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最新的独家专访,
揭秘预测日食背后的内幕,究竟是何人预测的日食,又是用什么办法预测日食,都在本期报纸中一一揭秘。”
又一期报纸开始售卖,热度比之前刊登粮食产量还要高,和上天扯上关系的事情,当然是头等大事,热度空前。
各地的报亭紧抓热度,用人们最好奇的东西来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司马迁和落下闳这两个名字,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甚至有人传言他们二人有神通在身,所以才能预测日食。
两人在专访中所说的公转,自转,天体运动听的人一头雾水,朔望月,交点月,黄白交点等专业术语更是让人如听天书。
除了个别对天文有所造诣的人能听出些门道,其他人根本听不懂,
他们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可能听懂这些东西,司马迁二人还是太高估他们了,竟然想把预测方法讲清楚。
笑死,你讲得再清楚,我们也是学不会的。
“他们俩是不是说咱们在一个球上,这个球还在不停地来回转?”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他们怎么会在一个球上,哪来的球,放眼望去,这地多平啊,怎么可能是个球,
更不要说球还在转,转起来不会把人甩飞么?
不理解,他们理解不了,哪怕这俩人又讲了惯性和万有引力,他们还是听不懂。
打心底里,他们就不愿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哪怕这个球很大。
“这两个人妖言惑众,朝廷也不管管么?”
“廷尉府在干什么,怎么还不把这两个胡说八道的家伙抓起来。”
有些人三观被打碎,心中格外的愤怒。
“你们没看到么,咱们在一个球上这件事,是富民侯告诉他们两个的。”
有人笑着提醒,给他们使着眼色,
你们不会是想让廷尉府去抓富民侯吧,开什么玩笑,那可是陛下的心腹大臣,他就是说天地是个筐,谁也别想把他怎么样。
“是富民侯说的啊,那还是可信的。”
那些人顿时变了语气,富民侯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不仅是听过,简直如雷贯耳,
三种新粮食的产量有目共睹,要不是富民侯,谁敢想世上会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有三种新粮食的例子在,富民侯说话自带公信力。
“富民侯是怎么发现咱们脚下是个球的呢?”
这是一个问题。
……
麒麟殿,
众多诸侯王再次来到这座大殿。
上次来的时候,刘彻公开宣布二十八日会有日食,那时他们还将信将疑,不明白刘彻抽什么风,怎么能这么有种。
这种事怎么能公开说,预测成功还好,预测失败,根本没有日食发生的话,皇帝的脸面往哪放?
现在他们服了,刘彻是真的有种,根本不担心预测失败。
想想也对,三种新粮食的产量在那摆着,都是他的功绩,说点话怎么了,准不准又怎样,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赵王叔,你知道陛下今天召集我等是什么事么?”
鲁王刘光小声问,所有诸侯王之中,赵王与陛下的关系尤为亲厚,要是有谁了解情况的话,非他莫属。
刘彭祖脸色一沉,扭过头没有理会他。
“赵王叔?”
刘光连着问了两遍,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心中一头雾水。
赵王平时不这样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仅是刘彭祖不正常,刘赐和刘建也都不正常,因为今天是他们主动请罪的日子,能正常才怪。
三人的心情都很压抑,刘彻给他们的压力太大,让人升不起反抗的心思。
论武力,刘彻手下的卫青霍去病能征善战,还有一个力能扛鼎的陆鸣,两千破两万的大名,几乎整个大汉都已知晓,
三人组团在一起,没有人敢说自己能打赢他们。
论人心所向,随着新粮食推广和黄河流域救灾,刘彻的威望已达巅峰,谁要是再想来一回清君侧,可没人陪他们犯傻,
说不定他们这边刚喊出口号,立功心切的士兵就会把他们抓起来献给刘彻。
现在的大汉,早已不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双方实力早已经不对等。
不多时,随着一声“陛下驾到”刘彻才终于登场。
“怎么样,日食好看么。”
刘彻意气风发,要不是想清除天人感应对朝堂的影响,他都想把这件事宣传成自己口含天宪,天命加身的象征。
诸侯王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日食有什么好看的,不祥之兆,要不是被你提前预测出来,少不得会有人抨击君王失德,
看你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陛下此举亘古未有,非圣明之君不能有此作为,日食如期发生,足以见得大汉福德深厚,臣为陛下贺,为大汉社稷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闻声看去,声音出自衡山王刘赐之口,
只见他满脸真挚,充满了对刘彻的虔诚,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刘彻手下的爪牙呢。
堂堂诸侯王,连点矜持都没有,谄媚到如此地步,真是丢诸侯王的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中,山呼万岁之声连成一片。
心中各种鄙视,但诸侯王们的身体一个比一个诚实,谁也不想在刘彻高兴的时候特立独行。
“此次预测成功,离不开富民侯提供的各种理论,离不开司马迁和落下闳二人的辛苦演算,是我大汉天文学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刘彻环顾大殿内众人,“从此以后,日食就是一种天象而已,只要掌握相应学识,就可以精确的预测出来,
朕不希望再有人用天命来解释日食,若是真的天命,又怎么会被人预测出来。”
原本还想劝谏刘彻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擅自改变天命含义的诸侯王们,此时早已没有了这个想法。
宗正刘受默默低下头,知道大势已去,陛下之威,早已无人能抗衡。
“陛下,臣有罪。”
江都王刘建出列上前,在各位诸侯王和大臣的眼皮底下,屈膝跪地,以稽首礼大礼参拜。
“见陛下功绩,臣深感惭愧,有愧于大汉江山社稷,特此向陛下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