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镇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还未被朝阳完全掀开,济世堂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便被轻轻推开。
楚一凡拄着根磨得光滑的桃木拐杖,佝偻着身子慢慢挪进来。
身上那件青布长衫早已洗得发白,边角磨出了细密的毛边,随着他蹒跚的动作微微晃动,像是挂在枯枝上的残叶。
他的背驼得厉害,仿佛被千钧岁月压弯了脊梁,满头稀疏的白发贴在头皮上,几缕灰败的发丝垂在额前,遮住了眼底深处藏不住的沧桑。
“楚伯,您怎么起这么早?”黑牛从药柜后探出头,声音带着老态的沙哑。
他今年已七十岁,黝黑的皮肤松弛得像挂在竹竿上的布袋,眼角的皱纹堆成了深深的沟壑,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蒙上了一层浑浊的翳,唯有那双常年抓药、碾药的手,依旧稳得惊人。
只是手背爬满了褐色的老年斑,指节也因常年用力而有些变形,像老树根般蜷曲着。
楚一凡没有立刻应声,只是缓缓走到窗边的木凳上坐下,剧烈地咳嗽了几声,每一声都像是从破旧的风箱里挤出来的,好一会儿才慢慢开口:“今日风大,你那风湿骨病该犯了,我……我煮了点姜枣茶,在灶上温着。”
他说话时气息格外不稳,每说一句都要顿一顿,像是在积攒着微薄的力气,声音里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
黑牛笑着点头,转身往灶房走。
楚一凡望着他蹒跚的背影,枯瘦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拐杖上的纹路——这百年间,他从未动用过一丝灵力洗涤灵骨,任由岁月在身上刻下刀削斧凿般的痕迹。
曾经能斩碎道境的身躯,如今连走几步路都需要拐杖支撑;曾经能洞穿虚妄的锐利双眼,如今连看清药草的纹路都要眯起眼睛,费力地辨认。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虽曾触及道七境,远超寻常仙境修士,却从未真正“脱凡”。
身体会衰老,心境会被喜怒哀乐牵动,甚至一场寻常的风寒,都能让他卧床数日,动弹不得。
原来所谓的“超凡”,从来不是脱离凡俗,而是连凡俗的苦,都未曾真正参透。
“楚伯,您尝尝,这姜枣茶我加了点桂圆,更暖身子。”黑牛端着粗瓷茶碗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递到楚一凡手中。
楚一凡接过茶碗,温热的触感顺着冰凉的指尖蔓延到心口,驱散了些许晨寒。
他看着黑牛鬓角早已霜白的头发,忽然开口:“黑牛,你想不想……活得更久些?”
黑牛愣了愣,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得更深:“楚伯,人活七十古来稀,我能活到这个岁数,还能给乡亲们看看头疼脑热,已经很满足了。”
“不够。”楚一凡缓缓摇头,那双总是蒙着雾气的眼睛里,忽然透出一丝久违的坚定,“我要教你一套功法,能让你活至八百岁。”
黑牛手中的茶碗猛地一晃,滚烫的茶水溅出几滴,烫得他手一抖,却顾不上缩手:“楚伯,您说的是……是修仙?”
“不是修仙。”楚一凡纠正道,将自己的茶碗轻轻放在桌上,缓缓站起身。
尽管脊背依旧佝偻得厉害,却莫名多了几分肃穆,“没有腾云驾雾的本事,没有夺人性命的手段,但是可以让你长生。”
他走到黑牛面前,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指,指尖带着常年劳作的薄茧,轻轻点在黑牛的眉心:“你记住,呼吸要绵长,像河边的流水,不急不缓,从喉头沉到丹田;心绪要平和,像冬日的暖阳,不燥不烈,任念头起起落落,只做个旁观者。”
“每日清晨对着东方吐纳,吸那第一缕生气;傍晚对着西方静思,收那最后一缕余晖。
将天地间的微薄灵气,慢慢融入气血之中——这不是仙途,是凡人的长生路,走得稳,走得踏实。”
黑牛闭上眼睛,感受着楚一凡指尖传来的微弱暖意,那些清晰的吐纳法门如同刻碑般印在识海中。
功法简单得不像话,没有复杂的道纹,没有玄妙的境界划分,只有最基础的呼吸之法与静心之诀,却让他心里莫名地安定,像漂泊的船终于找到了锚地。
“楚伯,您为什么……现在才教我?”黑牛睁开眼,满是疑惑地问道。
楚一凡缓缓收回手,重新坐回木凳上,望着窗外渐渐散去的晨雾,雾气中露出青瓦白墙的轮廓:“以前我怕你贪求仙途,丢了医道的本心;如今我才明白,真正的道,从不是脱离凡尘,而是在凡尘中守住自己。”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对自己说:“我活了这么久,才知道岁月、心境、喜怒哀乐,这些曾被我视为枷锁的‘凡物’,其实也是炼道的基石。
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不逃避,不抗拒,学着控制它们——就像你当年在香炉镇,在那么多怨怼里,守住了那颗救人心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楚一凡每天都会指导黑牛修炼。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没有实力暴涨的惊喜,只有日复一日的吐纳与静思,像田间的老农照料庄稼,不急不躁,按部就班。
黑牛起初有些急躁,觉得这功法太过平淡,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
可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自己的精神头越来越好,往年一到阴雨天就疼得钻心的风湿骨病,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连看药草时,那双浑浊的眼睛都比以前清亮了些,药草的纹路、气味,仿佛都变得更清晰了。
“楚伯,我感觉身子轻了不少,像是……像是年轻了十岁!”这天清晨,黑牛做完吐纳,脸上带着孩童般的兴奋,对楚一凡说道。
楚一凡坐在一旁的竹椅上,看着他眼中重新焕发的光彩,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里藏着释然,也藏着期许:“这只是开始。
这套功法能让你活至八百岁,至于八百岁后,你是想继续做个凡人医生,守着这济世堂,还是想探寻更远处的路,都由你自己决定。”
黑牛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楚伯,我想一直做医生,像您教我的那样,施医赠药,守着这三花镇的乡亲们,就够了。”
楚一凡没有说话,只是缓缓闭上眼睛。晨光透过窗棂,在他佝偻的身上洒下一片温暖的金边,将他鬓角的白发染成了金色。
他知道,自己这条反其道而行之的炼道之路,才刚刚启程——控制凡心,接纳岁月,与这烟火人间相融,或许这样,才能真正斩破命运的束缚,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从未有人走过的道。
而黑牛,便是他这条路上,最温暖的光,最踏实的见证。
只是黑牛自己从未意识到,他早已活过了百岁。香炉镇那几十年的岁月,像被晨雾冲淡的墨迹,渐渐模糊在记忆里。
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有七十岁,只当是凭借医道积下的功德,让自己得以延年益寿,不过是岁月让记忆力慢慢衰退了而已。
这样的懵懂,或许也是一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