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家更警惕了,时不时朝四周看一眼,生怕建奴再回来。
好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再没出现任何动静,只有风刮过野草的声音。
傍晚时分,勘测终于全部完成。
周大旺手里拿着一张密密麻麻的测绘图,上面标着废墟的每一处细节:
营地的长宽,四个角楼的位置,残存石墙的厚度和高度,泉眼的位置,能复用的地基。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带着众人朝缓坡走去。
众人登上唬船,木桨划开江面,朝着玄扈号驶去。
此时的夕阳已经快落到地平线了,把江面和高地都染成了橘红色。
废墟上的硝烟早已散去,只剩下前锋营的遗迹静静地矗立在高地上。
玄扈号的甲板上,李国助正站在船舷边等着他们。
见唬船靠近,他赶紧让人放下吊梯。
周大旺第一个登上甲板,快步走到李国助面前,双手捧着测绘图躬身道:
“少东家,西北前锋营废墟已经勘测完毕,所有数据都记在图上了。”
“很好,今天就到此为止,你们去休息吧,明天再测中军大营和山地营的废墟。”
说着,李国助接过测绘图,转身走进了舰桥。
图上标的很清楚:
废墟是50步见方的方形营垒,残存的石墙厚度有一尺二;
四角皆有箭楼,木制箭楼虽毁,石质地基尚存;
内侧有个泉眼,挖深了能当井,解决供水问题;
李国助把图纸放到一张长桌上,一边看,一边用炭笔在另一张纸上画起了草图。
……
次日一早。
“今天这两座营离江岸都远。”
李国助在甲板上叮嘱周大旺,
“中军大营虽在舰炮的射程内,但那个距离已经超出6磅炮的有效射程,9磅炮也差不多是最大射程了,基本打不准;”
“火箭弹虽能打到,但那个距离也没准头可言,那玩意就是靠数量打集群目标的,用它打小股目标就跟大炮打蚊子差不多,搞不好还会误伤自己人。”
“东南山地营就更不用说了,火箭弹都不一定能打到那里。”
“所以今天你们只能靠自己,最好出动所有夜不收,每人都多带些装备。”
“少东家放心!”
周大旺一拍胸脯,自信满满地道,
“我给每人都增补了装备,每人都多带了一把短铳,三十发窝头弹;”
“不过我们今天会尽量潜踪匿迹,人太多反而容易暴露目标,所以还是20人,只是多带了两名狙射手。”
当时还没有狙击手这个词,但有“狙射”一词,意思也差不多。
“好,那就祝你们旗开得胜,我会在此静候佳音!”
李国助也不婆妈,明军只是大兵团作战不如建奴,小规模野战,还是经常取胜的。
更何况夜不收还是明军中的特种兵,最是擅长小规模作战,再加上永明镇的先进武器,十之八九不会吃亏。
半个小时后,二十名夜不收乘唬船登岸。
“先外围后核心!”
周大旺落地后立刻分工,
“老陈带两人测壕沟,记清宽和深;老吴跟我去中央看地基;”
“剩下的人两两一组,量清废墟边长,标记四角望楼的位置!”
老陈领命后,带着两名夜不收直奔外围壕沟。
他蹲在沟沿上,把长绳尺一端递给沟底的夜不收,另一端抵着自己的靴尖:
“拉紧了!量宽——五尺整!再量深——三尺,底下还有点水,没烂泥。”
他掏出炭笔在麻纸上记着,又用脚踢了踢沟沿的土,
“这土结实,加深到八尺就能挡奴骑冲锋,省得咱们重新挖。”
沟沿旁的木栅桩基间距一尺,老陈让夜不收在每个桩基上画了道白灰,连成一条隐约的线:
“这就是第一道阻骑线,后续工兵直接在这儿立木栅就行。”
周大旺和老吴则朝着中央区域走去。
越往中心,石质地基越密集,最显眼的是片十步长八步宽的高台,夯土层硬得用匕首都扎不动。
“这准是中军大帐的地基!”
周大旺蹲下身,摸了摸地基边缘的青石块,
“你看这缝,砌得还挺规整,改造成指挥塔正好,站在上面能看见整个大营。”
旁边三座相连的石墙废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头儿!一尺五!”
老吴用绳尺量了量墙体厚度,喊起来,
“这墙够厚,当年准是粮草库!你看这墙角,没塌透,修复一下就能当弹药库和粮仓。”
周大旺绕着石墙走了一圈,发现墙根处还有通风的石孔,忍不住点头:
“建奴倒也懂些门道,这孔能防潮,存火药正合适。”
西侧的骑兵驻扎区更是一目了然,地面上满是马蹄踩踏的凹痕,百余处两步宽三步长的马厩地基整齐排列,连拴马的木桩都还留着半截。
“这儿能留着当骑兵临时驻留地。”
周大旺指着地基间的通道,
“你看这道宽五步的路,正好能让骑兵快速冲出去,不用再修新的通道了。”
可就在这时,北侧的猎兵老郑突然发来信号,他趴在一处望楼基座后,手举线膛步枪,朝周大旺比划着“有探子”的手势。
周大旺立刻示意众人隐蔽,自己则猫着腰挪到老郑身边,顺着他的枪口望去,北边丘陵的灌木丛里,十余个黑影正猫着腰朝这边摸来,手里握着短刀,背上还背着弓箭,正是建奴的探子。
“瞄准领头的!”老郑低声道,手指扣在扳机上。
待最前的探子走出灌木丛,老郑轻轻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那探子应声倒地,剩下的人顿时慌了,转身就往沟里钻。
另一名猎兵趁机补了一枪,又放倒一个,余下的建奴探子再也不敢停留,连滚带爬地消失在树林里。
日当正午时,中军大营的勘测终于结束。
周大旺把测绘图叠好揣进怀里,领着众人往江边走,图纸上密密麻麻记着数据:
废墟边长一百八十七步,壕沟宽五尺深三尺,中军帐地基长十步宽八步,三座粮草库石墙厚一尺五,四角望楼基座五步见方,骑兵区马厩百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