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侠客书屋 >  大明匹夫 >   第41章 志得

清晨时分,日头高照,千军万马,旌旗招展,烟尘四起,迤逦数里。欢歌笑语中,无数的明军将士沿着西安府官道,迤逦由南而来。

不用问,官军又打胜仗了。

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商旅,看到滚滚而来的官军,飘扬的旗帜上大大的“秦”字,都是肃然而立,官道上的百姓赶紧让出路来,以便大军通过。

这支官军,可是大名鼎鼎的“秦军”,乃是陕西巡抚孙传庭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

明末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大明王朝内有流贼肆虐,外有辽东清寇不断侵袭,内忧外患之下,立国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日薄西山,风雨飘摇。

而能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大体上不扰民,不施苛捐杂税,保得一方平安,这位抚台大人,已经是了不得。

自崇祯继位以来,陕西民变蜂起,如火如荼,巡抚换了十几任,平均一任不到一年,孙传庭自崇祯九年三月到赴,仅仅四个月,就剿灭了闯王高迎祥,令陕西的形势为之一振。

有了这位足以保境安民的大臣,陕西百姓的心,也是安稳了下来。

众军环绕之中,一匹战马之上,一身戎装的孙传庭志得意满,顾盼自如。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及第,初授河南永城知县,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他这一次辞官归乡,一呆就是十二三年。

直到崇祯八年,流贼之势蔓延,愈演愈烈,多省糜烂,忧国忧民的他便再也难以独善其身,选择了重新开始。先是出任吏部验封郎中,后越级提拔为顺天府丞。

崇祯九年,陕西巡抚甘学阔因剿匪不力被罢职,自己请缨担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流贼。朝廷恩准,自己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并在榆林建军,号为秦军。

此时,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正与流寇李自成战于陕北,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流寇首领闯王高迎祥自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欲自汉中进攻西安。自己领秦军,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部溃败,高迎祥被俘,送往京师处死,自己也是声名鹊起,得到了天子的赞赏。

年初,流寇马进忠部西折入陕,进袭商州、洛南、蓝田等地。他又不得不率部与各路明军一起,击溃了流寇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等部,使关中以南趋于平定。

想起自己接任陕西巡抚时面临的窘迫局面,无兵无将,只有皇帝从太仆寺拨出的仅仅六万两银子军费,面对的又是陕西境内数以十万计的流寇,孙传庭不由得感慨万千。

清屯练兵、舒缓民力、事无巨细,最终练成了一支天下闻名的精兵,秦军,从而才取得了对流寇的节节胜利。

“臣职任镇抚,奉皇上分防协击之命,东西皆当兼顾,势不容鹜东而遗西。理臣,剿贼于东也,如理臣追贼近陕西,臣即应分防协击于潼关。督臣,剿贼于西也,如督臣追贼过陇,臣即应分防协击于凤翔。”

流贼活动范围在河南、南直隶、陕西、四川等地,卢象升任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总理,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朝廷明确的划分了职权范围:“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东南”,自己则是流贼进入陕西,就在潼关协守,流贼进入甘肃,就在凤翔阻击。

谢天谢地,自己终于不辱使命,大体上做到了这一点。

“以秦兵卫秦地,以秦饷养秦兵”,整顿吏治、舒缓民力,说起来十来个字,可是执行下来,他却不知得罪了多少陕西的豪强官绅,甚至是皇亲国戚。

也许,皇帝的御案上,弹劾他的折子已经是堆积如山。

剿寇必先安民,而安民尤在察吏,贪官墨吏被清查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的官绅阶层,他们恨自己入骨,不杀不足以平其愤。自己的救国之路,依然是艰险重重。

“那些个百姓……”

孙传庭的眉头一皱,轻轻叹了口气。

陕西境内共有五位藩王、四个边镇,连年征输,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对此自己数次上疏请求朝廷赈灾。崇祯十年二月,朝廷拨付六万两白银赈灾,自己将赈灾银按各地灾荒程度给与赈济,赈济贫民近十万人。

十万灾民,对于陕西上百万的灾民来说,这些赈济无疑是杯水车薪,粮价飞涨,而且无处可买。

无奈之下,也只有从汉中买粮。汉中地处秦岭以南,受灾较浅,但汉中通往关中的道路艰难,只有栈道可供同行,但由于年久失修,栈道早已废弃。

他只有下令先修葺栈道,鼓励官兵修栈买粮,同时鼓励栈道周围的百姓也参与转卖粮食,此举也激发了百姓运粮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百姓的粮食问题。

“大人,沿途所见,今年的粮食应该收成不错,到时候就不用担心大军没粮了。”

卫士的话,让孙传庭点了点头,随即脸色一板,军令传了下去。

“传令三军,不得践踏麦田,人马入田苗者,军法从事!”

“是,大人!”

孙传庭治军严苛,副将心惊胆战,赶紧下去传令,队伍立刻走的规规矩矩起来。

陕西境内共有四处军镇,其军饷原本全靠陕西境内军屯供给,但到了崇祯年间,军屯用地早已被地方豪强侵占殆尽,而他管辖下的西安四卫,旧有军屯计二万四千顷,军二万四千余名,地归豪右,军士形同虚设。

为了筹集军饷、招募士兵,他开始清理屯田以充实军饷,并根据实际状况制定了“通融祖制,设立新规”的政策。

“通融祖制”就是承认屯田的现状,允许照旧耕种。“设立新规”则是重新登记之后的屯田要照旧缴纳税粮,并限期征收。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实施之后,到今年春,共清理出课银三万五千余两,本色米麦豆约上万石,就连崇祯皇帝对他在陕西的清屯也是十分赞赏和支持,并要求其他地方巡抚以他为榜样,可谓是功勋卓着、简在帝心。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至,只是一个西安府,清理屯田就已经是暗流涌动,不要说陕西其他地方,更遑论大江南北了。

南方富裕,文风之盛,士大夫之多,可不是北地能比。那些江南士绅的势力,也不是陕西这贫瘠之地的官绅所能媲美。

“黑参将,这应该是咸阳县的地界吧。这麦子长势不错,看起来农人是下了功夫。”

长安县知县贾鹤年,咸宁县知县宋屺,这两个附郭知县,以及鄠县知县张宗孟,都是循吏,催征有法,兢兢业业,以为诸有司之倡。至于这咸阳知县张名世,年近六旬,虽然规规矩矩,却并没有什么出彩的政绩。

“大人爱民如子,剿灭流贼,平定地方,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就有劲头耕作了。”

“安居乐业?”

孙传庭面色不豫,要说安居乐业,恐怕还为时过早。

“要想安居乐业,谈何容易!不仅要吏治清明,还得老天爷说了算。如今这世道,官员贪鄙,横行不法,天灾加上人祸,外有东虏步步紧逼,朝廷内忧外患,难呀!”

想起国事艰难,四方不靖,孙传庭眉头紧皱,刚才的一丝兴奋,转眼又荡然无存。

“大人,走一步算一步,无需烦恼。我秦军两万精锐,足可当数十万流寇,只要对方安定,用不了三五年,陕西就能太平。”

幕僚看孙传庭愁眉不展,也在一旁给他宽心。

“那是自然!”

孙传庭傲然点了点头,他正要说话,忽然发现队伍慢了下来。

“前面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孙传庭脸色一沉,立即发下军令,卫士前去,很快打马回来。

“抚台大人,官道旁有一群乡兵在训练,孙副将请你过去看看。”

“这个孙枝秀,他到底在干什么?”

孙传庭心中不满。不过孙枝秀作战勇猛,心直口快,他这样做法,必然有事。

孙传庭打马向前,身后众将紧紧跟上。

“抚台大人,你看。”

看到孙传庭等人打马上来,孙枝秀赶紧马鞭斜指。

孙传庭定睛看去,一片绿色的庄稼包围中,连绵起伏的麦田之间,一处栅栏围起的营地内,数百的汉子正在喊着口号操练。

孙传庭看了片刻,不由得睁大了眼睛,一股莫名的寒意,自他心头升起。

此起彼伏的怒喝声,伴随着乡兵们一刺一收,枪尖寒光闪闪,迅猛异常;那些肃然而立的身姿,纵然烈日当空,汗流浃背,依然是纹丝不动;上百人的乡兵喊着口号,沿着较场奔跑,身上虽无铁甲,人人黝黑彪悍,步伐一致,势不可挡。

乡兵们龙精虎猛,声势迫人,虽然只有五六百人,犹有千军万马,坚不可摧。

自己这些部下,大多都是榆林的卫所官军,勇则勇矣,也不过如此,至于军纪,也只是比大明其他官军稍微好些,和眼前这些家伙比起来……

陕西尚武之风醇厚,百姓尚气崇勇,轻生赴死,官军自然也是骁勇善战。但官军久居边塞,三边将士长期和塞外异族攻伐,往往以杀戮为军功,以抢掠安军心,所以这军纪上,存在天然的缺陷。

这到底是谁,练出来的一手好兵?

“这……真是地方上的乡兵?”

孙传庭按下心头的躁动。这些乡兵训练有素,军纪森严,和自己部下这些骄兵悍将比起来,骁勇并不逊色,刺枪术杀气腾腾,军纪……

孙传庭看了一眼一片寂然的部下将士,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抚台大人,小人刚问过了,这是咸阳县的乡兵。”

孙枝秀也是心惊。这乡兵练兵营地在王家庄,难道说,这也有王泰参与其中?

“抚台大人,小人是咸阳乡兵的张元平,家父是咸阳知县张名世,小人见过大人。”

张元平上前,恭恭敬敬向孙传庭见礼。

“原来是张公之后,怪不得有如此手段!”

孙传庭点了点头,用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温声道“张元平,本官问你,这兵可是你所练?“

“回大人,这是本县的乡兵练总王泰所练,小人只是附骥而已。”

“果然是王泰! 王泰现在何处,让他马上出来见抚台大人!”

孙枝秀对着张元平,不耐烦地大声喊道,心里却是高兴。

王泰这家伙,这么露脸的机会,他还装神弄鬼。

“孙副将,你认识这位练总?”

孙传庭惊讶地问着自己的爱将,眼睛不由自主又看向了练兵场。

“大人,这练总就是当日小人收取积欠的那个“混人”王泰,年方弱冠,很是有些勇力。小人没有想到,他还有一手练兵的本事!”

孙枝秀赶紧回道,也觉得很有些面子。民间出高手,想不到这位不经意结交的“混人”,竟然是深藏不露。

“原来是这样,少年英雄,野有遗贤啊。”

孙传庭微微点了点头,看了看脸色通红的张元平,疑惑不解。

“你们的练总呢,叫他出来说话。”

张元平扭扭捏捏,红着脸道:

“大人,实在不巧,王泰去西安府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醉枕江山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