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里巴巴那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紧张。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调试、修改、再调试,网站的稳定性终于达到了一个可以见人的水平。
内部测试已经反复进行了太多轮,是时候,推开那扇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了。
朱因站在小会议室的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上线前的最后检查项。
她的表情严肃而专注。
桌上的那部特制手机响了起来。
是陈浩。
朱因立刻拿起手机走到窗边接听:“浩哥。”
“阿朱,准备得怎么样了?”陈浩的声音从话筒那端传来,沉稳依旧,但细听之下,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基本就绪了,服务器做了最后检查,应急预案也演练过几次。”朱因汇报着,“就是……这第一批入驻的商家,我们该怎么选?”
“这个问题很关键。”陈浩显然早有考量,“首批商家,必须要有代表性。
要找那些产品有竞争力、在行业里有点名气的,最好是做外贸的工厂,或者本地大型的批发商。
他们的加入,本身就能给网站背书,吸引后来的商家。”
他顿了顿,语气果断:“告诉地推团队,条件可以给得极其优惠!免一年,甚至两年的平台使用费都可以!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免费的技术支持,帮他们拍照、上传产品信息。
目的只有一个,用最低的门槛,把这些有分量的‘头雁’先请进来!有了他们,后面的‘大雁’才会跟着飞。”
“我明白了,浩哥!用最优厚的条件,撬动最有影响力的首批用户,树立标杆!”朱因立刻领会了战略意图。
“对,就是这个意思。
不要在乎前期这点小利,我们要的是格局,是势能。”陈浩肯定道,“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说。”
挂了电话,朱因立刻召集了刚刚组建不久、主要由几个口才好的年轻人组成的地推团队。
她传达了陈浩的指示,强调了首批商家的质量和代表性,以及可以给出的优惠权限。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朱因看着几个略显青涩但充满冲劲的队员,“拿下杭州本地那些有实力的外贸工厂和大型批发商!告诉他们,这是面向全世界的窗口,是第一波红利!条件,可以谈!”
地推团队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奔波在杭州的各个工业区和批发市场。
过程并不轻松,吃闭门羹是常事。
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网站”能做生意,觉得他们是骗子,或者觉得这玩意儿太虚,不如传统渠道实在。
一个年轻的地推队员垂头丧气地回来汇报:“朱总,那个永丰外贸的老板,根本不信,说我们画大饼,连份像样的宣传册都没有……”
朱因没有责备,而是召集大家开会分析。
“光靠嘴说不行。
我们把网站的后台演示给他们看!把陈总描绘的那个未来,用最实在的话讲清楚!告诉他们,现在入驻,不只是省钱,是抢占了未来的先机!”
她亲自带队,去攻坚那几个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永丰外贸老板的办公室里,朱因没有过多纠缠于技术概念,而是直击痛点:“张总,我知道您主要的客户在欧美。
您想想,以前您要等采购商上门,或者跑去广交会,成本高,机会还有限。
但现在,通过我们这个网站,您的产品信息,24小时都能被世界各地的客户看到!他们主动来找您!我们前期不收您一分钱,还派人帮您把产品信息弄得漂漂亮亮。
您没有任何损失,却多了一个全新的、无限的渠道。
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的话实在,姿态放得低,给出的条件又极具诱惑力。
那位张总看着电脑上已经搭建好的、属于永丰外贸的简易页面,看着上面清晰的产品分类和图片,沉吟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
“好吧,朱总,我看你是个做实事的人。
我就信你一回,陪你们年轻人玩一把!”
有了永丰这个突破口,后续的谈判顺利了许多。
几家同样有实力、也对拓展新渠道有兴趣的工厂和批发商,也陆续被说服,签署了入驻协议。
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七八家,但正如陈浩所要求的,都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
网站上线试运营的日子,定下来了。
【跪求礼物,免费的为爱发电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