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赘言,直接切入主题,声音恳切:“启奏陛下,我主闯王,虽起于草莽,然心向华夏”。
“今伪夏崛起于南,倒行逆施,毁我礼乐,实乃天下共敌!我主愿弃前嫌,率部归顺朝廷,奉大明正朔,恳请陛下赐予名分,允我等效命疆场,共击国贼,以保神州不坠,华夏衣冠!”。
他话语简洁,却将“归顺”与“抗夏”牢牢绑定,更是抬出了“华夏衣冠”这面大旗。
李岩话音刚落,不待崇祯反应,周延儒便立刻接口,声音带着慷慨激昂:“陛下!李将军一番肺腑之言,足见其忠义之心!闯部既能幡然醒悟,以抗伪夏之大业为重,实乃社稷之福!”。
“此正合圣人所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当此危难之际,陛下当效光武之恢弘,广纳天下义士,共扶正统!”。
“首辅所言极是!” 成国公朱纯臣声如洪钟,“陛下,《左传》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如今伪夏便是那外侮之大者!些许前怨,当置于国仇之后!予其名号,使其与伪夏拼杀,正合兵法‘以夷制夷’之妙策!”。
兵部尚书张缙彦引据更显阴狠:“陛下,唐太宗亦曾纳瓦岗旧部,终成贞观盛世。用人之道,贵在使功不如使过”。
“李闯部众皆悍勇之辈,若得其死力,必可重创伪夏,为我大明赢得喘息之机。此乃存亡续绝之关键,伏乞陛下圣裁!”。
“臣等附议!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失啊陛下!”
“若能联合各方义士,中兴大明,指日可待!”
顷刻间,附和之声再次鹊起,引经据典,声情并茂,仿佛崇祯若不答应,便是阻塞贤路、不顾江山社稷的昏君。
巨大的声浪几乎要将殿顶掀开,所有的压力都指向了御座上那个沉默的身影。
崇祯依旧静静地坐着,冕旒的玉珠将他与沸反盈天的臣子们隔开。
他看着下面一张张或激动、或焦虑、或看似忠忱的脸,目光最后落在了躬身侍立的李岩那身刺眼的白衣上,又扫过周延儒、朱纯臣等人那因急切而微微泛红的面庞。
他心中一片冰凉,这些人,引经据典,说得天花乱坠,可他们谁想过,这“联合”所需的粮饷从何而来?
这“归顺”的军队如何节制?他们只是想用一个空头的名分,逼他这个皇帝承认既成事实,然后呢?
然后所有的负担、所有的风险,还不是要落到他这个早已空空如也的内库和摇摇欲坠的朝廷身上?
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望着皇帝,等待他最终的决断,期待着他答应,然后能从内库中拨出那维系“联合”的一笔钱粮。
要知道如今的崇祯皇帝,可和以前不同,在潜心研读了大夏那一套冰冷而高效的制度后,他痛彻心扉地领悟了一个曾被自己忽略的根本道理——无钱无粮,纵有天子名分,亦是寸步难行。
这血淋淋的认知,是用整个北方的糜烂和无数次催饷无果的绝望换来的。
他不再将希望寄托于那早已千疮百孔、贪腐横行的朝廷财政体系。
转而以惊人的决断力,绕开户部与工部,动用内廷与宦官体系,亲自着手整顿皇室产业。
他将触目所及的皇庄进行彻底清理,驱逐蠹虫,招抚流民耕种,确保田赋能实实在在落入内库。
将散布各地的皇室店铺、作坊收回直管,严查账目,他甚至将一批有手艺却濒临破产的工匠收拢庇护,专为皇室服务。
这一系列举措,虽未能让皇室重现“富有四海”的盛况,却也让那干瘪已久的内库,终于有了些许沉甸甸的底气和久违的活气。
反观大明的朝廷府库,却已是山穷水尽,太仓银库可以跑马,光禄寺的账目早已无法兑现,甚至连在京官员那微薄的俸禄,都已拖欠了数月之久。
各级衙门运转停滞,全靠官员各自“手段”维系,整个帝国的行政机器,早已锈迹斑斑,濒临崩溃。
正是这鲜明的对比,催生了今日这场看似“忠义凛然”,实则“算计精明”的逼宫大戏。
周延儒、朱纯臣这些盘踞顶层的权贵,个个心如明镜,既然联合,大明肯定就要出兵,出兵就要大笔钱粮。
他们自己,是决计不肯掏出这笔巨额开销的,于是,所有的算计,最终都落在了那刚刚恢复了一丝元气的皇帝内库上。
他们需要借“大义”之名,行“逼饷”之实。他们需要皇帝用内库的钱粮,去为他们争取来的“联合”策略买单,去为他们抵御大夏的威胁,保住他们自己的身家产业。
这才是他们不惜发动清流、鼓动士子,将“联寇抗夏”渲染成救国唯一途径的真正目的。
声势越是浩大,理由越是冠冕堂皇,皇帝便越难以拒绝,他们便越有可能从那只日渐丰满的“金母鸡”身上,拔下最关键的羽毛。
整个计划的核心,从来都不是什么名分,而是钱粮,或许还有打皇帝训练的那支禁军的意思。
在他们看来皇帝只需要垂拱而治就是了,其余一切交给大臣就好,亲自手握军队的皇帝不是他们需要的。
良久,崇祯终于动了,他缓缓抬起手,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疲惫的淡漠,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争论与他无关:“既然众位爱卿都如此说,皆以为此乃救国良策!”。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下方瞬间亮起期待光芒的众人,才继续用那没有波澜的语调说道:“那此事,便交由你们去办吧”。
崇祯伸手指向周延儒:“周先生既为首辅,又力主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与李岩接洽,商议具体章程,一应事宜,由内阁并兵部酌情处置,不必事事奏报”。
说完,根本不给周延儒等人反应和提出钱粮问题的机会,崇祯直接站起身,袍袖一拂,在王承恩和贴身内侍的簇拥下,转身便向后殿走去,竟是直接退朝了!
“陛下!陛下!这钱粮……”, 周延儒下意识地上前半步,急切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