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帝宫内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祝融赤身上。
有惊讶,有感慨,有不满,有担忧……
不过,他们不约而同看向妖帝的方向。
毕竟这事情的决定权还在妖帝手里。
祝融曜对于自己这位四叔还是比较倚重的,他统治的二十余万年间,祝融赤作一直南征北战,平定叛乱,算是帝族里少有的能人。
只凭这点,妖帝虽然不满四叔的冒犯,但还是耐着性子给了他阐述的机会。
祝融赤直截了当:“根据帝族这些年证道的结果,老臣有理由怀疑,过度召唤果位可能透支妖庭气数。”
听到这话,妖帝认真思索,回想这二十多万年发生的事情。
似乎……有点道理。
不过,那只是站在理性的角度。
他如今是妖帝,是妖庭至尊,万一这消息证实,自己必然威信扫地。
妖帝摆了摆手:“四叔自己也说了,这是猜测,当不得真。神位关系到我族的新生力量,不容有误。”
“如若不然,就由帝族全体来决定,要不要保留神位?”
听到这话,下方一众帝族纷纷交换了眼神。
尤其是那些辈分低,还没有轮到过神位的。
他们的突破机会本就渺茫,好不容易有一个轮替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
抱有这种观点的新生代不在少数。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祝融赤作为始祖幼子,早早就突破到了合体境,怎么可能与他们这些后来者共情?
他是德高望重,替妖庭立下汗马功劳不假,可若是因此就断了大伙的前途,即便是祝融赤也不行!
相比之下。
倒是高辈分的族人,以及帝族神君比较偏向祝融赤的观点。
他们不否认,自身是既得利益者的一员。
但祝融曜统治期间,族里新生代最出色的一众小辈全部死于证道也是事实。
假如帝族能一直存在下去,那么靠他们这些神君也足以撑场子。
可问题在于——
倘若有朝一日,祝融氏失去了妖帝的位置,那这个影响将是致命的。
一旦帝族神君大量战死,再叠加新生代青黄不接,祝融氏帝族将会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衰落。
所以,按照祝融赤的方案,至少可以延缓帝族衰落的步伐,留足休养生息的机会。
不过看妖帝的态度,明显不太愿意做出调整。
而且这个决定势必会招致新生代的反对,极大损害他们这些老辈的威望。
一时间,帝族精神上已经分裂,但真正采取行动支持祝融赤,暂时还没有。
陈景安不假思索,走到祝融赤的身后。
他隐隐知道结果,猜测祝融曜的帝位坐不长久了。
于情于理,他都得力挺祝融赤。
四房剩下的两位神君,祝融潭和祝融雁也一并出列。
只剩底下的那群小辈,经过短暂犹豫也全部表态支持。
祝融赤回过头,看见自家后人的选择,不由感到一阵欣慰。
他当然知道四房的底下也不是完全一条心,但这样的结果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五房里面。
六房是祝融曜的皇子,也是他的铁票仓,自然不可能反对。
五房和大房是同一拨人,但是大部分也都因为神位,成为了妖帝的死忠,只有他的几位神君皇兄尚且能保持自身派系独立。
这些神君选择了观望。
他们对妖帝未必服气,但每个人的理智都是在线的。
妖帝确定拿捏着他们的命脉,若无完全的把握,他们不会轻易反水。
祝融赤私底下,将这群人称作“投机派”。
但不管怎么说。
他们这三房,其实就是昔日的大房。
剩下的关键在于二房和三房,这两人与祝融赤同辈,都是妖帝的长辈,对各自子孙的号召力不言而喻。
三房“祝融旭”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站了出来。
这其实不符合他的利益。
但祝融旭清楚,自己的身份注定了,凡事不能只看利益。
帝族需要有人说出真话。
今日祝融赤敢冒着开罪妖帝的风险冲锋,他是事实上的帝族第二号人物。
旁人可以袖手旁观,但祝融赤若是就此倒下,今后将不会再有人将帝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三房的神君眼见老祖表态,也各自响应,并且暗示他们的子嗣跟随。
这在前面几辈还好说,他们里即便是有野心的那撮人,基本上也都体验过了证道的机会。
“暂停证道”的影响显得不痛不痒。
但没轮到过的三房族人就不愿意再无条件服从了。
他们生在帝族,也早就形成了一个固定观念,认为突破合体本就是该让妖帝做媒介的。
如今竟然有人要把他们的出路堵死,哪怕这个人是自家老祖宗也不能答应。
于是……三房的老一辈和新生代就这样分裂了。
他们各自走到支持的阵营。
见到这一幕,三房始祖“祝融旭”险些当场大骂!
这群混账让他在全体帝族的眼中丢脸。
迄今为止,自己是唯一没能完全支配本房的。
不过,以如今三房和四房的神君数量合流,已经与大房不相上下了。
接下来,只要二房能与他们达成一致,那么靠着神君的特殊票数,“支持取消神位”仍然能占据上风。
以二哥的性子,按理说是能顾全一点大局……吧?
祝融赤有些期待的看向二房。
虽然他们两房之间有矛盾,但面对帝族的大是大非,祝融赤还是二哥能以大局为重。
只可惜,人越怕的时候就越来什么。
二房始祖“祝融常”转过身与三弟和四弟对视,自然也看到了那种期待。
这一度让祝融常生出了些许愧疚,不过很快这些情绪就被一扫而空。
祝融常想到了二房的处境。
自己作为始祖,有义务带着二房的族人过上好日子,而不是给帝族垫底,让自己成为始祖之耻。
祝融常从不否认自身的平庸,所以他一贯的解决方法是弥补。
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换取超出自身能力的利益,这就是解决办法。
“老三,老四,莫要怪我,谁让你们出生时就比我继承到了父皇更多的天赋,我又不如大哥受宠,二哥只能从别处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