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赣一病,太后免不了着急。
等她到了李赣寝宫,却见里里外外只有宫女太监伺候,一个嫔妃也没见着。
“各宫的娘娘们呢?皇上都病了,怎么一个都不来伺候?”
太后环视一圈,心中一团怒火。
小邓子脖子一缩不敢说话。倒是太后身边的嬷嬷出去打听了一圈回来,十分为难道:
“太后,听说昨晚各宫的娘娘们在梅园喝酒喝到后半夜,眼下都……都……”
“都什么?”
太后的声音陡然抬高了好几个度。
嬷嬷一哆嗦,只得如实说:
“都还睡着呢!”
“岂有此理!”
太后怒火中烧。
她给皇上纳了这么多嫔妃,一个个没本事留住皇上给皇家开枝散叶也就算了,眼下皇上生病了,居然还一个个在宫里睡大觉?
“叫她们全都来伺候。”
太后没好气地说道。
嬷嬷还没来得及应下,里头李赣咳嗽了几声,披着衣裳走了出来。
昨夜从梅园回来,他独自一人枯坐到天亮,早晨用早膳的时候就觉得头重脚轻,传了太医一诊治,竟是得了风寒。
“母后,不过是风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儿子吃了药,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您让她们来,反而给儿子添堵。儿子一不高兴,搞不好这病反而更重了。”
李赣毫不留情地说道。
太后打的什么主意,他怎会不知道?
“皇上,你若不喜欢她们,母后张罗着帮你再纳一些新的……”
“母后!”
太后话没说完,李赣已经出言打断了她的话。
他面带病气,唇色略显苍白。
“母后,您明知朕这辈子都不会碰她们,您又何必再祸害更多的人呢!”
李赣此话一出,吓得小邓子个嬷嬷连连后退,顺便带上了寝宫的门,招呼着外头一帮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都退了出去。
“赣儿啊!万一呢?”
太后满心悲痛,可还是不愿意放弃哪怕一丝机会。
“赣儿,你是皇上,你肩上挑着江山社稷,不能如此任性而为啊!就算是母后求你了,你试试,若是万一成了呢?”
“没有万一。”
李赣一口回绝。
“母后,别忘了您答应朕的事情。您答应过给朕一年的时间,一年期到就放朕自由。”
一年前,孙中怀走的时候,李赣曾和太后有过一年之约,约定了一年之内培养李稷接班,然后放他离开。
如今一年期到。
李赣顺势提起。太后却冷笑一声:
“哀家是答应过你。可前些日子,稷儿生病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在他心里,裴家永远比李家更亲近。”
“赣儿,裴珩已经权倾朝野,如果你再把皇位传给稷儿,日后这李家的江山还不知道是姓李还是姓裴了。”
“母后?!”
李赣不可思议地看着太后。
“朕还在长街游手好闲的时候,是定国公信朕帮朕,让朕重新回到父皇的视线里。当初四哥和五哥争斗,朕在朝中根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也是定国公不离不弃一路帮朕站稳了脚跟。”
“北征北邙,定国公冒着全家被父皇砍头的风险,乔装陪朕一路同行,战场上多少次生死相携,若不是定国公,朕根本就平不了北境更无法让北邙屈服。”
“母后,如今朕坐稳了皇位,您怎么能如此猜忌定国公?”
太后定了定心神,看着李赣道:
“哀家也不想猜忌他。可哀家坐在这个位置上,皇上又想把皇位传给稷儿,如今稷儿又是这样的情形,哀家不得不多想。”
“皇上,稷儿虽聪敏能干,但到底还只有十二岁。将来若是裴家外戚强大威胁到李氏皇权,那么皇上你和哀家都会是李家的罪人!”
过去的两年李稷和裴家走得远,太后一点儿都不担心。
李稷虽和裴家有养育之情,可李稷姓李,情感上又亲近太后和皇上,就算李稷上位,也不会被裴家左右。
可现在?
一想到李稷拉着苏璃的手喊“娘”,喊“我要回家!”太后就不得不多想。
裴珩权倾朝野,军方只认他一人统辖。朝廷中,勇国公、谢国公、永安侯、孙家、林家,就连恒王、长公主全都亲近裴珩。他若是有什么异心,将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易如反掌。
“母后,定国公忠肝义胆,不会做那样的事情!”
李赣了解裴珩,他不是那样的人。
“皇上,坐在这个位置上,哀家不敢赌!也赌不起!”
太后也无奈。
她在后宫住了一辈子,先帝那会儿的权力斗争她全都经历了。
先皇后、大皇子、靖王、康王、温贵妃、庆国公等等,他们那些人什么下场她可都还清楚记得!
权力是个好东西,让她母子从此不再受人欺负。
可同时权力也让人面目全非。
她们母子两个若是不如履薄冰、步步小心,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母子两个正争论不休,门外小邓子小心翼翼地高声通传:
“启禀皇上、太后,秦王殿下和定国公一家进宫来给皇上、太后请安了。”
太后这才收敛了心情,换上一脸和蔼。
“快请!”
说罢,定定看了李赣一眼,轻声道:
“皇上,哀家知道定国公忠君爱国,方才哀家所说的不过都是猜测罢了。哀家希望永远都不会有这么一天。”
李赣冷冷道:
“母后,比起朕来,母后更适合这个皇位。”
“你!”
太后气结。
可眼前是自己的儿子,面对他的嘲讽她只得把这口气生生咽了回去。
门外,苏璃和裴珩带着孩子们走了进来。
寝宫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臣、臣妇拜见皇上、太后。”
裴珩拉着爱妻给皇上、太后行礼。
欢哥儿也带着喜姐儿、裴乐一起行礼。
“见过太后、皇上,祝太后、皇上新年安康吉祥。”
太后乐得眉开眼笑,连忙叫人扶起来。
“哀家刚刚还同皇上念叨呢,说要来请安怎么还没到!”
方才和皇上关起门来还色厉内荏的太后,此刻早已慈眉善目,一派慈祥。
苏璃笑道:
“太后见谅,家里孩子多,出门难免磨蹭。一出门不是这事就是那事的,臣妇也是头疼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