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父亲的询问,李备低着头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跪地认错。
“孩儿鲁莽逞能,害得父皇担心,害得马将军担惊受怕,请父皇责罚!”
“让父皇看看?”
李瑛伸手轻抚儿子头顶,依稀能够看到许多断发,可见当时情况之危险,但凡这头狼的利爪再向下压一寸,只怕李五郎的头顶就会被抓个稀烂,就算不死只怕也要扒一层皮。
“算你小子运气好!”
李瑛心有余悸的感慨一声,“五郎啊,你小小年纪便有这般胆量和反应,朕很欣慰。
但要想成就大事,那咱不能学孙策,不能逞匹夫之勇,一定谨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老虎为何能够成为百兽之王?
就是因为它从不打没把握之仗,甚至有时候自身实力强于对方,但只要有一丝负伤的风险,它就不会冒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儿啊,父皇希望你能够谨记这次的教训,往后行事戒骄戒躁,切莫去做冒风险的事情!”
李备磕头,虔诚认错:“孩儿谨记父皇的教诲,往后做事定当三思而后行!”
李瑛抚须道:“五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父皇深感欣慰,朕罚你这一路上把《孙子兵法》抄写一遍,不得有误。”
“孩儿遵命!”
见父皇并没有大发雷霆,李备高兴的从地上爬起来,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大帐。
等李备退出之后,马千乘上前请罪:“臣护卫蜀王殿下不利,请圣人惩罚!”
“罢了,不关你的事情。”
李瑛挥挥手,并没有责怪马千乘,“根据李钦部下的牧卒禀报,这片平原上狼群茂密,我们的牛羊频繁遭到攻击。
所以,这段日子你还得继续率部打狼,解除这些狼群对牛羊的威胁。”
马千乘高兴的领命:“多谢圣人恕罪,臣今晚继续带人狩猎,尽可能多的猎杀狼群或者将之驱逐。”
经过斥候与羌人提前探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找到了翻越唐古拉山的路线,并绘制了地图呈交给大唐皇帝。
根据地图显示,从唐军目前扎营之处距离唐古拉山垭口还有五百里左右,中间需要穿越长江的上游沱沱河。
幸好沱沱河的河水呈网状流淌,最深的地方也只不过及腰,宽度不过七八丈,将士们完全可以涉水过河。
盛夏的高原夜间温度虽然会下降到五六度,但白天的时候温度会上升到20度左右,也不用担心将士们感染风寒。
天亮之后,李钦与李抱玉率领大队人马拔营继续出发,李瑛则率领骑兵就地休整,等候徒步的将士翻越唐古拉山垭口之后再追赶上去。
在高原上跋涉一个多月之后,唐军将士基本上已经适应了高原环境,已经很少出现因为缺氧导致呼吸困难的情况。
再加上可可西里境内地形平坦,唐军将士一天下来能够行军六七十里,按照这个速度行军,大概八九天的功夫就能翻越唐古拉山垭口。
“呜~”
随着悠扬的号角响起,浩浩荡荡的唐军将士继续朝着唐古拉山进发,在青山白雪的映衬下宛如一条长龙。
李瑛自五月初离开长安,在过去的四十多天内跋涉了四千五百里路程,眼见距离拉萨已经愈来愈近。
翻过唐古拉山垭口,就可以从高处一路向下俯冲,直抵逻些城,还剩下大概一千五百里的路程。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内,李瑛收到了三封重要的军事奏折。
第一封来自南方,由于夫蒙灵察的增援,以及李晟率部杀进了南诏国境内,迫使入侵贵州的南诏军转攻为守,并放弃了已经攻占的大唐领土。
李瑛给张巡、夫蒙灵察、李晟三人分别写了一封亲笔书信,告诫三人不要轻敌冒进,不要因为南诏人主动撤退就产生骄兵之意。
南诏国不比中原,甚至就连层峦叠嶂、野兽丛生的岭南、贵州也无法相提并论。
岭南与贵州只是山川多、河流多,但南诏地区却多瘴气、毒蛇,还有隐蔽的沼泽,其危险程度比起吐蕃高原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万一南诏人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唐军一旦轻敌冒进,被引入瘴气丛生、沼泽遍布的区域,那样将会迎来灭顶之灾。
毕竟历史上血淋淋的教训就在那里,大唐两次讨伐南诏,在茂密的丛林中留下了二十万白骨,主要原因固然是主将无能,但也与唐军不熟悉南诏的恶劣环境密不可分。
要想平定南诏国,必须派遣大量的斥候深入其境绘制地图,刺探地形,甚至收买当地人作为向导引路,方才能够以最低的损失灭亡南诏国。
第二封情报则来琉求岛,也就是万里之遥的台湾。
李嗣业在奏折中禀报,由于崔乾佑提前占据了有利地形,并建设了防御工事,导致唐军的进攻并不顺利,请求朝廷派遣一支援军。
跟随崔乾佑逃到琉求岛的叛军有四万人,李嗣业率领的追军有六万多人,可以说李嗣业在兵力上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再加上琉求岛与大陆隔海相望,李嗣业既没有后勤优势、也没有群众优势,甚至双方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也是一模一样。
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嗣业能否打赢崔乾佑着实让李瑛捏着一把汗,但又不能放任崔乾佑在岛上发育不管,必须尽快出兵平定。
在斟酌一番之后,李瑛给屯兵山东登州的郭子仪下了一封命令,派遣南霁云率领三万将士离开山东半岛南下,前往琉求岛协助李嗣业剿灭崔乾佑率领的残部。
最后一封情报来自于正在攻打马尔敢的李光弼,他在书信中向李瑛禀报仆固怀恩率领的十万援军已经与他顺利会师,使得从东线进攻的唐军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经过斥候长达八个月的寻找,居然在北方找到了一条绕到马尔敢后方的路线,只是这条路翻山越岭、崎岖险峻,大概需要多走一千里路程。
李光弼与仆固怀恩商量之后决定派遣田神玉率领五千精锐翻山越岭,绕道偷袭,只是一千里的路线粮食补给十分困难,一时间想不到好办法。
李瑛给李光弼回信一封,告诉他五千兵力太少,一旦遇到吐蕃伏兵几乎是白送人头,至少要派遣两万到三万人的精锐才能另辟路线。
至于粮食的问题好解决,让岑参给弄五六万只牛羊,一边沿途放牧,一边就地宰杀吃掉,这样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深入吐蕃境内。
目前进入吐蕃境内的唐军已经达到了四路,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正从不同的方向逼近逻些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这个秋天,大唐的铁骑就可以兵临布达拉宫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