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鲁有脚的招呼,杨过眉头微蹙,目光扫过雅间内另一人。
那是个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子,一袭青衫,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豪迈之气,此时正在正自斟自饮。
察觉到杨过的目光,那人放下酒杯,微微一笑。
“这位是......”杨过拱手问道。
“杨兄弟,勿怪!”
“这位是临安豪商陈风陈员外。”鲁有脚见杨过目中有疑惑之色,连忙出声介绍,“陈员外,这位便是明教杨教主,旁边这位是罗伊护法。\"
“陈员外久闻杨兄弟大名,特意托我引见。”
陈风起身拱手,声音洪亮:“久仰杨大侠威名,今日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杨过仔细打量陈风,见他虽衣着朴素,但腰间玉佩晶莹剔透,显然价值不菲。
又见他手指修长有力,虎口处有厚茧,必是常年练剑所致。
加上眼神清澈明亮,却又深不见底,显然内功修为不凡。
更难得的是,此人举止从容不迫,既有江湖豪客的洒脱,又不失世家子弟的优雅。
“陈员外客气了。”杨过拱手还礼,“不知陈大侠与鲁帮主今日唤杨某前来,有何要事?”
陈风示意众人入座,亲自为杨过斟了一杯酒,直言不讳:“木大侠,陈某虽是商贾,却也有一腔热血。”
“当日擂台之上,陈某曾一睹木教主风采,至今想来依旧是热血激愤。”
“近日,陈某听闻明教在江湖上胡作非为,陈某心中忧虑,特来与木大侠商议。\"
杨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陈员外竟也关心江湖之事?”
陈风豪爽一笑:“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陈某虽武功不济,但在临安城经营多年,倒也有些人脉。”
“陈某近日暗中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之士,欲要合力对抗外敌。”
鲁有脚在一旁补充道:“杨兄弟,陈员外确实非同一般。他暗中资助了不少抗蒙义士,还曾救过我们丐帮弟子的性命。”
“陈员外在江浙一带人脉极广,不仅与江湖人士交好,在官府中也有耳目。”
“此番他联络各方豪杰,正是为了共同对抗外敌。”
杨过心中一动,仔细打量陈风,只见他眉宇间正气凛然,言谈举止坦荡磊落,不由得对陈风的好感又增几分。
“陈员外心系家国,杨某佩服。”杨过举杯相敬:“不知陈大侠可愿与明教联手,共抗外敌?”
陈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也举起酒杯:“能与杨教主并肩作战,陈某求之不得!”
杨过举杯相敬,再度开口询问,“不知陈员外如何看待蒙古异族?”
陈风饮尽杯中酒,神色凝重:“说来惭愧,陈某虽多方联络,却力有未逮,不过......”
他压低声音,“这些时日,在下暗中联络江南各路豪杰,积蓄力量,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大家共同携手对抗外敌。”
杨过见他坦言相告,不由眼睛一亮:“如此盛事,实在是可喜可贺!”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陈风摇头:“杨教主,再下等人,空有一腔热血,却又感无处着力。”
杨过与罗伊对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
“哦!如此说来,陈员外想必是心有定计咯?”杨过郑重道。
陈风微微一笑,颔首回应,“不错,木教主当日的风采,确实为陈某指明了方向。”
“如今大敌当前,社稷危难,若不能携手同心,只怕汉人的山河难以维继。”
叹了口气,继续开口:“在下自幼习武,后继承家业,在江南一带经营丝绸、茶叶买卖。商路遍布大江南北,消息倒也灵通。”
杨过恍然大悟,出声夸赞:“有陈员外相助,对抗蒙古外族便又多了几分胜算。\"
鲁有脚哈哈笑道:\"杨兄弟有所不知,陈大侠不仅消息灵通,武功也是一流。”
“他师承江南隐世高人'青松剑客',一手'落松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在江南武林罕逢敌手。”
“鲁帮主过奖了。”陈风连忙摆手:“陈某这点微末功夫,怎敢在杨教主面前班门弄斧?”
“陈员外客气了。”杨过摇头:“武功高低倒在其次,难得的是陈员外这份忧国忧民之心。”
“来,杨某再敬你一杯!”
四人推杯换盏,谈武论剑,说江湖轶事,论天下大势,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尤其是杨过与陈风,一个出身名门却历经坎坷,一个富家子弟却心系江湖,虽经历迥异,却志趣相投,越谈越是投机。
酒至半酣,陈风忽然正色道:“杨教主,实不相瞒,陈某此番联络各方豪杰,除了对抗蒙古奸细外,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杨过目光一凝:“愿闻其详。”
陈风压低声音:“在下以为,此次英雄大会,蒙古必定会借机兴风作浪。”
“在下已在暗中联络江南七省的武林同道,准备在英雄大会上组成'抗蒙同盟',一旦蒙古人发难,便合力反击。”
鲁有脚补充道:“杨兄弟,陈员外这个计划丐帮已参与其中。”
“鲁某此番南下,便是为了同陈员外商议此事!”
陈风附和道:“丐帮弟子遍布天下,正好负责联络各路英雄。”
罗伊眼中闪过兴奋之色:“好主意!明教在各地分坛也可动员起来。”
“此计甚妙。”杨过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我已吩咐明教联络武林通道,只是眼下收获甚微。”
他看向陈风,“陈员外既然提出此议,想必已有详细筹划?”
陈风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布,在桌上徐徐展开,竟是一幅更为精细的江南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各派势力范围和联络方式。
“这是在下多年经营的人脉网络,红色标记是可信任的盟友,蓝色是需谨慎接触的对象,黑色则是需严加防范的势力。”
杨过仔细查看地图,心中暗暗吃惊。
陈风这份情报之详尽,组织之严密,竟不亚于明教经营的情报网络。
更难得的是,他将如此机密坦然相示,足见信任之深。
“陈员外这份心血,实在令人钦佩。”杨过由衷赞叹,“明教愿全力配合,共襄盛举。”
陈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有杨教主率明教加入,此事成矣!”
“不瞒你说,在下观察明教多时,一直想找机会结识。如今能与杨教主并肩作战,陈某三生有幸!”
杨过被陈风的真诚打动,郑重道:“陈员外过誉了。杨某不过一介武夫,能与天下英雄豪杰共抗外敌,实在是杨某的荣幸。”
“好!”鲁有脚见二人惺惺相惜,哈哈大笑:“今日,咱们三方结为盟友,共抗蒙古。”
“来,干了这杯!”
四人举杯痛饮,豪情满怀。
稍后又商议许久,陈风对当前局势的分析鞭辟入里,对抗蒙之策也颇有见地。
杨过越听越是欣赏,心中已将陈风引为知己。
“陈员外见识不凡,杨某受益匪浅。”杨过由衷赞叹。
“杨大侠过奖了。”陈风爽朗一笑:“能得杨大侠如此看重,实乃陈某荣幸。”
鲁有脚见二人相谈甚欢,笑道:“二位一见如故,不如以后便以兄弟相称,如何?”
顿了顿,补充道:“以教主员外相称,总显得生分了些。”
“如此,倒是在下高攀了!”陈风闻言大喜:“不知杨教主意下如何?”
杨过欣然应允,“大家目标一致,自当是生死兄弟!”
窗外雨声渐歇,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清辉洒落,仿佛为这场盟誓作证。
眼看天色已晚,陈风忽然起身:“杨兄弟,今夜月色正好,不如我们到楼顶赏月畅谈?”
杨过起身告辞:“陈兄,今日得遇,实乃幸事。”
“但假明教之事紧迫,我与罗伊需尽快查探清楚。”
“事关明教声誉,本该如此。”陈风理解地点头:“杨兄弟,若有需要,尽管来陈府寻我。”
杨过颔首谢过,与罗伊匆匆离去。
夜色如墨,杨过与罗伊施展轻功,向城南疾驰。
路上,罗伊忽然开口:“伊玛目,你觉得陈风此人如何?”
杨过不假思索:“豪爽正直,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我总觉得有些蹊跷。”罗伊沉吟道:“一个商人,为何对江湖之事如此了解?”
“你多虑了。”杨过笑道:“中原有句古话,叫猫有猫路,鼠有鼠道。”
“陈兄虽是商贾出身,但他胸怀天下,暗中结交江湖人士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