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场回村的路上,王强特意和魏德彪坐到了后面那辆帕萨特里单独聊聊。
车子驶上高速,王强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彪子,我出去的这大半个月,厂子里情况怎么样?”
魏德彪语气风轻云淡:“还行吧,情况比年前嘛,稍微好了那么一点儿,正常运转。”
王强心里却泛起了嘀咕,正常运转?这不对劲啊!
年前在电视台和本地媒体上砸了那么多广告,反响挺热烈的,按理说订单应该有个爆发式增长才对。
难道广告效果没起来?
还是生产跟不上,订单都积压着?
他看魏德彪说得轻描淡写,也没直接追问细节。
“嗯,正常就好。这次老毛子过来参观,关系到咱们后续原料供应的大事,排面一定得拉满了,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实力。”
魏德彪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肯定地回道:“么问题!强哥你放心,保证安排得明明白白!”
沉默了一会儿,魏德彪主动问道:“强哥,你这趟出去考察,感觉那边市场到底咋样?有搞头没?”
王强靠在椅背上,回道:“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尤其是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那边,鱼资源是特么的真好!
种类多,数量大,就是环境恶劣了点。我琢磨着,这两天就得抓紧联系一下,搞条正经的破冰船,这玩意是刚需,必须得上!”
魏德彪有些诧异:“破冰船?咱厂里不是有条小的吗?”
王强笑了:“咱那个?那就是个能在近海打架的小玩具,真开到那边,一个浪头就给它拍回来了。得搞大的,专业的!”
魏德彪对船的兴趣不大,他更关心市场:“那两个老毛子,主要是搞哪一块的?捕鱼还是卖鱼还是搞加工的?”
王强解释道:“他们是跑船的,有自己的捕捞公司,规模不算大。我的想法是,把他们那边量大便宜的明太鱼,稳定地运到咱们这边来,咱们的深加工做成鱼糜蟹棒啥的,然后往棒子小鬼砸那边卖,他们就好这口。”
“嘿!咱俩想到一块去了!你不在这段时间,我也托一个朝鲜族的朋友打听了,这明太鱼做的鱼糜鱼糕之类的,在北韩和小鬼砸那边确实很受欢迎,需求量不小!对了,”
他像是想起什么,好奇地问:“那些黄瓜腌菜辣白菜啥的,老毛子那边是真吃吗?我听说他们也好这口?”
王强点点头:“吃,而且挺喜欢。那边蔬菜种类少,冬天又长,这种腌制发酵的菜很对他们胃口。七八月份我估计还得再去一趟,到时候你这边应该也忙得差不多了,跟着一起去看看那边的市场。”
两人简单交流着,车子很穿过镇子,驶入了熟悉的村道。
刚到村口,王强就看到老爹王根生正抱着小外孙在路边溜达,小家伙裹得像个棉球。
王强赶紧摇下车窗喊道:“爹!”
王根生看到儿子,脸上笑开了花:“强子回来啦!”
王强探头问:“雪莲呢?”
王根生叹了口气:“她呀,一天到晚忙,脚不沾地的不着家!”
王强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暗暗叹了口气:“哎,这整的……也太辛苦了。”
这时,后面车子也停了下来,伊万和诺维奇叔侄俩好奇地从车上下来。
他们两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一出现,立刻在平静的小村里引起了轰动。
不少正在家门口晒太阳的村民都围了过来,指指点点,脸上充满了好奇。
王根生眼睛都看直了,他这一辈子还真没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活生生的外国人。
其他围过来的老头老太太也差不多,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王强见状,赶紧上前一步,对伊万和诺维奇大声说道:
“伊万,诺维奇大叔!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老人!听说你们远道而来,都自发地来欢迎你们了!”
说完,他赶紧给老爹使了个眼色,低声道:“爹,快,带头呱唧呱唧!”
王根生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用力拍起手来,其他老人虽然不明所以,但也跟着稀里哗啦地鼓起掌来,场面有点滑稽,但气氛倒是拉满了。
一个八十多岁、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眯着眼,笑着大声问:“根生家小子,这这是闹啥啊?咋还来了两个洋人?这可比小鬼砸高多了啊!”
王强笑着高声回答:“三爷爷!这是来考察嘞!咱们村加工厂的海货,以后要往外国走,卖到国外去!这两位就是那边来的大老板!”
“哦!大老板啊!”
村民们恍然大悟,看伊万和诺维奇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敬畏和好奇。
闲着没事的大人小孩都跟着队伍,簇拥着两个有些局促的老外,浩浩荡荡地往加工厂方向走去。
临近加工厂时,远远就看到厂区门口停着三辆大型卡车,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封装好的产品装车。
王强一看这阵仗,心里那点疑惑又冒了出来,这装载量量可不像魏德彪说的那么平常啊!
果然,一走进加工厂大门,里面的景象更是让王强吃了一惊。
只见院子里堆满了等待处理的原料,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堆积如山的海蛎子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海腥味。
王强对杨峰挤挤眼,指着那堆海蛎子,用男人都懂的语气调侃道:
“峰哥,看到没?这可是好东西,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咱哥俩这两天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帮老爷们儿提提速,加加油!”
杨峰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虎狼之词弄得哭笑不得,压低声音道:“强子,你这让我怎么给老外翻译?”
说笑间,众人走进了新投产不久的标准化车间。
好家伙,里面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机器轰鸣作响,几条崭新的自动化流水线全速运转,穿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站在流水线旁,动作麻利地进行着分拣包装。
王强定睛一看,生产线正在处理的,竟然是乌鱼籽。
伊万看着眼前繁忙有序的景象,忍不住惊叹道:“上帝啊!这么热闹!王,你的工厂有这么多工人!”
王强放眼望去,笑呵呵地说:“还行吧,马马虎虎,这边车间也就百八十号人。走,咱们再到旁边那个车间去看看。”
从乌鱼籽车间出来,王强一把拉过魏德彪,走到一边,低声问道:“彪子,这怎么回事?怎么多了这么多人?生产线也多了?”
魏德彪这时才露出压抑已久的兴奋笑容,解释道:“爆单了!彻底爆单了!自从你那广告打出去之后,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过来,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我一看这架势,原来的产能根本不够,干脆就改成了两班倒,人歇机器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