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不知过了多久,堂屋中的众人方才逐渐从惊愕的状态中醒转过来,勉强接受了这个听上去有些荒诞的事实。
嘉靖年间的宗室待遇虽然不如国朝初年那般优厚,但也比这天启朝强上许多,更何况那朱充灼乃是奉国将军,在大明宗室的爵位体系中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了,仅次于站在金字塔尖的藩王以及镇国将军和辅国将军。
拥有如此煊赫身份的宗室居然会因为这等不轻不重的小事而联系塞外蒙古和白莲教,试图推翻这朱明江山。
时过境迁,哪怕他们这些人作为白莲教的骨干精锐,仍是对朱充灼昔日的所作所为感到不解...
教主,容属下多一句嘴..
见王好贤的心情不错,配坐在末席的几名护法和香主在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终是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说道:这北直隶不比山东和河南,乃是朱明江山的统治核心..
哪怕咱们不竖起白莲教的反旗,只怕官府也会第一时间予以镇压,以免惊动了紫禁城中的小皇帝..
可咱们教中的实力,怕是..
后面的话,这名眉眼间都遍布了精明的没有继续多说,只是默默的注视着上首的王好贤。
以他们这些人在教中的地位,自是不会像寻常的信徒那般,对所谓的转世来生深信不疑,对于王森父子致力将这天下变为佛国的伟大宏愿更是嗤之以鼻。
他们只想利用在教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榨取那些信徒的钱财,满足自己穷奢淫欲的奢靡生活。
论起如何发展信徒,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毕生积蓄来佛国,这事他们擅长;但若是行军打仗,公然与朝廷打擂,他们光是听听,便觉得手脚发软。
起兵造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会死人的!
当年的徐鸿儒何等意气风发,不仅与山东本地的宗室藩王眉来眼去,更暗中得到了南京士绅勋贵的支持,从其手中得到了赖以存身立命的武器甲胄,另外徐鸿儒还收编了山东本地的山贼马匪,麾下势力可谓是兵强马壮。
反观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恐怕连正经握过刀的人都找不出来,如何能与官府打擂?
哈哈哈,陈兄弟不用担心。
我王好贤不是那利欲熏心之辈,不会拿诸位兄弟的性命开玩笑!
闻言,王好贤先是朝着刚刚说话的汉子投去了一个的眼神,随即便旧事重提,意有所指的反问道:诸位兄弟,莫不是忘了我刚刚提及的朱充灼。
此人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中层宗室,却妄想颠覆朱明江山,诸位兄弟觉得此人的屏障是什么?
啧。
王好贤的充满了诱惑力的话语尚在耳畔旁悠悠回荡,但已经有人不屑的撇了撇嘴。
今时不同往日,岂可同一而论?
姑且不讨论他们白莲教如今的势力比之嘉靖年间是还是,光是起事的地点便存在着天壤之变。
那朱充灼可是代藩宗室,脚下的大同镇毗邻塞外,距离京师尚有数百里之遥;而他们眼下所处的滦州却是隶属于北直隶管辖,距离那也是相隔不远。
另外,朱充灼不是还在暗中与塞外的蒙古鞑子取得了联系吗,这可是不可忽视的。
不对,教主的意思是?
在窸窸窣窣的私语声,很快便有人从王好贤那笑而不语的神情中意识到了一丝端倪,转而惊疑不定的询问出声。
不错!
我白莲教普度世人,除了虔诚的信徒之外,自然也有强援愿意与我白莲教共举盛事,推翻这朱明江山..
王好贤的精神愈发亢奋,激昂的声音犹如巨锤,狠狠敲击在诸多宾客的心头之上。
蒙古人?
转瞬间,人满为患的堂屋中便是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众人望向王好贤的眼神也愈发敬畏和热切。
本以为这王好贤只是子承父业的幸运儿,却没想到此人竟能在徐鸿儒兵败身亡的前提下,神不知鬼不觉的与塞外蒙古取得了联系。
哎,光是蒙古人哪够呢?
许是为了维系自己在诸多护法和香主心目中的神秘感,一直在夸夸其谈的王好贤罕见的选择了沉默,而作为其心腹的于弘志则是适时站了出来帮腔。
除了蒙古人,还有强援?
在场的诸位白莲教骨干们一遍消化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一边绞尽脑汁,不断在心中思索,除了一直觊觎大明江山的蒙古人之外,究竟还有何人或者势力,愿意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起兵叛明?
是,女真人?
半晌,随着一道不太确定的声音在角落处幽幽响起,堂屋中有些诡异的沉默被猛然打破,随之而来的便是哗然一片的议论声。
相比较近些年愈发的蒙古人,远在辽东的建州女真无疑更大,而且更加让人咬牙切齿,据说那些女真人在辽东可是见人便杀,罪行罄竹难书,令无数辽民为之流离失所。
不错。
在察觉到众人的情绪隐隐有些不对之后,王好贤果断开口,并微微提高嗓音,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命令道:大金国汗愿起兵相助,事成之后与我圣教共分天下。
封王拜相近在眼前,诸位兄弟可不要妇人之仁..
此话一出,堂屋中的议论声瞬间戛然而止,即便是刚刚表情最为悲愤的汉子也是悻悻的闭上了嘴巴,脸上满是对封王拜相的向往和激动。
他们这些人能够拥有如今的权势和地位,自然不是傻子,假若王好贤仅凭着一腔热血便准备起兵造反,他们非但不会跟随,说不定还会暗中向官府报告此事,以争抢王好贤的身份。
但若是王好贤准备充分,同时得到了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帮助,那这件事便需要仔细计划一番了...
不说别的,光是这些蒙古铁骑和女真八旗,至少就要比昔日徐鸿儒麾下的那些精锐们要悍勇许多。
随着堂屋渐渐趋于平静,原本正冷眼旁观,好奇王好贤该用何等理由说法这些白莲教骨干们随他一同起兵的牛录额真也是微微颔首,并下意识看向王好贤,朝其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不愧是被四贝勒皇太极看重的人,倒真是有几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