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那边,好戏才刚刚开锣。
云南边境,风声鹤唳。
周建民眯缝着眼,望着车窗外连绵不绝的横断山脉。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每一道都像是被岁月刻刀精心雕琢过,充满了故事。
他没急着返回内陆,因为他太清楚,这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怎样的分量。
任何形式的电子扫描,都可能暴露这颗“破晓”的行踪,引来豺狼虎豹。
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周建民停下科考皮卡。
他熟练地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老旧的工具包,手脚麻利地卸下牦牛铃铛。
铃铛内部,并非寻常的铜片,而是一个精密的微型舱室,里面静静地躺着那枚“破晓”芯片。
他小心翼翼地将芯片从封装中取出,指尖触碰到芯片表面的那一刻,仿佛触电般,一股电流瞬间传遍全身。
这不仅仅是一块芯片,这是希望,是未来,是国家科技自立的火种!
他将芯片嵌入一块伪装成气象数据记录仪的“微核终端”主板中。
这块主板,是老周当年在非洲淘到的宝贝,经过特殊改造,可以模拟各种气象数据信号,同时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周建民深吸一口气,启动皮卡。车身一震,再次驶入蜿蜒的滇藏线。
接下来的几天,他扮演着一名尽职尽责的科考后勤人员,每天沿途收集温湿度数据,每行驶一百公里,便会选择一处偏僻的地点,上传伪造的气象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看似平常,却隐藏着芯片的真实坐标信息,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加密指令。
他深知,真正的战场,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在无形的电磁空间。
一路上,他先后遭遇了三次临时检查站的盘查。
那些穿着制服的人,眼神锐利,神情严肃,仿佛要将他的皮卡车拆成零件。
但周建民毫不慌张,他镇定地出示“国家冰川科考后勤支援”的通行证,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耐心地解释着科考任务的重要性。
他甚至主动邀请检查人员品尝自己带来的风干牛肉和酥油茶。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他成功地避开了所有频谱扫描,瞒天过海,将“破晓”芯片安全地送往了目的地。
而在杭州,楚墨正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过去七十二小时,全球南线节点的响应日志,被他翻来覆去地查看了无数遍。
突然,斯里兰卡中继站的信号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延迟——不是被干扰,而是主动降频传输!
楚墨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立刻意识到,阿努拉可能遇到了麻烦,正在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维持着链路的畅通。
“白天!”楚墨沉声喝道。
“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迅速跑到楚墨面前。
“立刻启动‘静默验证协议’!”楚墨命令道,“不要回传任何确认信号,而是通过预设在孟加拉湾海底光缆冗余通道,发送一段无意义的噪声流,模拟正常的网络波动!”
“明白!”白天不敢怠慢,立刻跑回自己的工作台,手指如飞,在键盘上敲击着一行行代码。
楚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这一步棋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他必须确保,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幽灵工厂的数据同步,不能被察觉中断。
远在卡拉奇,努尔·艾哈迈德也收到了来自楚墨的密令:“种子已落地,准备播种。”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分发技术资料。
他深知,技术,只有与人民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宣告“破晓”的到来。
在与阿米娜商议后,他们决定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仪式”。
他们邀请了信德河沿岸十个村庄的代表,齐聚河滩。
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村民们用五颜六色的陶片,在沙滩上拼出了一幅巨大的mhK芯片版图模型。
接着,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朗诵着《微核系统2.0》的基础指令集。
仪式全程进行了直播。
但是,经过特殊编码的视频流,暗藏着可被“南方协约oS”识别的启动密钥。
当晚,超过两千名南亚技工通过录播回放,提取了密钥,激活了本地离线终端,形成了一次无声却精准的技术扩散。
“破晓”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南亚大陆的每一寸土地上。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青藏高原,张立诚提交的一份环境报告,也在悄然引发着一场连锁反应。
国家生态环境部宣布,将组建“高海拔工业排放特别评估组”,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工业污染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评估。
作为报告的提交者,张立诚本可以功成身退,但他却主动申请加入实地考察队。
他的理由是:“污染模型需要现场校准。”
但他的真实动机,却是借官方行动之名,合法接近幽灵工厂的外围区域,采集更多的物理样本。
他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那些外国资本,正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中国的资源。
临行前,他将一份加密日志,交给了赵婉清。
“如果我没能回来……”他看着赵婉清的眼睛,认真地说道,“请在第七天,发布这份日志。”
赵婉清接过日志,紧紧地握在手中。
她知道,这一份日志,承载着张立诚的希望,也承载着正义的重量。
夜幕降临,杭州华芯科技总部,灯火通明。
楚墨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繁华的城市。
他转过身,看向站在身后的雷诺和飞鱼。
“召集大家,召开紧急会议。”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宣布启动‘破晓归档计划’……”
雷诺和飞鱼对视一眼,
“先生,‘破晓归档计划’是什么?”飞鱼忍不住问道。
楚墨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支钢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然后将纸张递给了雷诺。
雷诺接过纸张,看了一眼,脸色骤然一变。
“先生,这……”他抬起头,看着楚墨,欲言又止。
楚墨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去办吧。”他淡淡地说道。
雷诺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飞鱼也紧随其后,离开了房间。
楚墨独自一人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闪烁的灯光,眼神深邃而坚定。
雷诺接过那张纸,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科研物证,主动归档。”他瞬间明白了楚墨的意图——这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先生,您是打算……”飞鱼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并非不明白楚墨的用意,只是这步棋走得实在太大胆,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楚墨目光如炬,扫视着两人,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我们要把‘破晓’,堂堂正正地摆在台面上,让它沐浴在阳光下!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不是最怕光吗?”
紧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空气都结了冰。
楚墨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既兴奋又担忧的面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顾虑。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想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敢于亮剑!这一次,我们要让那些幕后黑手,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道:“雷诺,你亲自带队,确保‘破晓’的安全送达李哲手中。飞鱼,你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务必保证专案组的审查流程万无一失!记住,我们要的是一场光明正大的胜利!”
雷诺和飞鱼对视一眼,他们挺直腰板,齐声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深夜,楚墨独自站在窗前,指尖夹着一根燃烧殆尽的香烟。
他凝视着远方,喃喃自语道:“猎物已经入网,接下来,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闪烁着一个陌生的号码。
楚墨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楚先生,好久不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你送出的这份‘大礼’,我们收到了。不过,游戏才刚刚开始……”
楚墨挂断电话,眼神中没有丝毫惧意,反而燃起一丝兴奋。
对方终于按捺不住,露出马脚了!
很好,这场猫鼠游戏,他奉陪到底!
他转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无数的灯光汇聚在一起,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美丽而又充满希望。
他知道,为了守护这份光明,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一辆伪装成科考后勤车的皮卡,正缓缓驶入昆明郊区。
驾驶座上,周建民面色沉稳,双手紧握方向盘,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前方。
后视镜里,昆明的城市轮廓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翠的山林。
果然,在距离市区约二十公里的地方,一个临时设立的联合检查站出现在眼前。
几名身着环保稽查制服的人员,正神情严肃地站在路中央,挥手示意车辆停车接受检查。
周建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紧张。
他早有准备,也相信自己能够顺利通过。
皮卡缓缓停稳。
“例行检查,请出示证件。”一名稽查人员走到车窗旁,语气生硬地说道。
周建民不慌不忙地递上行驶证和身份证,同时主动解释道:“我们是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这次是到滇西北进行科考,这是科考批文。”
稽查人员接过证件,仔细核对了一番,又扫了一眼车厢内堆放的各种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