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大家熟悉地形, 将刚刚从上尉那里得到的信息,结合实地,一点一点地,揉碎了,再灌输给每一个士兵。
“张冲!你过来!”他首先喊道。
张冲扛着那挺宝贝机枪,快步跟上。
“看到那个制高点没有?”林泰指着西面山脊上那个明显加固过的机枪掩体,“那里,就是你的‘新家’!视野开阔,射界覆盖整个正面开阔地。记住,你是我们最重要的长程火力!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轻易暴露!”
“明白!”张冲的眼睛,在黑暗中,亮得吓人。他几乎是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用沙袋和圆木垒成的坚固工事,那种感觉,就像一个顶级的剑客,终于得到了一把趁手的宝剑。
随后,林泰开始分配防守区域。
“一班,负责东侧河道方向的防御,警戒哨安排在一百米外的那个突出部。二班,负责正面防御,与机枪阵地形成交叉火力……”
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在这片陌生的阵地上,迅速地建立起了一套新的秩序。疲惫的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虽然动作迟缓,却有条不紊地进入了各自的战斗岗位。熟悉的环境,明确的任务,让这些刚刚经历过生死、内心还充满迷茫的士兵,重新找到了主心骨。
这里的防御工事,确实让他们感到了久违的安全感,相对安全些。 林泰知道,敌人主力还在南边, 短时间内,这里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但, 作为一个指挥官,他深知“料敌从宽”的道理,任何一丝侥幸心理,都可能葬送整支队伍。
“……今晚情况不明,必须加强戒备,夜里派双岗! 一明一暗,每个岗哨两人,两个小时一班,不准出任何岔子!”
最后的命令,不容置疑。
安排好一切,林泰才对其他人说道:“其余的人,立刻到地下掩蔽部休息!这是命令!睡不着的,也得给我躺下闭上眼睛!”
其他人,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当这个命令下达时,许多士兵紧绷的身体,都明显地松弛了下来。他们几乎是拖着脚步,相互搀扶着,走进了那个黑乎乎的、却散发着安全气息的地下掩蔽部。
林泰查完哨,已经是半夜。
他亲自检查了每一个岗哨。他走到东侧的暗哨旁,那两个士兵,如同雕像般,一动不动地潜伏在灌木丛里。林泰没有惊动他们,只是在远处观察了片刻,确认他们的位置隐蔽、精神状态尚可后,才悄然离开。他又爬上西面的机枪阵地,张冲正仔仔细细地用油布擦拭着他那挺机枪,专注得像是在对待自己的情人。
确认一切无误后,他才转身,走向地下掩蔽部。
一踏进掩蔽部,一股混合着汗味、泥土味和男人身体的温热气息,便扑面而来。回到掩蔽部,大多数人已经睡着了。 他们实在是太累了,几乎是头一沾到背包,就立刻坠入了沉沉的梦乡。
鼾声此起彼伏, 有的响亮如雷,有的低沉如诉。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交织成了一首粗犷的、却又无比真实的生命交响曲。
何晨光躺在角落里,蒋小鱼就守在他旁边,均匀的呼吸声,显示他的高烧似乎退了一些。几个年轻的士兵,睡梦中还紧紧地抱着自己的枪,眉头紧锁,不知道在做什么样的噩梦。
看着这些熟睡的脸庞——有的还带着稚气,有的已经刻上了沧桑——林泰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那是如兄如父般的怜惜,是同生共死的袍泽情深,更是压在他肩上,那份沉甸甸的、关乎他们所有人生死的责任。
他没有去打扰任何人。他找了个靠近掩蔽部门口的角落坐下, 这个位置,既能让他靠着墙壁稍作休息,又能在发生任何意外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他把那支陪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步枪, 小心地放在触手可及的手边。
冰冷的钢铁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感到了一丝心安。
他没有睡。也睡不着。
凌晨四点的三号阵地,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山间的寒气像无数根细针,透过作战服的缝隙往骨头缝里钻,战壕里的积水结了层薄薄的冰碴,踩上去咯吱作响。林泰裹紧了身上那件满是补丁的大衣,大衣上还残留着前几战的硝烟味和血渍,却依旧挡不住刺骨的冷风。他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掌心的旧伤在低温下隐隐作痛 —— 那是上次炸坦克时被弹片划伤的,还没完全愈合。
他沿着交通壕缓缓前行,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醒轮休的战士。掩蔽部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鼾声,有的粗重如雷,有的细碎如蚊蚋,那是弟兄们耗尽体力后最本能的放松。走到掩蔽部门口,他停下脚步,借着从帆布缝隙透进来的微弱星光,看着里面蜷缩的身影:张冲抱着他的重机枪,脑袋歪在枪身上,眉头紧锁,似乎在梦里还在和敌人厮杀;蒋小鱼靠在弹药箱上,一只手紧紧攥着那包牺牲战友的遗物,另一只手搭在腰间的刺刀上,哪怕睡着了,也保持着随时能战斗的姿态;何晨光躺在最里面,脸色依旧苍白,呼吸却比之前平稳了些,一名年轻战士悄悄把自己的大衣盖在了他身上,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易碎的珍宝。
林泰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涩。这些弟兄,有的才二十出头,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却在这里扛着枪,顶着寒风,守着随时可能丧命的阵地。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轻轻掀开掩蔽部的帆布帘,用尽量温和却足够清晰的声音喊道:“醒醒,换岗了。”
被叫醒的战士们没有丝毫拖延。第一个睁开眼的是王勇,他猛地坐起身,手瞬间摸向身边的步枪,眼神里满是警惕,直到看清是林泰,才缓缓放松下来。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眼角还沾着些许眼屎,却没有丝毫抱怨,只是沙哑地应了一声:“知道了,连长。”
其他战士也陆续醒来,没人揉眼睛时发出抱怨,没人因为没睡够而磨蹭。他们动作麻利地整理装备,有的快速检查步枪的枪机,确保没有卡壳;有的摸出弹匣,确认里面的子弹还在;还有的往手上哈了口热气,搓了搓脸,让自己尽快清醒。林泰看着他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 这就是他的弟兄,哪怕累到极致,只要命令下达,就绝不会有半分迟疑。
“张冲,你带两个人去西侧机枪阵地,注意观察南面的动静,有情况立刻汇报。” 林泰压低声音下达命令,“蒋小鱼,你和何晨光守东侧,那边靠近河道,容易有敌人渗透。”
“明白!” 张冲用力点头,他把重机枪扛在肩上,枪身冰冷的触感让他瞬间清醒。他走到掩蔽部外,对着两个跟上来的战士咧嘴一笑,露出被硝烟熏黑的牙齿:“走,跟老子去‘看大门’,保证让任何活物都别想靠近!”
蒋小鱼扶着何晨光慢慢站起来,何晨光的腿还没完全恢复,走起来有些踉跄。“我自己能行。” 何晨光低声说,他推开蒋小鱼的手,试图用狙击枪当拐杖支撑身体,却因为虚弱而晃了一下。蒋小鱼赶紧扶住他,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别逞能,你这条腿要是废了,以后还怎么打鬼子?” 何晨光没有再反驳,只是默默靠在蒋小鱼身上,目光扫过阵地,眼神里满是不甘 —— 他恨自己现在的虚弱,恨不能立刻端起狙击枪,为弟兄们扫清威胁。
换岗的战士们迅速就位。西侧的机枪阵地上,张冲熟练地将重机枪架在加固过的掩体后,他眯着眼睛看向南面的山谷,那里被夜色笼罩,只有零星的树木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硬得像石头的压缩饼干,咬了一口,用力咀嚼着,饼干渣掉在胸前的衣襟上也不在意。寒冷和饥饿让他的胃隐隐作痛,可他毫不在意 —— 只要能守住阵地,这点苦算什么。
东侧的河道边,蒋小鱼和何晨光趴在一处凹陷的掩体里。晨雾开始弥漫,白色的雾气像轻纱一样从山谷间涌来,很快就笼罩了整个阵地,能见度不足十米。何晨光靠在石头上,举起狙击枪,透过瞄准镜观察远处的动静。镜片上蒙上了一层薄霜,他用袖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稀世珍宝。“visibility 太低了,” 他低声对蒋小鱼说,“要是敌人趁着雾天摸过来,我们很难提前发现。”
蒋小鱼点点头,从口袋里摸出几颗石子,沿着河道边缘每隔几米就放一颗 —— 这是他想出的简易警戒办法,只要有东西碰到石子,发出声响,他们就能立刻警觉。“放心,” 他拍了拍何晨光的肩膀,“有我在,不会让敌人靠近的。” 他的眼神里满是坚定,左手悄悄握住了腰间的手榴弹,手指扣在拉环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林泰沿着阵地巡视,每到一个火力点,都会停下来和战士们叮嘱几句。走到正面方向时,他看到两个年轻战士正背靠背坐着,手里握着步枪,眼神警惕地盯着前方的雾气。“冷不冷?” 林泰问道,他解开自己的大衣,想递给其中一个战士。
“不冷,连长!” 那个叫陈小兵的战士赶紧摆手,他才十八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有着超乎年龄的坚韧,“我们年轻,火力壮,扛得住!” 另一个战士也附和道:“是啊连长,您自己留着吧,您还要指挥我们呢。”
林泰看着他们冻得发红的耳朵和鼻子,心里一阵温暖。他没有再坚持,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两小块巧克力 —— 那是上次后勤送来的,他一直没舍得吃,想留给受伤的弟兄。“拿着,补充点体力。” 他把巧克力塞到两人手里,“注意观察,有任何动静,第一时间汇报。”
就在这时,东侧传来一声轻微的 “哗啦” 声 —— 是蒋小鱼布置的石子被碰到了。林泰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猛地拔出腰间的手枪,快步朝东侧跑去,一边跑一边喊道:“怎么回事?!”
蒋小鱼和何晨光已经站了起来,步枪对准了声音传来的方向。何晨光的呼吸变得急促,瞄准镜死死锁定着雾气深处,手指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射击。“还不清楚,” 蒋小鱼低声回应,“雾气太大,看不到人。”
林泰蹲在他们身边,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雾气像浓稠的牛奶,挡住了所有视线,只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 “咩咩” 声。他皱了皱眉,脑子里飞速运转:是敌人的侦察兵?还是当地的牧民?如果是敌人伪装的,一旦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再等等,别开火。” 林泰沉声道,他示意蒋小鱼和何晨光压低身体,避免暴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雾气渐渐稀薄了些,远处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 是几个穿着羊皮袄的牧民,牵着几头瘦骨嶙峋的羊,正沿着河道缓缓走来。他们的脸上布满了风霜,手里拿着简单的牧羊鞭,眼神里满是惶恐,似乎也察觉到了阵地上的异样。
“是牧民。” 何晨光松了口气,手指从扳机上移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刚才那一瞬间,他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 如果真的是敌人,他必须在第一时间开枪,可如果误伤了牧民,他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蒋小鱼却没有完全放松,他依旧举着步枪,眼神警惕地盯着牧民:“小心点,万一他们是伪装的呢?” 他见过太多敌人的诡计,有的假扮成农民,有的伪装成难民,就是为了靠近阵地,发动突然袭击。
林泰点点头,赞同蒋小鱼的谨慎。他站起身,朝着牧民的方向喊道:“老乡,这里是军事阵地,不能靠近,你们往那边走!” 他一边喊,一边用手指了指远离阵地的方向,语气尽量温和,避免吓到他们。
牧民们听到声音,吓得赶紧停下脚步,为首的老牧民颤巍巍地抬起头,看到阵地上的士兵,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对着林泰连连鞠躬,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说道:“对不住,对不住,我们不知道这里有队伍,这就走,这就走。” 说完,他赶紧招呼其他牧民,牵着羊,慌慌张张地朝着林泰指的方向走去,脚步快得像怕被什么追上。
直到牧民和羊群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雾气中,蒋小鱼才放下步枪,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吓死我了,” 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刚才我还以为要开打了。” 何晨光也笑了笑,只是脸色依旧苍白:“还好是牧民,要是敌人,咱们今天又得拼一场。”
林泰看着牧民远去的方向,心里有些复杂。这些牧民,生活在这片饱受战火的土地上,每天都要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战争波及。他想起自己的家乡,想起父母在村口等他回家的身影,鼻子一阵发酸。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对蒋小鱼和何晨光说:“继续警戒,别大意,雾天最容易出意外。”
上午的阳光渐渐驱散了雾气,阵地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平静。没有炮火轰鸣,没有子弹呼啸,只有山间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些许青草的气息。战士们趁机抓紧时间休息,有的靠在掩体上打盹,脑袋一点一点的,却不敢完全睡着;有的拿出工具,仔细擦拭自己的武器,张冲正用一块浸了枪油的布,一遍又一遍地擦着重机枪的枪管,每一个零件都不放过,仿佛那不是武器,而是他最珍贵的宝贝;还有的坐在地上,互相检查伤口,用仅有的急救包处理新添的擦伤。
林泰走到一处开阔的地方,掏出自己的水壶,拧开盖子,将里面最后一点水倒进嘴里。水已经有些凉了,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能缓解嗓子的干渴 —— 昨天喊了太多次,又没喝够水,喉咙里像堵着一团滚烫的棉花,每咽一口唾沫都觉得疼。他晃了晃水壶,里面传来空荡荡的声响,他苦笑了一下,把水壶重新挂回腰间。
不远处,两个年轻战士正蹲在地上,分享一块压缩饼干。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格外香甜,还时不时小声说笑几句,聊起家乡的趣事。一个战士说:“等打完仗,我要回家吃我妈做的红烧肉,一次吃三大碗!” 另一个笑着回应:“我要去村口的小河里摸鱼,小时候我最会摸鱼了!”
林泰看着他们,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这些简单的愿望,在和平年代触手可及,在战场上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他想起自己的愿望 —— 等战争结束,他要带着幸存的弟兄回家,给牺牲的战友立一块碑,告诉他们,阵地守住了,国家保住了,他们的血没有白流。
就在这时,何晨光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半壶水,递到林泰面前:“连长,你喝这个吧,我这里还有点。” 林泰愣了一下,刚想拒绝,就听到何晨光说:“我身体好多了,喝不了那么多,你嗓子都哑了,得喝点水。”
林泰看着何晨光真诚的眼神,没有再推辞。他接过水壶,拧开盖子,喝了一小口,清凉的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让他舒服地叹了口气。
“谢谢。” 他轻声说,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暖意。
正午的太阳像一柄烧红的烙铁,悬在三号阵地的正上空。没有一丝风,空气被炙烤得扭曲变形,远处的山脊在热浪中晃出模糊的残影,连山石都被晒得发烫, bare-handed 摸上去能烫得人猛地缩回手。阵地上的泥土早已干透,裂开一道道细密的口子,踩上去簌簌作响,仿佛一碰就会碎成齑粉。
林泰靠在掩体的阴影里,后背紧贴着微凉的沙袋,却依旧挡不住无处不在的燥热。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他的额角、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汇聚成滴,“啪嗒” 一声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洇出一小片深色印记,又很快被蒸腾得无影无踪。他扯了扯领口,作战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布料摩擦着伤口,带来一阵刺痒的疼 —— 那是之前被弹片划伤的地方,还没完全愈合,潮湿的环境让伤口隐隐作痛。
不远处,张冲正坐在机枪旁,把一块浸湿的毛巾搭在头上,毛巾边缘滴下的水珠顺着他的脖颈滑进衣领,带来短暂的清凉。可没过多久,毛巾就被晒干,硬邦邦地贴在头皮上,他烦躁地一把扯下来,随手甩了甩,扬起一阵细小的尘土。“这鬼天气,比在蒸笼里还难受!” 他嘟囔着,抓起身边的水壶,拧开盖子猛灌了一口,清凉的水流过喉咙,让他舒服地喟叹一声。可水壶里的水已经不多了,他看了一眼,又小心翼翼地拧紧盖子 —— 后面说不定还有硬仗要打,水得省着喝。
蒋小鱼蹲在东侧的战壕里,正用一块碎镜片反射阳光,检查远处的动静。阳光刺眼,他不得不眯着眼睛,额头上的汗水流进眼睛里,带来一阵酸涩的疼。他腾出一只手,胡乱地抹了把脸,指尖沾满了汗水和泥土,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狼狈的黑痕。“要是能有片树荫就好了。” 他小声对身边的战士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期盼。那战士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的几棵枯树:“也就那几棵树能挡点太阳,可离阵地太远,不敢过去。” 蒋小鱼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枯树的枝桠光秃秃的,连片叶子都没有,就算过去,也挡不住多少阳光。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重新举起镜片,继续观察。
何晨光坐在狙击点的巨石后面,虽然有石块遮挡,却依旧能感受到热浪的侵袭。他的腿伤还没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伤口处传来阵阵抽痛,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