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这,四川还有这样的情况吗?”赵光义有些懵逼的看向群臣。
群臣一个个赶忙都低下了头。
...
“正在改,正在改!这些可恶的豪强地主,竟敢盘剥百姓,发国难财,操纵市场,看朕砍不砍得死他们!”赵匡胤连连道。
...
“哎,三冗之害!”宋仁宗叹了一口气。
...
“啥时候说到改革啊,朕真的很想让大宋强大起来啊!”宋神宗看向了王安石。
...
【公元991年,宋太宗赵光义淳化二年,四川任诱发动起义,攻打昌州(重庆荣昌)。
992年,荣州(四川荣县)、戎州(宜宾)、资州(资中)、富顺(自贡)等地方,接连爆发了农民起义。
993年,二月青城山下青城县(四川都江堰地区)的小茶商王小波,因为朝廷垄断茶叶贸易而破产。
愤怒的他,毅然的揭竿而起,带着数百破产小茶农,喊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无数旁户听闻,纷纷前来参加起义。
随后,义军攻破了青城县和彭山,将贪暴县令齐元振拖出来宰了,然后将找到的钱财全部分给了百姓。
因此,无数百姓踊跃参与到了义军之中,队伍很快就超过了一万多人!
接着义军攻打邛州(四川邛崃)、蜀州(崇州)。
993年十二月,王小波在蜀州江原县作战!
此战之中,他表现十分英勇,额头上中箭,依旧不管不顾,依然坚持冲锋,最终将射中他的张玘给宰了!
战后,他伤重不治,不幸去世!
义军纷纷推举他的妻弟李顺为首领!
继续攻打各路城池,一路凯哥,队伍很快发展到了数万人。
994年,正月十六,义军攻破成都,队伍迅速壮大至数十万人!
而后,义军建立大蜀,李顺为大蜀王!
之后,义军分兵向四川各处,攻城掠地
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了蜀地的情况,吓了一个哆嗦,然后赶忙派太监王继恩监军,带着朝廷大军从剑门关入蜀,又派另一路从荆州入夔门,双面夹攻大蜀!
五月六日,成都被攻破,义军被杀了三万多人,大蜀王李顺也遇害。
当然,也有说他转战到了广东,三十年之后才去世!
之后,夔州也被宋军攻破,义军虽然死伤惨重。
李顺的部将张余在撤出成都之后,继续领导义军,坚持和宋军战斗,一度攻破过很多城池,将义军重新发展到了十多万人。
995年二月,张余在嘉州(眉山或者乐山?)兵败被俘,然后英勇就义。
五月,他的余部王鸬鹚也失败。
至此,王小波、李顺起义彻底失败!】
...
“幸...!来人啊,传旨四川,废除当地的旁户制度,所有旁户均可自由选择租种他人土地,或者另谋生路,解除和主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得再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另外,再让他们原本的主家给他们一些安家的本钱!违令者,斩!”
赵光义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陛下圣明!”一群大臣纷纷奉上恭维。
赵光义想了想又道:“另外,这个土地分配问题,你们还得好好的讨论一下,拿出一个方案来,还有那个王小波,嗯~~
也不知道现在多大,找到他,带到京城来,朕想跟他谈谈,让他别害怕,事情既然还没发生,朕不会为难他的!”
说完,赵光义有些期待的看了看天幕,下一刻,他脸上就出现了笑容。
因为他说的话,果然上了天幕!
一时间,这个时空的四川百姓都看到了天幕,无数人都纷纷跪下拜谢。
青城县,一个叫做王小波的茶商也是被吓了一跳,本来都快被吓死了,看到天幕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
赵匡胤看到这一幕,面无表情道:“总算做了点人事!”
...
【关于王小波起义失败的原因。
因为他们从起义,到定成都,再到成都被破,时间较短,所以那些什么理想,目标,政治,经济什么的原因就懒得说了。
最主要还是在军事布局上出了问题。
因为他们在攻打剑门之时,被守将击败之后,没有选择继续强攻,而是在梓州、眉州和宋军硬耗。
以至于后面王继恩带着中央军很轻松的就从剑门关进入了成都平原,然后将义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最后攻破了成都!
如果他能够拿下剑门关,堵住夔门,或许到时候就能反身回来慢慢收拾四川盆地里的宋地方军,到时候会怎么发展,也很难说。】
...
“哎,这王小波,剑门关那么重要的地方,他是没读过《三国志》吗?”
南汉,红脸关羽摸了摸胡子叹道。
...
“这是巨大的失误啊,这王小波搞什么?”黄巢摇头道。
...
“幸好他没这么干,不然我大宋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力气,才能平定了。”宋真宗略带着庆幸说道。
...
【虽然从王小波、李顺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是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巅峰时期,他们几乎横扫了整个四川,四川的豪族可以说是基本连根拔起,大量的豪族消亡,土地被释放出来。
同时,无数的旁户因为这次起义后,转变成为了一般佃户,甚至是自耕农等等。
这次起义还促使宋朝朝廷在后面制定了一些政策,解开了地主和佃户之间的一部分人身依附关系,释放了被这层枷锁禁锢的劳动力。
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了生产力。
让四川这一块最后的世家豪族聚集地被清洗!
因此,有人说,这是黄巢起义的延续,从此华夏大地上的世家政治彻底衰亡了!】
...
“哎!可惜,王小波啊,王小波...不过,能够铲除世家毒瘤,就算是失败了,也青史留名了,咱和这王小波,也是对华夏的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呐!”
唐僖宗时空,大齐黄巢长叹了一口气。
...
“哎!”唐太宗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
...
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许多世家子弟的脸色都十分的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