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因着之前的两次磨合,接下来的两日,众人配合得越发默契,个个干劲十足。短短两日,便将百花县被此次暴雨洪水冲垮的水渠,道路悉数修通。
当然,更关键的是,事发当日秦县令便派人快马加鞭进京汇报灾情。
元贞帝得知情况后,详细询问具体状况,迅速调拨了赈灾银两,并下达一系列惠民政策。众人听闻赋税减免过半,垮塌的房屋将由朝廷拨款、秦县令亲自监督重建,这才愈发斗志昂扬,干活更有劲头。
当最后一块石板铺好,众人则围在新修的水渠旁欢呼庆祝。
家乡能够重修确实该高兴,洛水瑶也理解众人兴奋的心情,也不自觉露出笑颜。
春杏提着木桶,洛水瑶将凉茶一一递上,待递到秦川身边时,指尖不经意擦过秦川掌心,二人皆是一怔。对视一眼又迅速撇开。
待凉茶分完,她便与春杏离去,秦川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耳尖再次发烫。
回了客栈,洛水瑶便与护卫一同商议。如今百花县修缮之事已毕,众人决定收整行囊,明日补充些物品后便再次上路。
晌午过后,洛水瑶正在房间小憩,忽听春杏在外轻叩房门:“小姐,有人找。”
她虽满心疑惑,仍整理衣衫下楼查看。刚至客栈大堂,便望见上次那位自称衙头的衙役立在堂前,腰间令牌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脸上带着几分恭敬又难掩高兴的神色。
“洛姑娘,冒昧打扰,多有得罪。”
瞧见她来了,衙头抱拳行礼,声音压低道:“因过两日便是百花县每年一次的敬酒节,这可是县里独有的热闹日子。原本该按惯例举行,但经此天灾,百花县能迅速振作,更值得庆贺。所以秦大人决定将敬酒节提前两日。姑娘你虽不是本地百姓,却在救灾一事中居功至伟,我等一致恳请姑娘携同伴共赴盛会。”
“这……”洛水瑶微微一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裙摆,一时有些迟疑。她们在此处已停留多日,本计划明日便启程赶路。
衙头见状,又上前半步,语气愈发恳切:“洛姑娘,秦大人说了,若不是您和诸位援手相助,百花县哪能这么快重整旗鼓?这敬酒节本就是谢恩祈福的日子,缺了您可就失了大半光彩!你就多留一日,一日就好,必不会误了姑娘的事。”
春杏在一旁早就已经按捺不住,眼神亮晶晶地拽了拽她的衣袖:“小姐,既然都多留一日了,那我们过完节再走可好?这敬酒节听着都觉得好有趣,我们就去嘛好不好嘛?”
说着还期盼地眨了眨眼睛,一脸撒娇的模样。
洛水瑶望着她罕见的“无赖”神态,又想起救灾时百姓们真诚的笑脸,心中一软,轻声道:“既如此,便替我谢过秦大人与各位美意。”
衙头大喜,连声道好,又仔细叮嘱了明日赴宴的时辰,以及过节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才匆匆离去。
待他身影消失在街角,春杏忍不住欢呼着转了个圈:“太好了!我也要同小姐敬酒,祈愿你平安顺遂一生!”
洛水瑶望着春杏天真烂漫的模样,心底涌起一股暖流。她是亲眼看着春杏从开始的沉默寡言,到如今终于有了点女孩子该有的模样。她轻轻点了点春杏的鼻尖:“就你最心急了。”
暮色透过客栈的窗洒了过来,将她们拢在一片温暖的光晕里。
………
翌日,
用完午膳之后,春杏便翻起了行李。自打出了京都,为了行动方便,她们穿的都是简易轻便的男装。今日难得参加这等盛会,春杏难免有些兴奋,嚷嚷着要给自家小姐好好打扮一番,好惊艳众人。
洛水瑶靠在窗边,好笑地瞥了她一眼,也不管她在那忙前忙后,自顾自地翻着手中的书籍,神态慵懒。
春杏的手艺并没有春桃好,平日里替洛水瑶装扮之事,大多是春桃在做,所以春杏难免有些生疏。
她帮洛水瑶选好衣裳后,本想替她挽个漂亮的发髻,可捣鼓了半天,总觉得不够满意。
洛水瑶也不催促,就静静看着她在自己头上忙活。随着时间推移,春杏的动作渐渐熟练起来,手法也愈发流畅。
终于,一个圆润饱满有型的垂鬟分肖髻完成了。
洛水瑶此次出门时,并未携带太多首饰,仅有的几串珠花被春杏挑拣一番后簪在头上。
珠花与她本就娇俏的发髻相得益彰,衬得她愈发温婉灵动,可细看,眉眼流转间却又透着几分英气,恰似春日里拂过百花的柔风裹挟着冬雪的凛冽,美得令人移不开眼,却又透着股不容人轻视的锋芒,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她骨子里的坚韧与果敢。再配上她一身青绿相配的柔花织锦轻纱裙,衣袂飘飘间更显风姿绰约。
春杏瞧着,不禁感叹道:“小姐,我觉得你怎么越长越美了?
春杏望着装扮后的洛水瑶,第一次与小姐见面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时小姐身着一身与今日相似的衣裳,虽款式不似如今这般时兴,却依旧让她第一眼就挪不开眼。可如今,她莫名觉得仿若隔世,明明人还是那个人,眉眼几乎未变,但她仍觉得此时的小姐与第一次见到的小姐好似完全不同。
春杏又哪里知道相由心生。那时虽也是洛水瑶,但她刚穿越不久,原主的容貌特征更为明显;如今过了这么些时日,这副容貌的一些地方愈发同前世的洛水瑶靠拢,模样神态潜移默化改变,自然给人感觉与初见时完全不同。
洛水瑶丝毫没有察觉,只当是春杏嘴甜才会这般说。虽说心里明白,可好话人人爱听,她自然也不例外。
收到消息后,洛水瑶特意嘱咐几个护卫,让他们收拾整齐,等敬酒节开始就自行去游玩。
护卫们听了,当即表示担心她的安危,并不愿意私自离开。
这时客栈掌柜恰好路过,闻言忍不住插话道:“我百花县民风淳朴,在县令大人的治理下,县中治安向来良好。各位放心,姑娘哪怕一人走在街上也不会有危险。”
护卫们平日里难得有这样游玩的机会,本就心生向往,听到这话,又想到这几日与百花县民众相处融洽,对方确实淳朴良善,便也放下心来。
眼看约定时间就要到了,洛水瑶只带着春杏出门。因想着今日要好好游览百花县,二人既未骑马,也没乘坐马车,而是选择步行前往。
距离那场暴雨不过才过去几日,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人恍若觉得大雨从未降临。街道上处处洋溢着节日氛围,灯笼高挂,张灯结彩。虽因天灾少了鲜花簇拥,却有巧手之人以手工剪纸装点街道,反倒生出别样风情。
春杏一踏入街道,便被与京城截然不同的热闹景象裹挟。灯笼在风中轻晃,剪纸于檐角招展,节日的喧嚣如蜜糖般漫溢。她雀跃得像挣脱樊笼的鸟儿,在各个摊子间穿梭,忽而捏捏泥人,忽而摆弄铜铃,每样物件都能让她惊叹许久。
洛水瑶望着眼前鲜活的市井烟火,心底泛起暖意——此前因天灾沉寂的百花县,如今竟被节日重新点燃生机,百姓们眼角眉梢的笑意,比任何赞誉都更能证明秦县令治世有方。
“小姐!你瞧这个木蜻蜓!”春杏突然从木雕摊前跳起来,巴掌大的竹蜻蜓在她掌心微微颤动,碧绿的翅翼流转着青黄渐变的光泽,恰似春日里新发的嫩叶。更妙的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透着股说不出的灵俏,与洛水瑶裙摆上的绣竹相得益彰。告知摊主一声后,春杏小跑着将木蜻蜓捧到她面前,眼底满是期待。
洛水瑶接过木蜻蜓,仔细端详了一番,轻轻点了点头,说道:“确实不错,做得栩栩如生呢。你要是喜欢,就把它买下吧。”
春杏听了洛水瑶这番话,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满脸喜色地说:“我这就去问摊主得要多少银子。”
待春杏蹦跳着返回摊位,洛水瑶将目光转向一旁的绣品摊。指尖刚触到绣着并蒂莲的锦帕,忽有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
人群深处,一位梳着堕马髻的妇人正死死盯着她,眉眼如画却覆着层霜,那阴鸷的眼神仿佛淬了毒的箭。可在与她目光相撞的刹那,对方迅速化作温柔笑意。
朝她点头示意,随后侧过身,与身旁身形高大的男子低声谈笑,举止亲昵自然。远远望去,俨然是夫妇二人悠闲游街的寻常模样。
洛水瑶心头微动,觉得这般蹊跷的感觉在京中好像体会过一次。但她仔细看去,那夫人再未瞧她一眼。
她随即摇头哂笑,许是她感觉错了,那妇人与她并不相识,且无冤仇,怎会那般看她?这般想着,再抬眼,只见人潮如织,唯有风中飘散的烟火气,和若有若无的胭脂味萦绕在鼻端。
却好似怎么也驱散不了她心底那丝莫名的不安。
………
三皇子拉着陆昭昭的手腕,将她拉离拥挤的人群。一路上,他眼神嫌恶地躲开一个又一个险些撞上来的百姓,好不容易才寻得一处清净之地。便见陆昭昭垂着头,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他低下头问道:“你可认识那女子?”
虽是疑问句,可语气中却透着十足的笃定。
陆昭昭闻言,眼中暗色翻涌,却猛地抬起头,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与伤怀。
待确定三皇子看清那抹情绪后,她又迅速别开视线,强装镇定道:“我能认识什么人?不过是路人罢了。”
只是,她发颤的声音与微微颤抖的指尖,早已将她的慌乱暴露无遗。
这般欲盖弥彰的模样,显然瞒不过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