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初五下午,贾珠带着亲兵队回到了荣国府。

荣国府的马厩里原本只养了十几匹驮马,因此就算多了八十多匹马,也还能养的下。

府里养马的老头叫老杨头,据说代善公的马都是他养的。

最近几年,府里的马越来越少,老杨头都担心如果哪一天府里不养马了,他该怎么办?

今天,珠大少爷带回来这么多好马,他的工作算是保住了。另外,还吩咐他,如果人手不够,可以多招几个马夫,和赖大管家报备就行。

在荣国府工作了二十多年,这泼天的富贵总算是轮到他了。

安排亲兵们照常训练,嘱咐乌进忠回辽东后务必办好自己交待的事,贾珠就回自己小院了。

乌进忠见过死人,甚至之前也杀过人,但他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杀人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的队伍。如果要找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那就是冷血。

他毫不怀疑,如果他忤逆了贾珠的决定,那冰冷的屠刀一定会落在自己身上。

此去两天,二十六比五十七,无伤团灭了匪徒。他知道,不是匪徒们弱,而是贾珠太强了,以至于对付这种队伍毫无压力。

越想,乌进忠的冷汗就越多,这贾府的天变了,甚至辽东的天也要变了。

贾珠才懒得管乌进忠怎么想,能用就可以留下,不能用就一刀砍了。

素云看到贾珠回来,小跑过来问道:“大爷,你这两天又去哪儿了?”

贾珠调笑道:“去给你挣嫁妆了。”

素云回答:“大爷又骗人,哪有主子给奴才准备嫁妆的?”

贾珠说道:“我啊,你们少爷我就会准备,绝不食言。”

素云笑容藏都藏不住,问道:“那少爷准备多少?”

贾珠笑道:“谁听话就多给点,谁不听话就少给点,谁最不听话就不给。”

素云赶忙说道:“少爷,我一定是最听话的。”

贾珠皱眉撇嘴回答:“我看你最不听话才是。”

素云又说:“那我以后一定是最听话的。”为了银子,以后一定要听少爷的话,素云在心里给自己立下Flag。

贾珠笑着说道:“说到做到哈,以后别鼓着一个包子脸了。”

贾珠看了一圈,李纨不在家。于是一边喝茶,一边盘点自己的身家。

上次剿匪所得扣除逛青楼的钱,大概还剩两千两白银;这次剿匪的三千两现银全都分给亲兵、小厮和乌庄头了,还剩下七百多两黄金,一万两千两银票。

自己也算是个有钱人了。

另外,贾珠之前的月例是二两银子,考上秀才后涨到了十两,迎娶李纨后,两夫妻的月例是二十两银子,也刚刚够用,没剩下什么钱。

在这贾府里,贾珠还是一个穷人。

和老太太、赦大叔、自己老爹,根本没法比。人家的零头都比自己多。

现在还是贾府繁荣的时候,即使几年后,贾府修建大观园还能拿出百万两银子。至于挪用了黛玉多少遗产,那就不知道了。

身怀两万多两巨款,贾珠有些飘了,决定做些小生意。赚钱只是一方面,培养自己在贾府外的眼线是另一方面。

可问题是,做一个什么生意?

香水?有点想当然了。现在市面上并不缺香,出行的随身香囊,家里的焚香,家里到处都是各种香炉、熏炉,这不比香水好闻多了?

肥皂?唐代孙思邈就发现了用猪胰腺作为清洗剂的妙用,随后用油脂做肥皂的技术在宋朝时就已经很成熟了,明清时期已经变成有钱人的日用品了。

琉璃?不好意思,这也有了。普通的琉璃没啥价值,只有那种艺术品才能卖高价,但是被皇室垄断了。

水泥?这个倒是可以做,但不是现在。

贾珠倒是想到一个生意,目前已经出现了,但还没普及。那就是火锅。

明末的时候,船工和码头工人,就最开始把辣椒和花椒引入火锅中,直到道光年间才走进大众的餐桌。

贾珠就很喜欢吃火锅,麻辣过瘾。

由于喜欢吃火锅,贾珠对各种口味的锅底和调料也很熟悉,要想做出来应该不难。

就是现在的牛不是能随便杀的,老死的牛口味不一定好。但是其他动物都可以随便吃,肥羊、鸭肠、虾滑、酥肉、鳝鱼、嫩肉片......

贾珠想到都流口水,就算不能做成生意,也可以做来自己吃。

生意想到了,那么找谁来做呢?

贾琏?身份不合适,他自己应该也不愿意。荣国府的爵位继承人去卖火锅?这可能会成为神京城最大的笑话。

喜儿?用起来虽然放心,但终究是个小厮,怕压不住场面。而且,喜儿和庆儿,贾珠也用习惯了,他们俩战力也不错了,还不如做个亲兵。

贾芸?他应该比贾宝玉大十岁左右,现在应该十五六岁,年龄有些小了,不知道能不能胜任,他自己又愿不愿意?

不管了,先见一见也是无妨。

既然要见贾芸,那自然要把他的街坊倪二也叫上。

如果他们愿意,一文一武,再加上自己兜底,应该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随即贾珠也不再多想,吩咐素云去西廊下五嫂子家找贾芸,让他带着倪二明天巳时前来亲兵院。

挣多少钱,对贾珠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挣钱哪有抢钱快?火锅店一两年也挣不上贾珠出去一两次的钱。

勋贵的情报是一种来源,三教九流的情报也是一种来源。

就算将来贾珠不在神京城,也不会错过一些重要情报。指望贾府的老爷太太们?那还是算了吧。

快到酉时,李纨才回来。

远远看着李纨疲惫的样子,贾珠问道:“纨儿这是干嘛去了?累成这样。”

李纨听到贾珠的声音,这才抬头看见贾珠:“夫君,你何时回来的?”

贾珠回答:“下午刚回来,想着年关将近,府里应该很忙,便没让人去叫你。”

李纨说道:“是挺忙的,对外需要准备各府的年礼;对内需要核查一年的收支。不过我还好,凡事皆有下人们具体操办。”

贾珠有些惭愧地说道:“辛苦母亲和你了,本来这些应该是我们男人的事,却麻烦了你们。”

李纨拉着贾珠的手说:“夫君不必如此,你的辛苦我们哪里又不知道,能为家族尽一份力,妾身就觉得很开心了。”

娶妻若此,夫复何求?

贾珠情不自禁就抱住李纨,四目相对,便吻了上去。

良久,唇分。

李纨腿软的都快站不住了。

“少爷,少奶奶吃饭啦。”素云笑嘻嘻地喊道。

贾珠突然感觉,怎么素云这丫头老是打搅自己好事,这都好几次了。

风餐露宿了两天,再次过回贵族老爷的生活,舒爽。

看着吃饭的丫头们,贾珠突然想到一件事。

貌似除了每月的月例银子,贾珠从来没有给下人们发过赏钱。其他主子节日或多或少都会意思一下,只有他完全没想过这茬。

于是,贾珠让李纨记着过两天去打些金锞子、银锞子、金瓜子、银瓜子等物什儿,备着年节好用。

不仅自己院子里的丫鬟嬷嬷们要给,弟弟妹妹们也得照顾到。四春、宝玉、贾环、贾琮处各准备五十两,贾琏和贾蓉都是大人了,就免了。也不知道这贾蓉是何时与秦可卿成亲的,这应是长辈们早就定好的,别说贾珠没想阻止,就算想,也没办法。

于是,贾珠决定拿出一百两金子,二百两银子,除夕给众人一个大红包。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发财了也得照顾一下身边人。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