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振华的怒火,郑伟民没有接话,只是将省纪委的函件推到他面前。
函件上写得清楚,陈明远的供词已经录了三次,每次都有同步录音录像,涉案人员的名单和证据链,已经报给省纪委常委会,“建议嘉和市委配合,尽快启动相关人员的组织审查程序”。
林振华拿起函件,看到“配合”两个字时心心情很是不好。
这不是商量,是通知。
省纪委已经掌握了铁证,就算他想保,也保不住。
真要是硬保,说不定还会把自己牵扯进去——那些人都是他提拔的,他这个市委书记,怎么也脱不了监管不力的责任。
“省纪委已经做了记录。”郑伟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提醒:“赵书记让我转告您,尽快梳理班子情况,别影响了改革和新区建设的进度。”
林振华沉默了。
赵书记是省纪委副书记,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他配合查处,省里不会过分追究他的责任;要是还想护着这些人,后果自负。
他拿起笔,在清单上每个名字后面画了个圈。
笔尖划过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在给这段任期里的失误,做最后的标注。
人社局、国资委、税务局、土地局、城建局、审计局……六个核心部门的局长,加上已经下去的郝元龙,整整七个。
这么大的动作,嘉和市官场基本上烂掉了!
“什么时候动手?”林振华抬起头,声音里带着疲惫。
“省纪委专案组明天到。”郑伟民站起身,收拾好桌上的材料:“需要市委办公室配合提供相关人员的任职档案,还有部门的工作台账。”
林振华点点头,挥了挥手。
看着郑伟民走出办公室,他再次拿起那份清单,目光扫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烟瘾又上来了,他摸出烟盒,却发现里面已经空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的嗡鸣声,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清单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林振华知道,从明天起,嘉和市委的天,真的要变了。
而他这个市委书记,能不能撑过这场风暴,现在还很难说。
傍晚时分,市委大院的人渐渐散去。
周晓梅走出办公楼,看见张扬的车停在门口。
车窗降下,张扬探出头:“周书记,明天去新区现场看看?河心岛那边的芦苇该清理了,不然影响施工。”
周晓梅点头:“好,我让住建局的人一起去。”
车驶离大院时,周晓梅看着窗外的街景。
路边的广告牌上,还贴着陈明远的照片,只是下面多了张新的通知,写着“国企改革招聘专场”。
她想起早上听到的议论,有人说张扬能把陈明远拉下马,能量不小。
陈明远是怎么下来的,周晓梅最为清楚,他是被张扬逼迫的走投无路了。
不光陈明远,林振华也不好受啊,说不定哪天也会被弄掉。
这也给周晓梅提个醒,不要去得罪这位常务副市长。
回到家,周晓梅翻开笔记本,在“新区项目”下面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学校:48个班,预留扩建用地;医院:200张床位,重点儿科”。
她想起白天跟张扬的对话,对方提到要建保障房,留给困难职工。
这个主意好,既能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又能拉近距离。
手机响了,是党校同学打来的:“省里那边有消息了,说是倾向于从市里提拔,你这边要抓紧。”
周晓梅握紧手机:“我知道了,谢谢。”
挂了电话,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沧澜河。
夜色中的河水泛着微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绕着嘉和市。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能有半点差错。
陈明远倒了,林振华心思不定,只有把项目抓牢,把人心稳住,才能在这场权力交接中,站稳脚跟。
对于省里这位同学,她还是非常信任,既然他说从嘉和市内部提拔,非她莫属。
能跟她竞争的只有张扬。
她不认为张扬会坐上这个位置,毕竟张扬刚刚得到提拔。
而另一边,张扬回到办公室,魏浩然正等着他。
桌上放着省纪委发来的简报,上面写着陈明远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涉案金额超过一亿。
魏浩然指着简报上的内容:“刘庆山也交代了,之前的资产评估报告做了手脚,帮陈明远多套了两千万。”
张扬拿起简报,翻了两页:“这些证据够了,接下来就看省里怎么定。”
魏浩然看着他:“周书记那边,好像很想接任市长。”
张扬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新区规划图上:“她有能力,也有资历。
要是她能上,对改革和建设都有好处。”
对此张扬倒也不失望,周晓梅确实有能力,人品更是没得说。
至于其他人说她跟刘玉田有一腿,都是捕风捉影,到底有没有一腿,没人知晓。
无论有没有一腿,都不影响周晓梅能力。
当然了,只是这个女人有点小心急。
说实话,如果可以,他还是希望周晓梅能接任市长,这样他工作能好干一些。
国企改革结束,省委未必会这么支持他了,这也是张扬不能容忍陈明远还在这个位置的原因了。
林振华他动不了,既然如此,只能动陈明远了。
张扬清楚,哪怕陈明远下去,他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资历不够。
倒也没有多失落。
魏浩然点头:“林书记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张扬笑了笑:“他现在自顾不暇,没精力争这些。”
林振华可能阻止吗?
不担不会阻止,甚至会推波助澜吧,要是从外面来个市长,谁知道啥性格。
最起码他了解周晓梅。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张扬拿起红笔,在规划图上的保障房位置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优先安排国企职工,单价不超过市场价80%”。
陈明远倒了,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新区建设,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但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步走下去,嘉和总会好起来。
张扬对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