月收拾好东西,走出教室。此时早已饥肠辘辘,她决定在东校区解决午餐。之前她已经打卡过大众食堂,今天便打算去尝尝清香食堂的美食。踏入清香食堂,里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九月走到窗口前,看着菜单上琳琅满目的菜品,却犯了难。因为自己不吃牛羊肉,所以选择十分有限。最后,她在青椒炒蛋盖浇饭、番茄炒蛋盖浇饭和牛肉面之间纠结许久。虽然知道自己不吃牛肉,但东校区的牛肉面声名远扬,她还是忍不住点了一碗。
端着牛肉面找了个空位坐下,九月望着碗里色泽诱人的面条,香气四溢的汤汁,还有那几片纹理清晰的牛肉,不禁咽了咽口水。她先尝了一口面条,劲道爽滑,汤汁浓郁鲜美,果然名不虚传。尽管不吃牛肉,但这碗面的其他部分,还是让她吃得心满意足,直呼过瘾。
吃完午餐,九月背着小包,拿着图书卡,慢悠悠地朝着图书馆走去。早就听闻东校区的图书馆规模宏大,今天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远远望去,图书馆大楼气势恢宏,仿佛一座知识的殿堂,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九月心中满是期待。
走到图书馆门口,九月拿出图书卡,在刷卡机上轻轻一刷,“滴”的一声,门缓缓打开。她迈步走进图书馆,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宽敞明亮的大厅,整齐排列的书架,安静阅读的同学们,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与西校区的图书馆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巨无霸”。她之前了解到,东校区图书馆面积差不多是西校区5倍,差距显而易见。而且这里的图书馆阶梯到底有多少级,她还从未数过,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正午十二点半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玻璃穹顶,在瓷砖楼梯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几何光影。九月的指尖轻触泛着冷光的金属扶手,冰凉的触感顺着指腹蔓延,脚下的哑光瓷砖每一步起落都发出清浅的叩响,在寂静的空间里荡开细微回声。十七个阅览室如同十七个神秘的盲盒,在她眼前渐次开启——文学艺术区浮动着油墨与咖啡交织的醇香,法律经济区深褐色书架上,厚重法典整齐排列如沉默的卫士;民族文献室的玻璃展柜中,泛黄古籍带着岁月的褶皱,似在无声诉说着往昔故事。每当推开一扇门,暖黄色的灯光便如潮水般倾泻而出,照亮排列成阵的书籍,烫金书名在光影中明明灭灭,宛如等待被唤醒的知识精灵。
踏入文学阅览室时,正午的阳光恰好穿过彩绘玻璃,在深胡桃木书架上投下斑斓的光晕。两层楼高的书架间,青铜雕花的梯子斜倚一旁,像是随时准备载着读者攀向更高的知识殿堂。九月踮起脚尖,指尖轻轻划过《百年孤独》《红与黑》的书脊,尘埃在斜射而入的光束中起舞,将她的影子拉得纤长。忽然,一本烫着暗纹的《雪国》跃入眼帘,川端康成的名字让她呼吸一滞——这正是她在西校区图书馆寻觅数月未果的版本。
她如获至宝地将书捧在怀中,在角落的墨绿色天鹅绒沙发坐下。翻开扉页,油墨香裹挟着若有若无的雪松气息扑面而来。窗外的阳光穿过彩绘玻璃,在书页上投下玫瑰色的光斑,为铅字镀上梦幻滤镜。时钟指针悄然划过一点,她沉浸在\"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的意境中,周遭的喧嚣渐渐隐退,世界只剩下耳畔簌簌的翻书声与胸腔里的心跳。恍惚间,她仿佛真的置身于银装素裹的北国,看着驹子在镜前梳妆,听着叶子的歌声在雪夜里悠悠回荡。
两点的报时钟声惊得她一颤,邻座老者合上笔记本的轻响将她拉回现实。窗外的阳光已转成暖金色,手机屏幕显示距离劳动法课仅剩半小时。她慌忙用书签标记阅读处,将书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却又忍不住抽出再抚摸片刻。每迈出一步,都感觉书页间的人物在向她招手,未读完的故事如丝线缠绕心头,牵扯着她的脚步。
站在图书馆旋转门前,下午两点半的阳光将玻璃幕墙镀上金边。馆内依旧灯火通明,宛如漂浮在光影中的知识方舟。秋风卷起几片银杏叶擦过脚踝,她忽然想起萧凌调侃她\"学习上瘾\"的话。此刻却觉得,能在这浩瀚书海中偷得两小时时光,即便错过整个午间的闲适,亦是值得。转身走向教学楼时,她在心底默默规划着下一次的阅读行程,那些尚未开启的阅览室、未曾读完的书籍,都成了牵引她前行的熠熠星光。
九月加快脚步,朝着劳动法课的教室赶去。劳动法老师是一位男老师,身材高大魁梧,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他的教学风格十分独特,擅长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让原本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理解起来也更加轻松。
今天的课程中,老师讲解了劳动合同签订、劳动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还列举了许多真实的劳动纠纷案例,让同学们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课堂上,老师时不时抛出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九月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和往常一样,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抽查点名。看着教室里众多的学生,九月暗自庆幸自己每次都按时上课,从未逃过课。在这节课上,她又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法律知识,对劳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明白了在未来的职场中,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终于,劳动法选修课结束了。九月背着书包,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缓缓走回西校区。来时的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回去时更显漫长。走在路上,她想起萧凌说的话,今天已经是连续上课的第八天了,脑袋确实被各种知识塞得嗡嗡作响。但回想起这一天的学习经历,她的心中又涌起一股充实感和满足感。
在刑法课上,她领略了法律的严谨与魅力,跟随老师剖析一个个复杂的案件;在劳动法课上,她学到了实用的劳动权益保护知识,为未来的职场生活提前做好准备;在图书馆里,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感受着书籍的力量。
虽然周末的时间都被选修课占据,没有了休闲娱乐的时光,但九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通过这些选修课,她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她相信,今天所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将成为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
回到西校区,九月走进宿舍,放下书包,一头倒在床上。她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这一天虽然疲惫,但却无比充实。她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周,还有更多的学习和挑战在等待着她,但此刻的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满怀热情与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日出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