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上钩了!
程九手上握着一把金红交织的鱼竿,眼睛直直盯着那黑曜般的箱子,手臂微微绷紧,隆起抺健壮的肌肉!
嗨!好重!
鱼竿弓成一抹它看起来有些承受不住的弧度,摇摇欲坠,但始终都没有断裂。
黑红色的火焰如同引星一般,顺着银色的鱼线快速的往上蔓延!
火焰触及金红色的鱼竿被牢牢的抵住。
程九有些庆幸,还好她有先见之明,这鱼竿,还是她从师傅库房中摸出来的珍藏。
别看外表是金红色,实际上是实打实的冰属性鱼竿。
原来是蓝色,只不过青阳仙君觉得蓝色实在毫无兴致可言,特地给这鱼竿换了个皮肤,后来一直留在清虚仙君的宝库!
一把金红相间的鱼竿在众素色鱼竿中非常惹眼,程九一眼就相中了这把鱼竿。
金红色好看!
也好用。
也不知道外面这层是什么制的,抗火性max!
随着黑色的箱子慢慢的往阵法外面挪移。
盔甲的怒吼不断的从阵法内传出,凄狠凶戾,让人心生胆寒。
程九往外拉箱子的手都被这声音吓的一顿,等反应过来,往外拉箱子的速度更快了!
“吼!”
黑雾气急败坏,猛得将一直纠缠的冷气振飞,朝箱子张牙舞爪的扑来!
程九心跳突然加速,一股莫名的不好的预感降临在身上!
如果叫这铠甲,回到箱子内,会发生非常不好的!
程九手腕青筋暴起,在盔甲扑来的那一刻!
拉!
箱子猛的向上一跃,重重的砸在脚边!
金石之木与冰层剧烈碰撞,些微冰花飞溅而!
“吼!”
一股腥臭难忍的气息扑面而来,程九快速的后退,手中的剑迅速劈砍,硬生生将吹来的气体砍灭!
朦胧间程九对上了一抺充斥着怨恨与恶的恶意的目光,如附骨之疽,黏糊糊到令人作呕!
程九心中并没有因为这目光而感到害怕,反而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看着脚边这巨大的箱子,程九莫名的知道自己做对了!
风雪攀附着灼热的星核,一抺抺五彩斑斓的星带缓缓从陨落的星核中冒出,如梦如幻,即使世间最美丽的丝绸也不及这星带万分之一。
呼吸吞吐之间,周边无数条星带交织融合,如同星辰与月光最华丽的丝绸,飘缥,似水,为这片极地风暴遗忘之处蒙了一层美丽的面纱。
牛头巨兽慵懒的星带交汇之间,尾巴悠闲的扫过极地的冰面,俨然一副吃嗨的模样。
如果说御极冰石是牛头巨兽的食物,那御极冰石形成所逸散出来的星带,就是蕴藏精华,甜美可口的汤。
牛头巨兽缓缓抬起眼眸,极地之力不断的朝它脚下汇聚,作为这一片地域的宠儿,牛头巨兽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它仰天长长“哞”了声,似乎受到它的召唤,星辰都在回应着它。
无星的天空,星星不断闪现,汇聚,凝结,随着牛头巨兽的召唤,快速穿透地面。
原本势均力敌,甚至落于下风的极地之力在这股星辰之力的加注下,不断的增强。
阵法内的战况已然被风雪封锁,难以看见,只能感受到两股力量在阵法内不断的碰撞。
随着时间不断的延长,里面的战斗不断的增强,双方强大实力激烈碰撞,剧烈的余波下,程九不断的后退。
即使站在阵法最外围,里面战斗所逸散出的一丝气息,依旧不是程九所能承受的。
极地之力不断的增强,从原来的势均力敌,到现在的全力碾压。
程九之前看到的那一副还算完整的盔甲,此时已经变得破破烂烂!
上面沾染的各种的气息,在极地之力霸道的磨砺下,消散!
这盔甲究竟是什么来历,要明白极地之力可是坐拥着一整个极地的力量,居然无法将这个盔甲轻易的击败!
程九打量着身边的箱子,箱子打开,露出里面的内里。
“这是!”程九的嘴紧紧的抿起,眼睛中透着一抹不可思议。
外表朴素的箱子,里面也是灰扑扑的,箱子内居然被一层不知名的布,四角包裹。
虽然这层布被那不知名的盔甲日夜侵蚀,变得破烂不堪,但那一两片丝绸残片所渗出的鎏金色光,程九绝对不可能看错。
这种独一无二的颜色,在修仙界可能算正常,但在凡人界,这是皇室独有的颜色。
而且这么正,这么纯,能在那诡异盔甲侵蚀下还能保持这般鲜艳的颜色。
除了传说中的林纹锦,程九想不出其他。
皇室专用,准确来说是林氏皇朝专用!
林纹锦制作十分复杂,需从全国遴选,挑选出十位拥有玲珑之心最为手巧的绣娘,进入皇朝最核心之地,天巧阁。
连续三年沐浴祈福,祈求上天保佑林氏王朝风调雨顺,百姓幸福,期间需保持绝对的虔诚,日行千善,茹素食水。
如此三十年,天巧阁会产生一种除了这些绣娘谁都看不见的金色丝线。
传说是人道之力对绣娘的奖赏,这些绣娘会使用独特的手法,将这些丝线揉织成锦,此为林纹锦。
林纹锦所织之衣,水火不侵,刀枪不入,即使大乘期也不敢轻易对身着林纹锦之人动手,会遭反噬。
林纹锦不仅制作困难,产量也极为稀少,在凡人界,只有林氏王朝皇帝登基的龙袍才会由林纹锦制。
而且林纹锦制作方法,在七万年前就失传了。
林纹锦制作极为苛刻,日行千善,怎么也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绣娘能够做到的,背后肯定需要庞大的国家仪器运作,这才能达到。
但那一任林氏王朝皇帝,根本不是正常途径即位,是叔夺侄位。
说起来这也是一笔烂账,五大宗有权利决定凡人界三大王朝,下一任皇帝。
不过一般都不会这么做。
但那一任皇帝,这个造反的王爷,从最开始就是林氏王朝的太子。
为什么是弟弟是太子,而不是儿子,当然是因为那一任林氏王朝皇帝迟迟没有孩子,不仅是儿子,连女儿都没有。
这位王爷,咱们且称他的封号昭王,是当时皇帝一母同胞的兄弟,两人年岁相差有点大,是上一任皇帝的老来子。
可以说这个弟弟是皇帝一手抚养长大,和儿子也没有区别。
皇家爱幺儿,尤其是皇帝登基时,昭王年岁也不大,仅五岁,深宫寂寞,皇帝也不能时时刻刻陪在太后身边,可以说年幼的昭王给了太后难以言喻的慰藉。
大儿子迟迟没有子嗣,下面的那些宗亲逼的厉害,太后就想着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不分彼此。
就和皇帝商量立自己的亲弟弟昭王为太子,兄死子继,也好,堵住那些咄咄逼人的宗亲的嘴。
皇帝当时也没有孩子,看弟弟和自己的孩子差不多,闻言当场就答应了。
昭王就成了太子。
如果说一直都这样,那三方都没有问题。
但偏偏二十年后,皇后怀孕了!
这个刚出现的生命,一出现便牵引了朝堂上下所有人的目光。
皇后产下一子!
还是嫡长子,昭王地位变得无比的尴尬。
不幸的事,他娘,林氏王朝的太后,那时已经去了。
唯一亲近能给他说话的人已经没有了。
昭王为太子已经近二十年。
这二十年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如履薄冰,尤其是他上面的不是他爹,而是他哥,作为太子的昭王处境就更加艰难。
这二十年间,满朝文武上下朝野百姓,没有不对昭王交口称赞的。
奋斗了二十年,付出了二十年,眼看就能摘果子了,结果一个刚刚出生的奶娃娃,连站都不会站,就要摘他的果子,昭王哪里甘心。
虽然他哥一直都在保证说下一任皇帝一定是他,只要他保证好好善待他侄子,就行。
但不管是皇帝还是昭王,双方都心知肚明。
从这个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皇帝的心思就变了。
弟弟当下一任皇帝哪有自己的孩子,当下一任皇帝好。
他们两个心里都清楚。
但昭王经营了二十年之久,这二十年间皇帝虽然起了一些为难之心,但对昭王还是竭力培养,并没限制势力发展。
皇帝天资一般,寿数有限,皇帝清楚,昭王也清楚。
就算心里非常想让自己儿子继位,皇帝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安抚昭王。
事情转机在五大宗弟子来修仙界历练,选拔下一任皇帝。
五大宗拥有绝对的决定权,这是独立于三大王朝之外的绝对权利。
皇帝和皇后花了大价钱贿赂勾结了当时来林氏王朝的五大宗弟子。
昭王落败,皇子上位。
这种事情历练弟子本不该参与的,尤其是在昭王无错的情况下。
事成定局。
昭王对结果十分的不甘,虽然知道当中有猫腻,但当场并没有发泄出来。
只是借着哥哥愧疚之机,求了块丰饶之地作为封地,以备东山再起。
当时的皇帝虽然知道其中有问题,但这是他从小养到大的孩子啊,这件事是他对不起他,虽然他不后悔。
于是答应了。
林氏王朝皇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皇权至上的特性让皇帝对领地所有百姓都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出现篡位这种情况的。
但昭王造反的时机非常的微妙,他一方面一直劝他的哥哥继续当皇帝,防止侄子提前继位。
一方面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在那最关键的时候一击致命。
于是在他算计下,他哥哥死前传位。
登基大典上昭王带着兵甲冲入皇宫。
当时的小皇帝还未完全掌握皇权,正是最脆弱的时候!
一击必杀!
篡位成功!
当时的皇袍几乎都是由林纹锦所制作,想要当皇帝,想要证明自己是正统,一件林文锦制作的皇袍必不可少。
说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地不赞同,那几年产出的林纹锦非常的少,剩下的林纹锦全给上一任小皇帝做龙袍了。
剩下的林纹锦得在三年之后才制出一件。
也就是说他想要林纹锦登基要么等三年之后,要么就穿自己侄子的龙袍。
昭王当然不愿意穿自己恨的仇人的衣服,即使那是新的。
他登基是穿的自己哥哥龙袍改造的。
也因此有传言说他得位不正。
昭王本就对此敏感,他不觉得自己夺位不正,但篡位也是事实。
这传言简直是在往他心窝子里面戳,他当即下令禁止,
有的时候越禁什么就越禁不住,传言飞速的蔓延,全国传得沸沸扬扬。
尤其是在三年一度登科,当时文状元,不仅风姿俊逸,还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六元及第,天之骄子!
朝堂之上,洋洋洒洒,整整一万字,字字珠玑骂他。
乱臣贼子,狼鼠之辈,叔篡子侄,不配为君……
昭王只觉得自己的脸皮都被这文状元丢在地上反复践踏,一直维持良好的气度崩碎了。
他直接行使皇权,叫那滔滔不绝的文状元当场挫骨扬灰。
朝堂一片安静,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官员战战兢兢的看着上手的男人,突然感觉他们玩脱了,放出了不得了的东西。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
更何况昭王本就不是什么大度的人,只不过从小培养的帝王气度让他学会了伪装。
而今有人看不上他的伪装,那就自食其果吧!
他当场下令黑龙为全城缉拿传留言之人,一但查出以大不敬之罪,当场处死,不必上报,不必审问。
史和文讽大案!
牵连人之多,死亡人之广,千年难遇。
昭王甚至去见了曾经的嫂嫂,现在的秦太妃,没错,他并没有杀死自己的侄子,毕竟他哥也没有对他动手。
他将小皇帝拉下位后封为秦王,虽然有诸多限制,但也给自己侄子选了一个丰腴的封地。
秦太妃,也就是曾经的皇后,不想待在皇宫成为太后,昭王也依她,让她陪着自己儿子享天伦之乐,为秦太妃。
昭王不想对秦太妃动手的,毕竟这个嫂嫂当初对她很好,他对这个嫂嫂是有感情的。
可是,秦太妃不甘啊,在她眼里,昭王就是谋篡他儿子皇位的贼子。
没错,这些流言就是秦太妃传出的。
见昭王寻来,秦太妃也不意外。
昭王没有问秦太妃为什么,正如秦太妃从没有问昭王为什么篡位!
在秦太妃无尽怨毒的诅咒中,秦太妃从容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