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同道中人
吴少估计此人应该就是林湖居住的天阳族人,急忙拱手道:“这位老兄请了,我等有事要见魔君大人,请指一条路让我们进去。”
那人道:“方才你们说的话我已经听见了。大人早有规定,若非他亲自带领,林湖拒绝一切人入内,我在此也提醒你们几位,你们脚下正在形成水泡了,若不快走,麻烦来了我们可不会出手相帮的。”说罢,他缓缓转身,向远处飘去。
吴少低头一看脚下,果然他们所踩的这片地方,地面正在潮湿变软,吴少急忙道:“烦请老兄告知魔君大人,我等专门在外面等候,有要事相告。”
“大人一月前已经来过此处,若是待在此处,明年可见。”那人说完此话,身影已经隐入草丛中不见。
前面危机重重,不敢轻易追过去,脚下又出现软塌迹象,吴少等人只得向后退却,到了平实之地,这才重新商量如何行动。
“这人脚上套着一双船鞋,遇上水泡也不会沉溺,显然是熟悉这片沼泽的天阳族人,就是不知他说的魔君已经来过的事是否是真的,我们真要在此等下去么?”万千柏问道。
吴少道:“此人无论是不是居住于此的天阳族人,所说应该不假。此处极难进入,魔君又没有什么可顾忌躲避的人物,何必骗人?此人说话多半是真的,在此等候毫无意义。”
最终大家商量确定,还是去寒外草原寻找魔君,毕竟这许多年来,魔君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直在塞外草原上徘徊。周达身体恢复了一些,听说要去塞外草原寻找魔君,也提出要一同前往。不过他认为去塞外寻找魔君似乎有点渺茫,因为魔君在草原的消息虽然传得满天飞,但却没人知道他在草原何处,草原纵横数千里,寻找一个人可算是大海捞针,有多少修道者曾组织团伙去草原寻找过魔君,可无不无功而返,吴少这几个人要找到魔君恐怕只能靠运气了。
吴少却坚持要前往,他要碰碰运气。
其实吴少这么坚持,也并不完全是碰运气,他也曾就此事问过沙老头,为什么魔君会躲进草原?沙老头笑道:“躲?真是可笑,以魔君破解一切的神秘功法,他在江湖上、修道界有什么可让他忌惮的?没有!既然没有,他为什么要躲?倘若说一帮剑客联手对付他,他就算一时不敌,也绝对不可能长期甘心躲在某一处。在我看来,魔君在草原上长期逗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在突破功法瓶颈,二是他生病了。”
魔君身患伤病倒是极可能的,毕竟他得罪过的修道界门派不止一家,那些修道门派一直在不断追杀他,纵然被他多次脱身,但说不定早已受伤。
当然,魔君最大的可能是躲起来突破功法瓶颈,沙老头分析道,魔君十多年前纵掠天下道门秘籍,恐怕就是发觉功法遇到瓶颈,这才觊觎其它门派功法,希望借鉴其它门派功法有所突破,而今十多年隐居不出,正如道门的“闭关修炼”,恐怕一旦他再次出世,功法将再上新境界。
无论是生病还是突破功法瓶颈,魔君真要躲起来确实难以寻找,沙老头却为吴少出了个损主意:到草原上,冒充魔君之名做出几件轰动的事来,魔君十有八九会找上你。沙老头道:“无论魔君禀性如何,这名声他总会顾忌的。”
吴少觉得沙老头此法也许有用,但在草原上做出轰动的事却是比较难的,草原地广人稀,又有多少事能引起轰动?因此吴少想到了另一办法:魔君不是一直对功法感到兴趣么?那自己就以功法作诱饵,看看能不能引出魔君,毕竟若是修道之人,听闻五雷心法、禁神术之类功法,无不趋之若鹜,更不用说“天书”这样的东西了,那对于任何修道者而言,都是致命的诱惑,若是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这些消息放出去,说不定魔君会千方百计自动来找他。
林湖正在草原边缘,此去草原不远,与其在此空候,不如深入草原试试自己的法子能不能成,吴少主意已定,便向草原深处进发。
四个人向草原深处走了十余天,目标是寻找一处大的居住点再打探信息,但越走吴少越感到自己愚蠢,他终于发现此行太过冒失,草原上根本不存在中原地区的村镇之说,他也终于体会到了放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真正含义,明明眼前的地方今天还是一伙人居住之地,但第二天这些人便消失得干干净净,只留下满地的羊牛马粪便。
当然他们也曾遇上不少蒙古勇士,或者十几人或者几十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告知他们已经进入了他们族群的领地,听说他们是客商,便象来时那样忽然离去,至于问他们的族群在哪儿,这些蒙古勇士警惕性极高,半个字也不透露。
倒是周达了解蒙古人的习性,他告诉吴少,这样走下去根本毫无用处,就算耗上十年八年也不会有什么发现,若是寻找大的定居点没有向导是根本不可能找到的,就算偶尔遇到,那些部族也绝对不会向外人透露草原的消息。
吴少不解:“草原上没有集市、城镇?那蒙古国是如何兴起的?”
周过道:“草原上绝对没有城镇,一般交换东西都是部落之间进行,其它的有专门的商人,就算大元常说的龙兴之地沃南河,也只是一大片水草肥美的居住地而已,草若吃光了,他们也会迁离那儿。吴先生要寻找一处城镇,那就只能向回走,在草原的边缘地有我们汉人所建的城镇。”
吴少无奈,只好道:“那我们向牧民交换些食物,向回走罢。”
几个人刚刚作出了决定,忽然万千柏一指远方:“那儿有人。”吴少、周达也同时看到了,远处一大队人正在缓慢行进,不用问,应该是草原上的一个部落正在迁徙。
正看着,有数十匹骏马如风一般掠过草原,向他们这边奔驰过来,眨眼间到了他们面前,将他们团团围住,大声呼喝,周达连忙向前解释说自己是客商,并无恶意。
“客商?诸位是道门中人吧?”忽然那群蒙古勇士后边转出两人用汉话向他们询问。
吴少一看,见两人明显是中原人,道家打扮,腰悬长剑,一位头发有些花白,一位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向万千柏使个眼色,万千柏便点了点头,毕竟这几个人里面,万千柏的形象最像是领头的。
那花白头发的人一见,抱拳道:“南海炼师林某有礼了,敢问阁下出自哪座名山宝观?”
见他问自己的来历,万千柏仓促之间只好信口胡说道:“我们是东海白云洞散修。”
“东海白云洞?”那老者想了一下,似乎觉得熟悉,却一时想不起这个地方,吴少肯定他不会想起这个地方在哪,天下叫白云洞的可不算少。
那老者与旁边的蒙古勇士交流几句后便又问万千柏:“阁下可愿与我们同行?大家想必是同道中人,同行或许可以相互扶助。”
万千柏略一犹豫,点头答应。
不久之后,四个人便加入了那支部落迁徙大军,吴少发现,除了那个花白头发的道人和中年人,还有七八个修道者和看上去身怀武功的人也在队伍里,这些人走在迁徙队伍的后边,自成一个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