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开放私营经济,到各种店铺遍地开花,从电话还是领导专属,到一个普通工人也可以腰上揣个寻呼机,接到消息之后就找个地方回电话。
这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其实过了还不到十年。
有些人回望过去,实在是忍不住感慨国家发展速度之快。
甚至四九电视台为此专门制作了一部六集长度的纪录片,专门用来记录和表现这几年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国内大部分人都是这些变化的亲历者,当在纪录片上看到国家几年前和如今的模样对比,不少人也感慨不已。
哪怕是在短短十年之前,去跟国内大部分老百姓说他们能过上如今的生活,他们只怕都不敢相信,但这一切都是真的。
国家也认识到了如今高速发展的成绩,在81年这一年开始举办评选‘华夏发展十大杰出人物’,用以表彰对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代表。
第一年的评选,洪七毫无争议地拿下十大杰出人物之首。
毕竟洪七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带头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进行投资,引领港商对内地的投资潮流,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引入内地,大幅度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又为国家守住商业的地盘,在外资厂商利用资本规模在国内发动商业战时顽强抵抗,最大幅度减少了国内资产的流失。
洪七在方方面面都做得极其出色,不拿这个杰出代表都没天理。
其实就连国家都不知道,洪七为了今天早就做了无数的准备,在港岛的各种投资既是为了累积自己的势力,也是为了磨炼投资技巧,以西方资本控制下的港岛为战场,洪七早就练习过无数种投资以及资本对抗的方案。
加上白万里这个本体能提供的无限物资,就等国内改开政策开始,洪七作为港商代表就可以大展拳脚。
外国其实也知道洪七就是华夏快速发展的核心人物之一。
虽然在现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两大阵营都不敢公然跟华夏撕破脸,但背地里针对洪七的暗杀可从来没少过。
只可惜外国势力再一次地失算,他们根本不知道洪七其实是一个不死人,他只是一个被操控的傀儡,针对他的暗杀纯粹是浪费力气。
而白万里的本体,在洪七的光芒掩盖之下并不算多么突出,至少不在外国势力的优先清除名单之上,倒是让他能够安安稳稳地在幕后操纵一切。
进入82年,白万里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便让洪七在羊城投资建设新的工厂,开始制造另一件非常重要的电子产品——手机!
历史上国内第一款售卖的手机是在87年开始销售的一代经典大哥大,当时售价高达两三万元,绝对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第一款国内生产的手机,因为当时国内半导体和技术的落后,直到11年之后的98年,国内才有第一款本土生产的手机。
不过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白万里利用洪氏集团的投资,扶持了国内的半导体研究所和工厂,在魔都和羊城建立起了多家成熟的半导体加工厂。
并且利用寻呼机在国内大范围普及的机会,提升了这些厂商关于生产通讯相关芯片的能力。
有了这部分技术基础,白万里才有信心提前十几年在国内生产最早的手机。
虽然在充电电池,还有核心芯片方面,依旧需要依靠白万里从仓库里拿出来的先进设备,但也可以利用订单,培养国内在通讯芯片方面的技术,为未来向更高端的芯片行业突破做好准备。
洪七的名字在华夏本就快跟财神爷画等号了,加上他拿到第一届华夏发展十大杰出人物之首,在各地官邸的眼里,跟洪七进行合作,这是一件既有政治前途,又有商业利益的大好事。
在洪七提出要投资扩大半导体工厂规模,升级生产技术的时候,魔都和羊城的官方都表示同意,并且给洪七的项目提供了极大的补助。
包括在征地,招工,税收方面的各种优惠。
而洪七也投桃报李,在两地招收大量员工,并且引入先进技术,让两地本地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
在洪七,魔都,羊城三方配合之下,国产手机的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是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耳目的,很快外国厂商也注意到了洪七准备在华夏生产国产的手机,这让不少外国厂商的布局有些混乱了。
他们认为,华夏才刚刚进入寻呼机的年代,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华夏老百姓应该维持用寻呼机接收消息,然后找固定电话打电话的生活方式。
在他们看来,这种生活方式应该至少还要持续五年左右,华夏老百姓才会逐渐向着手机时代转型,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在三四年之后开始布局,投资华夏的手机市场。
但洪七的提前布局和生产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
虽然他们原本有自己的判断,但洪七和洪氏的实力让他们不敢小觑。
就好像录像机,他们原本认为以华夏的消费能力,应该还无法接受价格如此高昂的消费品。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华夏的消费者确实无法接受价格五千元以上,还需要两台机器才能够翻录录像带的录像机。
但华夏消费者可以接受价格只要两千多元,并且可以做到一机翻录的录像机。
可见华夏消费者接受不了的不是商品,而是那离谱的价格,只是西方的人工成本摆在那里和利润需求摆在那里,注定了他们无法生产出洪氏那样廉价又好用的产品。
而如今,洪氏和他们在手机行业上的判断再一次发生了冲突。
现在在西方市场流行的手机,价格对于华夏的消费者来说依旧极其昂贵,这也是他们判断华夏暂时还不会进入手机时代的主要原因。
但洪氏在这方面的布局让不少厂商开始紧张,毕竟洪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前,如果让洪氏真的生产出几千元的‘廉价’手机,并且利用先机把持住了市场,那他们延后两三年再引进价格动辄上万元的手机将毫无竞争力可言。
如此,他们将失去华夏这样一个前景巨大的手机市场!
之前没能抓住华夏的录像机市场已经让那些资本家抓心挠肝地难受,万一再失去手机市场,他们将恨不得吐血。
手机市场本就比录像机市场更为广阔,因为录像机本身可以一机多人使用,只要购买一台设备,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同时使用都没问题。
但手机不同,这种更加私人化的设备与寻呼机类似,极少会借给外人使用,一人一台只是基本,在未来的设想中,一人持有多台手机也不奇怪,不同的商品定位注定了手机的市场远比录像机更为庞大。
这些资本家思索再三,决定跟上洪氏的脚步,不能再错失华夏的手机市场!
既然他们大概率无法生产出比洪氏更便宜的手机,那就趁着洪氏的产品上市之前,利用时间差抢占市场!
抱着这个主意,在洪氏的手机正式投产上市之前,外国公司赶紧将海外已经成熟的手机产品引入华夏。
一台全新手机叫价元,甚至超越了一台全新的汽车,但即便如此,销量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