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纵横海上多年,已经彻底变成一个糙汉子,看上去比自家大哥年纪还大。
针对王振弄权,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费那劲干啥,研究所现在解决了步枪精度问题,他什么时候冒头,直接一枪崩了就是,要是嫌他的党羽清理不干净,还可以在他的府邸埋上炸药,轰的一下,通通上天!”
徐明这番漫不经心的话语,让两位哥哥无不侧目。
自己这个以前一脸纯真的三弟,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啊?
他们自认已经是对待王振的激进派,现在徐明走过来,说他作为保守派,觉得他们激进派太过保守。
对兄长的目光,徐明不以为意:“怎么?我们海军就是这么干的啊,你们不会以为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是我们一个个劝说的吧?”
他抱着膀子道:“海上的规则很简单,谁拳头大,谁的船大,炮多,谁就能说话,要不你就闭嘴!”
越听越离谱,徐闻赶紧制止:“行了,海外那套能用到国内吗?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你能杀人,别人也能杀人,以后遇到政敌,那大家就杀杀杀好了,那秩序何在?”
徐闻训斥完,也有些挠头,没想到徐明在海军司令的位置上待了这些年,思想居然变成这样了。
应该说从他进入海军起,所见所闻让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徐明笑着解释道:“父亲,我那是开玩笑的,这里可是大明心脏,四九城,大开杀戒当然不行。”
徐华和徐谦也听出他话中的意思,那就是出了京师,就可以杀了。
出乎徐闻意料的是,徐谦居然表示了赞同。
“如果能够隐秘地干掉王振那阉货,也不是不行,至少阻止了他的作恶。”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观点。
“但是以当今这位陛下的性格,没了王振,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下一个周振,李振。”
“王公公他也只是皇帝推出来,为他争权夺利的一个工具,两人之间的感情当然深厚,可就算他死了,天子还是会想增加自己的权柄,又会捧出一个人来。”
“不如……”
三人之中真正的武力担当徐华开了个头,却打住,不再开口了。
虽然没有明说,可是书房里面的人都明白他想说什么。
既然根本原因在皇帝,那换掉皇帝不就行了?
徐闻果断发声:“想都不要想,且不说我们徐家沐浴皇恩,从洪武帝开始,历经四代,没有亏待我们家,在皇家没有切实的失德之举之前,徐家有任何的妄动,那都是忘恩负义!”
徐华讪讪道:“我也不是那个意思啊,就是皇帝继续这么高压下去,我们难道就这么被动防守吗?”
他是一个军人,虽然从小的教育也是忠君爱国。
可是徐闻还灌输了一套积极主动的思想,以至于兄弟三人都有一样的想法,根本受不得委屈。
有什么不妥的,就想着主动进攻,解决危险。
就连作为首辅的徐谦也是如此,估计以后明朝历史上,当庭揍人的内阁大学士,也就他一个。
徐闻又如何不知道这种行为很被动。
徐华能想到的东西,他早就想到了。
如果是现在王朝末年,可能真就按照内心的想法,废掉皇帝,换一个能力强的。
可眼前这个盛世,是自己这么多年,和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些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同建立起来的。
他能做的,就只能是尽力维持这个承载着所有梦想的大明,能够继续稳定下去。
徐闻道:“就是因为现在朝局这样,更需要人来稳定,所以我才会称赞徐谦干得不错,首辅可以丢,但是吏部必须掌控住,不能再让表面上是王振,实际皇帝想要安插一些德不配位的人进来。”
“所以不要想着什么防守和进攻,我和对方不是敌人,只是政见不同,利益不同,他们也一样想把大明带向巅峰,这方面大家有共同的方向,双方的诉求有区别,才会造成搞这些分歧。”
“徐谦你当了这么久的首辅还不知道吗?政治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需要各方面去平衡,我看过最近的邸报,你还是干得不错,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家的需求。”
老爹的安抚,让徐谦还是心里舒服了一点。
毕竟还是有人看到自己的辛苦,认可自己的成绩。
徐谦道:“我那时候也是没办法,如果不能够让各方都满意,有些政策你根本就推行不下去,所以很多时间只能进行一些交换。”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我甚至和王振都有过心照不宣的交易,双方没有开口,却默认对方的政策可以推行。”
徐华和徐明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位首辅兄弟,也会有如此无奈的时候。
点评完徐谦,徐闻点名批评徐明:“你在海外待的时间长了,杀心也越来越重,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土着蛮夷,动武没有问题,但是你要清楚,武力只是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大明海军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华夏子民开辟生存空间,保障他们的安全,财产以及生存的权利,杀得太多,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自从答应徐明出海以后,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徐闻和自己这个嫡子相处的时间最少。
而在他的身上,徐闻也看到很多前世海洋文明的特点,胆大,无畏,进取,渴望胜利和荣誉。
这些都是好的一面,同时徐闻并不想徐明就此走上另外一个极端,唯利是图,极限地压榨异族。
这种到了最后,都会有所反噬。
外人面前,徐明是桀骜不驯的大明海军司令。
但是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他的偶像。
特别是在海军待的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明显。
海军的总体规划,武器发展,组织架构,全部都是由自己父亲一手制定。
直到现在为止,除了人性的贪婪,出了上次反叛事件以外,海军的发展无不证明了徐闻的前瞻性,几乎没有走过歪路。
所以对于父亲的教诲,徐明根本就不敢有任何反驳,点点头道。
“我回去以后,会和海军的兄弟们宣传这种观念,其实我自己也感觉到了,随着现在海军规模越来越大,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大家也越来越浮躁,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的心态都有所变化,需要自我反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