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8年12月份了,是星期六了,天下着大雪,下雪下好几天了。下午了,我很怕客运站不通客车,外面还刮得大烟泡,我顶着大雪,一步一滑一步一跐溜地来到了客运站,我到了客运站,旅客不多,旅客们都在那说着,有的说,今天这样天气,这人呀,当是没啥急事是不能出门了,有的说我昨天就不应该上县里来,这来了,到县里,啥事也没办成,这一会,也不知道这客运站还能不能往乡下发车了。
一会,站长出来喊了,说雪下的太大了,抓鸡镇,通江乡方向的道路大雪堵住了,客车发不了,浓阳镇还发一趟,就发一个客车啊。大家听了,高兴地嗷嗷的喊起来。我暗暗地庆幸。
我坐客车回来了。回来,我到家了,媳妇说,这天下这样,我以为你不能回来了呢。为了省点柴火,炉子我也没生,晚饭我也没做。我就和孩子丽红在这炕上盖着个破被在这围着呢。
我听媳妇说,我说围着围着呗。今天下大雪,我在县里,在办公室,中午饭我都没出去找地方吃饭去呀。这回快做饭吧,屋里冷,我先去生炉子。媳妇说你生炉子我下地给你们爷们做饭去。
炉子,我跑到外面抱来豆秸很快生着了,媳妇也做上饭了。嘿,外面大门响了,随着门的响声,进院子来一个人,媳妇听到外面门响,说,呀,这大雪天的,咱家还有人来呢。我说来,来呗。说着,外屋地的门就被拉开了,走进一个人来。我一看是侄子小亮子。小亮子一进屋,就说,三叔从县里上班回来了。我说回来了。
小亮子说,我在我奶家,刚才大家还说你呢,我奶说,这老天爷下这么大的雪,还刮大烟炮,恐怕你三叔又回不来了。我奶说,你三叔回来不回来你也去看看。没想到,三叔你还真回来了。
我说回来了,不回来,家不在那,明天星期天,我没地方吃饭去。小亮子说三叔,我奶叫你去呢。我说你奶叫我去,等一会吧,我吃完饭就去,小亮子说,三叔你不用在家吃了,我奶家有饭,有好饭,我来的时候我奶正炒菜了呢、我一听,很惊讶,说,呦,你奶家炒菜了,有好饭,今个是什么日子啊,是今年的日子过好咋的?要改善伙食了?我说走吧。我说着,就喊媳妇,做饭不用着急了,慢慢做吧,你做好了,你就和孩子吃吧。我说着就和小亮子走出了家门。
我跟着小亮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我娘家走去。一路上,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狂风卷着雪花打在脸上生疼。到了我娘家,一进屋,热气扑面而来,屋里坐了不少人,有大哥,还有几个都是家里的亲戚和朋友。我娘笑着迎上来,说:家军呀,这下大雪天,你从县里还真回来了,快坐下暖和暖和。”
我刚坐下,俺娘就把做的菜端上来了,有炖泥鳅、大头菜拌的凉菜,还有几条炸得小鱼,一会,摆了一桌子菜。在那个物资还不丰富的年代,这可真是一顿丰盛的大餐。我疑惑地问:“娘,今儿个咋整这么多好菜啊?”我娘神秘兮兮地说:“你先吃着,咱今个有事,等会儿我再给你说。”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十分热闹。就要吃完饭了,俺娘说了:“家军,今天是几号了?”我说几号,我知道现在是12月份了,今天星期六,几号了?我还真没太记,是几号了小亮子?你到那墙上看看挂的日历牌?“4号了,三叔。”
“啊,4号了,娘。咋地了?你问几号有啥用啊?”“啥用?我给你说,你六弟弟处对象了,对象的娘家送来信了,叫咱们定日子,要结婚。说是最好是就定在元旦那几天。”我一听笑了。我说好事啊,行啊,我六弟弟有对象了。要结婚了,结呗,对象是哪的,看看人家有什么要求啊?要是有要求,那得看咱能不能办到啊?可不能像我六弟弟前年找的那个农行的小付似的,工作在乡下,还要叫咱们到城里给买房子呀?
俺娘说:“家军,这姑娘,没那么多说道。说起来你能认识,他就是这浓阳学校前几年考出去的学生,她到县里上完了高中,高考,考大学分能差一点,县里缺老师,是县里挑选的几个分数高的,给她们送出去了,到佳木斯大学是代培生。现在回来是教学的,算是代课的,说是将来能转正的。
我听了,在想,是浓阳前几年考出的,是那个女生呢?我想不出来,我说,好,娘,不错。姑娘的条件是自费大专,是代课老师;我六弟弟他是职高毕业,毕业分的是工人,当了工人,又考的高师函授,学历也是大专,现在教课,属于以工代教。他们处对象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了。
俺娘说,就是啊,我看他们也很般配。现在想结婚,你爹叫我把你们喊来,征求一下你们当哥的意见,要是看着行,咱家就得商量着给他们张罗着操办了吧?我听俺娘说,操办,我说娘,你得看姑娘她,还有姑娘的娘家父母有啥说道没有,还要什么吗?俺娘说,人家说了,是说道都没有,结婚是啥也不要,姑娘给你六弟弟说,眼下,咱家我和你爹有这三间小土房,给拾掇拾掇出一铺炕,结婚了,有地方住就行。人家说了,等着结婚了,有工资,能攒下钱了,你弟弟他们再盖房子。
大哥听了说,不错不错,还是这上班的,读过大书的,办事开通。
我听娘说了,也点头称是,说这姑娘懂事。这么说,大家就是研究定结婚日子和婚礼礼该怎么操办了?
大哥说:“这结婚的日子,这姑娘的娘家,是说咱两家商量定,还是叫咱自己定,要是叫咱自己定,咱们就定元旦。家军你说呢?大哥说着就问我,我听了想,学校有十几个教室,教室里学生课桌,学生做的凳子还多。这几年,学校有几个老师结婚,还有镇政府领导家孩子结婚,都是选着元旦,或者是寒暑假,借用学校的食堂造厨,用学校的教室摆酒席。我给大哥说,元旦节这个日子不错。元旦是新年的开始,万象更新呀。再一个,元旦学校学生和老师正好放假,到时候,咱家造厨,摆宴席,还可以,借用学校的食堂和教室用。我说着就给大家解释这几年有几家是怎样用学校教室摆酒席的。大家听了都说行,学校教室大,咱的客人来了,人多,这大冬天的,咱屋子小,咱都把客人招到那大教室里去。俺娘说,那教室招待客人是行,咱在家,我提前炒好毛嗑,用簸箕端去,咱再把咱买的喜糖和准备的烟卷,用几个盘子装好端去,叫先来的客人坐那吃去呗。
大哥说,那是行,这农村乡镇就得这样了,没有饭店,要是在城里,有饭店,咱就去饭店了,老袁大哥听了说,大哥,三兄弟,等着六兄弟结婚那天,在学校招待客人,我给你们招待,我知道咋招待,镇政府老宋结婚,就是我帮着招待的,那还得提前在哪教室烧炉子呢。
俺娘听了,说,这事叫袁说对了。到六孩子结婚那天,还真的提前想着从咱家抱半子去烧炉子呢。
大哥说,这样安排对,这结婚是大事,虽然姑娘家啥都不要,咱也不能太寒酸了,得好好准备准备。”
大哥的连桥大老胡说,咱咱关里家,有的人家,结婚都请乐队请戏班子,闹它三天。俺娘听了,说,小胡,你是侄女女婿的,你说这一点都不假,那是在咱关里家,那家里还得有钱的人家。现在,在咱这个地方,结婚的人,一般还是雇不起呀。
我听了,想了想说:“咱也别太铺张浪费了,把房子好好收拾一下,再给六弟做身新衣裳,酒席就摆在家里,大家一起帮忙做,这样既热闹又实在。”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俺娘看大家说的挺开心,他六结婚的日子大家都说元旦好。俺娘说那样吧。今晚上大家说的都挺好,这,我这六儿子结婚,大喜的日子,就定下了,明天,我就派人,给俺六儿子的娘家送信去。另外,老大,还有你们几个,回去都给咱的亲戚捎个信,就说我说的,89年元旦那天,是俺六儿子家海结婚大喜日子,告诉他们来吃喜糖呗。大家都说,信肯定能捎到。
我听了,剩下的就是操办酒席和婚礼的流程安排了。我说,娘,大哥,今天就研究到这吧。剩下大事就两个了,操办酒席,和结婚那天怎么接亲了。
大哥说,操办就是,得先找到厨师,给厨师说,咱要办多少桌子酒席,酒席要办到什么样的规格,厨师他就计划了。我听了说对。我得回去了,那事哪天再说。
不知不觉夜已深了,雪还在下着,大家都觉得心里暖烘烘的。我告别了众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回到家。媳妇和孩子已经睡了,我看着炉子里还未熄灭的炭火,想着六弟的喜事,也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期待着元旦那几天的热闹场景。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格外刺眼。我早早起了床,想着六弟结婚的事,得赶紧行动起来。我吃完早饭,很早的来到俺娘家。俺娘看我来了,说,家军,你来的好,你大哥回新村还没走。你看今天是星期天,咱为你六弟弟结婚的事,咱还要准备啥。大哥说,对,家军,你看今天还需要我不,需要,我就在这。要是不需要,我就马上走,一会,抚远的客车来了,我就得走。家里黄豆还没打完场呢。我一听大哥着急走,我已考虑,找厨师的事,他在这也没用,我说好,大哥你还有农活,你忙你就走吧,有三件事,你要记住,必须做到:一,昨晚叫你给你新村捎信的事,你想着,你回去就得早点通知咱那些亲戚。俺娘说对呀,咱这些年,穷,你妹妹结婚咱也没预备,没给你妹妹举办婚礼。可你们村咱那些亲戚,老乡谁家的孩子结婚,咱都去随礼了。这回你六兄弟结婚,你也告诉他来捧捧场来,他们能来吧。大哥说,那他们指定能来。我说好。大哥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现在就得定下来,你估计一下,你们新村,包括腰九八村,二零一村,一共能来多少人,能有几桌。你说了,我一会就找厨师说去,考虑订桌的事。我说了,大哥想了想,想着算着谁能来,说三到四桌吧。我说好,我给你们准备三桌半。第三件事就是,六弟弟结婚那一天,你必须开你的四轮子早来。咱接亲的车,我看就得用你的四轮子做结婚的新车了。“那我一定保证,”
大哥说着,就和他连桥走了。大哥走了,我叫六弟弟去对象家送信去,告诉元旦是咱们结婚的正日子。俺爹回来,听到了,说,对,咱的正日子的给你对象的娘家说清。至于他们怎么提前怎么办是他们的事了。
六弟弟走了,我去找厨师了。我家请厨师,就是找我们的老乡小董。小董是多年老打渔的,他会造厨,他最拿手的菜,就是做鱼了,就做鱼,他就能做出几道好菜来,浇汁鱼,红焖鱼,干煸鱼,生鱼,炸小面鱼。等等。我把他请来了,俺爹给他说俺六弟弟元旦结婚,请他造厨,和他商量二十做菜,让他看都得准备什么食材。我让他给拉出一个食材单子来。我说,董哥,你给我拉出来一个单子,你都i写上每种都买多少,哪些先买,哪些后买。这样,我去抚远上班,能往回捎,我就开始捎了。小董听了,说,家军,我说,你写,俺俩说着就写起来,一会,造厨的菜单就写出来了。菜单写的很详细:包括,主食材:肉包括,猪肉,猪头,软下水;牛肉,鱼,各种鱼,和各种配料。还有带喜用的酒。那个时代,没有饮料和水。
造厨,购买食材的事我安排好了。就开始想起待客用的餐具了。餐具,一开始,我准备用学校食堂一部分,再在左邻右舍的借一部分。可是准备的时候,李老师告诉我,现在有人家置办了酒席用的餐具,专门搞租赁。我叫李老师给我联系。嘿,李老师没过几天就在一个村给我联系上了。一桌酒席用的盘子碗,用一次是两元钱。我听了挺好,讲的是用 头一天,去车拉。弄完就得给送回去。
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好了。俺娘给儿子结婚的被褥也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元旦了。时间过的快,元旦很快到了,这一天,大哥早早地就从新村开车来了。四轮子装扮一新,大哥安排了他村的小伙王,是开接亲新车的,大家还延续过去用马车接亲的说法,亲切的称呼他赶车的老板子。小王开车,大家一称呼他老板子,他可高兴了。我们接亲去一辆四轮子,弟弟的媳妇的娘家还陪着来一辆四轮子。四轮子都扎上红绸子,插上了几面红粉色的彩旗,打扮的十分漂亮。
那接亲的车来了,俺家支客人是李老师,喊着迎新人,鸣鞭炮,鞭炮声,刹那间砰砰啪啪,响彻云霄,李老师很有风度,一步一步,喊着,二位老师,喜结良缘,喜事新办,新人拥抱,拜见老人,谢过相亲,比翼齐飞,争创为事业做出有贡献的人。
一会开席了,李老师,领着一对新人,又喊起来,新人敬酒,谁喝谁有,改革开放,大家都跟上,席间迎来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