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所讲一代高僧法显西行取经的历史故事 。本文又讲一僧,乃是鼎鼎有名的鸠摩罗什法师。
公元343年,鸠摩罗什出生于天竺望族之中,家中财富、权力等,远超平民百姓。待他七岁的时候,便随母亲一同出家,以小乘佛法为主。
随后,鸠摩罗什在周游箕宾、沙勒等地,偶遇莎车国的大乘名僧,又改学了大乘佛法。在无间断地接受佛学传承的情况下,鸠摩罗什刚刚成年,就博览大小乘的佛法经论,成为了西域诸国非常有名的僧人。
至前秦建元十八年,即公元382年,苻坚派遣吕光发动对焉耆的进攻,将龟兹国也一同灭掉以后,鸠摩罗什便被士卒,直接劫掠到凉州一带。
听闻是西域有名的僧人,吕光也没有为难他,反而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继续研习翻译佛法。
看到吕光如此诚恳,鸠摩罗什十分欣慰,并在这一段时间里,翻译出大量的经论,为佛学传入中原打下坚实基础。
可好景不长,仅仅三年之后,姚苌杀了苻坚,灭前秦而自立,吕光则割据凉州为王。在四方危难之时,吕光十分希望鸠摩罗什能够留下自己的血脉。于是吕光在一次宴会后,安排了人给鸠摩罗什法师下药,并最终强迫他和原龟兹国公主成亲。至此,鸠摩罗什的僧侣生涯,第一次出现了污点。
又过了十四年,后秦国力越发强大,后秦的第二位皇帝姚兴,率军打败了吕光,将鸠摩罗什法师解救出来。不仅如此,姚兴还安排了鸠摩罗什,在后秦国土内部宣扬佛法、宣传教化。
尤其是闻名后世的《金刚经》就在这一时间段,被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出来,姚兴更是认为他的血脉不应该就此断绝。禅台上的他,一代高僧、博学睿智、深不可测。于是逼迫他娶了十个宫女。这个时候的鸠摩罗什已经五六十岁了,却被迫娶妻,受此屈辱,虽然他刻苦受戒,只是与那些宫女只是挂名夫妻而已。但是这样的行为,却让其他和尚看到高僧都已经犯戒,都开始蠢蠢欲动,也想有样学样。
眼看佛法正脉难保,跟风的无德僧人越来越多。无奈之下,鸠摩罗什决定来一次现身说法,以教化这些僧人。
眼看佛教戒律要坏掉。鸠摩罗什法师召集弟子们开会,他在钵盂中放满一钵针,对众僧人说∶“如果能够学我的样,将这些都吃掉,就可以像我一样娶妻。”说罢,他举起食匙舀针放进口中,如吃面条一样嚼而食之,众僧见状,于是心生愧服,也不再想学他娶妻的行为了。
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东晋义熙九年、夏凤翔元年、北燕太平七年、北凉玄始二年、西凉建初九年、南凉嘉平六年、西秦永康二年等诸侯国年号。这一年,七十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临死之前他说道:“若我所译经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荼毗(火化)时,舌根不坏。”据《高僧传》记载,当鸠摩罗什圆寂以后,火化唯有舌头不烂。舌舍利供奉在凉州的罗什寺修塔供养。
鸠摩罗什与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十一年期间,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译经总数说法不一,据《出三藏记集》,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作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罗什译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什的弟子众多,其中有道生、僧肇、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道融、僧契、僧迁、法钦、昙无成、僧导、僧业、僧嵩等,后世有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