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接上回,上回书正说到,那太师曹环与晋王范毅在朝堂展开交手,太师曹环是屡战屡败。老贼曹环心里头是怒火中烧。

为了找到对付晋王范毅的办法,这位老太师招集手下的一众能人异士在太师府的书房中开会。为的就是能集思广益,想出那对付晋王范毅的办法来。

结果太师府的一众江湖客在听完了太师曹环的一番讲述之后,全都低下了头。众人也对那位如今在朝堂上风头极盛的晋王殿下束手无策,半天都没人出言献计。

太师曹环见状,不由得心中一阵怒火升腾,刚想要发作。就在这时,曹环手下的第一智囊,千机道长吕修站出来,建议太师曹环暂时避其锋芒,不要在朝堂之上和晋王范毅再起冲突。

同时暗地里,继续积蓄力量,壮大自身,待得时机成熟之时,便可趁势一举夺取皇位,实现太师曹环多年以来的宏图伟业。

曹环听了千机道长吕修的这一番话,这心里头很是不以为然,不由得冷声道:“道长,你总是让老夫蛰伏待机,积蓄力量,老夫如你所说蛰伏了能有数十年。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那安帝无力掌管朝政,如此良机之下,你为何还是让老夫如此做?若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难道真要等到那安帝身体康复,重新掌管朝政再行事不成?”

太师曹环的言语之间夹杂着一丝不悦,显然,吕修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自己蛰伏待机,令太师曹环感到十分不满。

书房当中,其余的那些江湖客,听了吕修的这番话,也纷纷用略带嘲弄的眼神看向这位千机道长。不少人心中止不住地冷笑:“嘿,亏得他还自称千机道长,每到这关键时候,不会别的,就只知道蛰伏待机。看来这牛鼻子就是个酒囊饭袋,无用的废物。”

千机道长吕修听着太师曹环言语间的不悦,又看了看周围那些江湖客嘲弄的眼神,脸庞上满是平静之色,心中是丝毫也不在意。

吕修神色无比平静,冲着太师曹环微微拱了拱手,朗声道:“太师莫急,我等蛰伏这许多年,的确已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这乃是最后的准备,要不了多久,这东风就要来了,到时太师便可趁势启动那两颗棋子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

说着,这位千机道长吕修冲着太师曹环微微眨了眨眼睛。曹环当即会意,随即冲着身边的众人摆了摆手:“诸位还请先到外边等候。”

众位江湖客一听老太师如此说,顿时明白这是有机密大事要商议,害怕人多眼杂,走漏风声。众人心里头很是不服,心说话这吕老道究竟有何计谋,每每都是这般神秘,也不见得有何成效,太师为何就如此信任这牛鼻子。

众人虽然说心中不满,但也不敢明着面反对。其余江湖客闻言,纷纷冲着太师曹环一抱拳:“属下遵命。”说着,众人纷纷起身,转身迈步,陆陆续续退出了书房。不多时,书房中就剩下曹环和吕修两人。

待得众人都退出了书房以后,曹环看向千机道长吕修:“道长,如今只有你我二人,你究竟有何计划?”

吕修闻言,把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说道:“太师,虽说如今我等处于劣势,而且那安帝正在恢复。不过贫道那药可不会如此简单,安帝只要服下了只怕是再难痊愈。”

曹环闻言点了点头,当初吕修向自己介绍那毒药之时,的确说过那药有此奇效。不过就算有这等效果也只能拖延些时间,若拖得长了,反而会对自己不利。曹环想到这,依旧是一头雾水。

吕修见太师这般模样,忙顿了顿再度开口:“太师请想,如今这般情况下,我等若是不与晋王在朝堂上争斗,时间长了其必然放松警惕。我等暗中积蓄力量,等到那安帝病情爆发之时,宫里宫外一起动手,必然能一战成功!”

太师曹环听到这里,两只眼睛不由得微微一亮,心中顿时感到一阵欢喜。照吕修这般布局,到时自己趁势发起突袭,那夺位成功的概率的确是会大上好几倍。

这时,就见吕修又伸出了两根手指,低声道:“不仅如此,那远在北面的两颗棋子亦可行动,只需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管叫那晋王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太师想要坐稳那把龙椅可谓易如反掌!”

曹环闻言,心中顿时大喜,连连点头,低声道:“如此甚好,那此事就拜托道长去办。”

吕修闻言点了点头,冲着曹环一拱手:“还请太师放心,贫道这就去办。一定将这一切都安排妥当,到时太师只需静候北方的佳音便可!”

“哈哈哈哈,好!”太师曹环听了吕修的一番话,不由得一阵大笑。他抬头望着晋王府的方向,心里头暗暗道:“晋王,老夫倒要看看你这后生小辈究竟能猖狂到几时,这大齐的江山,终有一天会是老夫的囊中之物!”

话到最后,这位太师国丈的言语间已然满是冰寒之意,那一张老脸上也浮现出来一抹森冷的杀意,令人胆战心惊。

苍龙江,南岸。

作为大齐如今的一道重要天险,苍龙江的南岸自然是顺州边军的防卫重地。顺州边军的大帅王生在苍龙江的南岸布下了整整五万精兵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五万精兵在苍龙江的南岸扎下了一片十分壮观的营盘,组成了整个顺州边防的第一道关口。这座营盘沿着江岸扎下,在岸边摆着无数的巨弩,火炮,整座营盘好似一只匍匐的巨兽一般。

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的水军在江中驻扎和岸上的大营相互配合。这道防线真可谓是水陆兼顾,天衣无缝。

自从上回北辽的南征失败之后,番兵虽然没有大举进攻,但隔三岔五的袭击从未间断。那些番奴贼心不死,总想着突破南岸防线,突袭边军从而再度南下。

但无论辽军如何偷袭,进攻,面对这样的一道防线,除了扔下一具具尸体,损兵折将之外再没有第二种结果。

这道无比坚固的防线让无数番兵是闻风丧胆,两年多来在这道防线的防守下,整个顺州边关是风平浪静,边关一众军民都十分欢喜。

顺州边军的大元帅王胜亲自给这道防线赐名为苍龙大营,并派自己手下的大将侯义昌为苍龙大营的主将,率领这五万边军精锐坐镇苍龙江的南岸。

这位侯义昌侯将军,头戴赤铜盔,身披赤铜甲,胯下骑着一匹红鬃马,掌中一条五股烈焰叉,力大无穷,勇冠三军,乃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别看这位侯将军长得人高马大,可不是一勇之夫。此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足智多谋,深通兵法韬略,真可谓是文武双全,而且此人十分忠心,屡立战功。

顺州边军大帅王胜对这位侯将军十分喜爱,对他是十分信任,特意命他领着五万精兵坐镇苍龙江南岸。

自从侯义昌到了苍龙大营,治军有方,爱兵如子。边军将士对这位主将是心服口服,赞不绝口。在侯义昌的带领下,苍龙营的战力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提升了能有三成,大帅王胜闻报,心里自然很是高兴,对侯义昌越发信任。

单说这一天的晚上,月黑风高。整座苍龙营除了日常巡逻守卫的军卒以外,其余将士都已经安歇。整个苍龙营在夜空之下显得静悄悄的。

此时,在正中央的那座大帐中,有一人全身披挂,手里捏着一张字条,低声道:“该开始了。”随着,此人话音落下,那张字条也在烛火摇曳间化为了灰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