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阴沉,辽东又要有一场大雪。
而南越的绍康城,阳光明媚,李渠披着大氅,正在跟郑克宁聊天。
以前陆端在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跟郑克宁商议,因为陆端年轻,比他资历浅。
绍康城的事情,陆端都要提前跟他沟通。
现在李渠到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郑克宁可不敢跟李渠拿乔。
不只是资历的事情。
他被都察院御史给弹劾了。
京城禁军,四个副将八个校尉,全都出事儿了,牵扯到贩卖甲胄军械和战马。
最要命的是,贩卖的事情还跟刺杀顾公这件事,完全搅合在一起。
御史弹劾郑克宁,纵容手下,贩卖军资,致使京城防务漏洞百出。
当免职查办,是否还有其他的罪过。
这件事,郑克宁百口莫辩,因为他真的知道,而且还从中拿了好处。
因为这件事是他小舅子,四个副将之一的吴铎,拉着其他人干的。
郑克宁怕老婆,对这个小舅子也多有纵容,没想到搞出这么大的事情。
在京城,连同他小舅子吴铎在内的三个副将,已经罪状明确,全都被窦庆山军法从事。
而他们的家,全都被抄了,男子充军,女子冲入教坊司。
这还不算完。
郑克宁听说,跟骆驰同驻守江阴的另外一个副将,和两个校尉,已经被朝廷抓走了。
原来的整个进军高层,唯独剩下他了,也许他就是下一个。
“郑将军,被弹劾的事情不要担心,你忠心耿耿,太后能看得到,纵有瑕疵也不是你的错。”
“老夫这就上奏折,就说这绍康城不安稳,离不开你郑将军。”
“为了江南稳定,太后会给老夫这个面子的,你就安心在这里镇守。”
李渠沉声说道,语气非常真诚。
郑克宁虽然不是文官,但是在京城多年,心里的弯弯绕一点也不少。
他知道,这是李渠借势收服自己,但如果自己不服,怕是真要被抓走。
因为他的屁股真的不干净,所以他没得选。
“末将谢过李镇守,从今以后唯您马首是瞻。”郑克宁赶紧说道。
李渠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心中狂喜。
一切事情都按照他跟顾道说的方向走,他已经收复郑克宁。
“郑将军,这是哪里话。”
“江南的事情,是你我二人商议决定,哪有什么马首是瞻,您太客气了。”
李渠的客气,郑克宁可没当真。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士兵带着一个小太监走进了镇守府内。
“大人,将军,陛下明日设宴,给李镇守接风,还邀请了当地门阀。”
“陛下派奴婢来请教李将军意见,不知道这样安排可否?”
李渠坐着没动,只是淡淡地说道:
“你家陛下太客气,请替我回复,外臣李渠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他们口中的陛下,就是南越皇帝司马微澜,也就是曾经的端木若愚。
这破皇帝,他是一点都不想干了。
至于会不会当亡国之君,他一点都不在乎,亡国的是司马微澜,他叫端木若愚。
跟他有什么关系?
不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大乾需要他在这皇位上坐着,该干的事情还是要干,比如给李渠接风。
之所以还保留他南越皇帝的帝位,是为了安抚南越民心。
司马家在南越干得不好,甚至快亡国了,但是几百年积累,还是有很多忠臣孝子。
要不想绍康城乱,那就要照顾这些人的感受,尤其是南越的门阀。
以前他们跟皇族争,但是现在面对大乾,他们都是司马家的政治盟友。
只要司马家的人还坐在皇位上,这些人就能够自欺欺人。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给魏无极添堵。
你魏无极不是号称天下名士么?怎么把自己的皇帝弄丢了,成了我们大乾的傀儡?
而面对这种情况,魏无极没有别的选择。
一个依旧遥尊司马微澜为皇帝,以吴王的身份,控制剩下的国土。
但是政治上,就彻底失去了气势,毕竟皇帝都被人抓了,还谈什么军心民心?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姓司马的,推举为新的南越皇帝,不承认司马微澜。
这样也有问题。
会导致南越分裂,他彻底失去了,包括都城绍康在内的,所有南定城以北的领土。
所以司马微澜的皇帝还要做。
李渠对司马微澜,礼数到位,但是不能太客气,否则失了大乾的威风。
但是他也不能不客气,毕竟司马微澜的另外一个身份,是魏家的女婿。
魏青梅现在还住在皇宫里面,纵然有一天南越灭了,凭借魏家和顾道的关系,司马微澜也不会怎样。
第二日。
按照约定的时间,李渠和郑克宁来到了皇宫,被小太监引着见到了皇帝。
“外臣江南镇守使李渠,见过南越皇帝陛下,见过贵妃娘娘。”
李渠抱拳给司马微澜和魏青梅见礼。
“侄女魏青梅,见过李世叔。”
等他见完礼了,魏青梅站起来了,赶紧给他行礼。
魏青梅的父亲魏戴和李渠,虽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同朝为官。
现在又远在江南,魏青梅叫李渠一声叔叔,合情合理。
当然,这一声叔叔,定然带着讨好的意思。
毕竟丈夫落在李渠手里了,她这个做妻子的,自然要帮着熟络关系,争取好处。
李渠点了点头,看到了魏青梅隆起的肚子,分明是怀孕了。
“侄女客气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需要直接说,只要不为难,一定不难为二位。”
李渠说道。
他做事情老辣,把魏青梅和司马微澜说成是自己人,把双方关系拉得亲近了。
但是也说明,太过分的就不要提了。
“那就先多谢李叔叔,李叔叔快请上座。”魏青梅一手托着肚子,一边说道。
双方见礼之后,江南五姓门阀的家主,这才被小太监带过来。
他们先拜见皇帝和魏青梅,然后才拜见李渠,之后落座,相谈甚欢。
李渠不喜欢门阀。
但是能稳定江南,能给魏无极添堵,那李渠就非常的喜欢了。
绍康城以及周围的郡县,能够控制在大乾手里,这些门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是他们劝服了郡守和县令,让他们献上城池投降,让大乾兵不血刃取得大片领土。
这个时候,李渠一边喝酒,一边观察和思考。
他越来越佩服顾道,越来越觉得,自己跟顾道合作是最明智的选择。
顾道不但在军事上极强,在政治上竟然也有如此高超巧妙的手段。
就地取材,信手拈来,把快要被打成过街老鼠的门阀,从残垣断壁里面拽出来。
一下子就在江南,搓出这样一个奇怪,但是稳定的局面。
已经收服郑克宁,接下来的时间,只要不乱搞,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呆两年。
然后等着回去做首辅。
酒宴结束,李渠回到镇守府,却接到了来自朝廷的塘报,太上皇驾崩,太皇太后驾崩,大乾国丧。
公文要求,江南要小心戒备,防止南越趁着大乾国丧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