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又冷了!
一场大雪过后,正式宣告1984年即将挥手作别。
“大娘,你带着秋秋、振海、萌萌,还有振田在后面挤挤!”
已经进了腊月,刚放寒假,李天明就被李学军的夺命连环cALL给催到了海城。
孩子们都放假了,还在城里窝着干啥?
楼房住着再方便,也比不上老家的大院子舒坦。
不光李学军和严巧珍着急,几个侄子侄女更急,小家伙们早就盼着放假,跟着爷爷奶奶回老家了。
特别是振海,还没等放假呢,一天能问上七八遍。
“哥,又给你添麻烦了!”
天满忙着往后备箱里塞行李,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
“屁话!啥叫麻烦,这是我大伯大娘,轮得着你说这个!”
李天明抱着个泡菜坛子,不知道往哪搁!
“大娘,家里啥都有,这个……”
“给我!”
严巧珍一把抢了过去,抱在怀里。
“这是我跟楼上黄姐学的,四川的做法,到家让你尝尝,保准你舌头都能吞下去!”
夸张,太夸张了!
严巧珍要带,那就带着呗!
行李都放好了,几个小的也都挤上了车。
“天满,腊月二十九,带着天和他们几个都来,今年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过年!”
小五和小蓉前些天也都回村了。
等腊月二十九那天,天亮和江新宇也会回村祭祖。
今年除了在保密单位工作的天敬,还有在国外的天新,一大家子人终于能凑齐了。
“放心吧,那天准到!”
天满也非常期待,好像自从爷爷奶奶过世以后,他们就再也没回李家台子过春节了。
“哥,路上慢点儿开!”
“知道了!”
李天明答应一声,上车启动。
车缓缓地驶离,很快就出了小区。
路上的积雪在市委大力动员之下,已经被清扫一空,可出了市区,路就不好走了。
李天明也只能放慢了车速,避免打滑。
“这边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李天明前天就到海城了,之所以今天才出发,是被海尔厂的事给绊住了脚。
11月份的广交会上,海尔电冰箱再次大出风头,拿下了好几笔大订单。
本来这是好事,可偏偏有人给李天明找不痛快。
之前选的那几个配件供应单位,也不知道是商量好了,还是咋的,突然要提价,想要打海尔厂一个措手不及。
不提价,对方就拒绝供应配件,没有配件,海尔厂就不能按时交付。
一旦影响了出口创汇,到时候,李天明肯定要被问责。
李天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田新建,他是海尔厂的党委书记,由他出面和配件供应单位协调正合适。
可田新建却在这时候撂了挑子,说什么,海尔厂的经营权和决策权都在李天明的手上,对外的工作,应该由李天明出面。
这让李天明都不禁怀疑,这次的事,是田新建,或者魏红星一手策划的。
但仔细想想又不太可能,配件一旦提价,受损失的是海尔厂,而海尔厂还有将近一半的股份是国有,并且每年都是海城的纳税大户。
魏红星不至于这么短视,在这件事上卡脖子。
田新建不肯出面,这也难不倒李天明。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他上辈子很早就懂了。
当初在选择配件供应单位的时候,李天明让郑毅考察了很多个工厂,这些断供了,很快就有新的供应单位能顶上。
如今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好过,以前是计划经济,产能低下,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愁卖。
现如今是市场经济,这些年各地都在忙着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机械加工领域的产能明显过剩。
海尔厂抛出去的订单,有的是工厂抢着要。
眼看海尔厂不肯就范,还断了自家的生计,原先那些供应单位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跑来海城,堵着门求放过。
天满按照李天明的吩咐,将这些人全都晾了起来,直到李天明到海城。
这两天,李天明一直忙着和这些供应单位的代表扯皮,一通霹雳手段砸下来,全都老实了。
事实也证明,这一次的背后并没有魏红星的手笔。
“都处理好了,您放心!”
李学军笑道:“我有啥不放心的!”
坐在后排的严巧珍闻言笑道:“你还说呢,前些日子,听天满说了厂里的事,你大伯连着几天都睡不着,我当时就说,你肯定有办法,他操心也没用,又帮不上忙。”
李天明也笑了,感觉很暖心。
中午前,总算是到了村里。
“这边准备啥时候放假?”
李学军看着村口的那一大片工厂还在忙碌之中,随口问道。
“腊月二十九,歇到正月初五开工!”
“那片地,你又准备干啥?”
村口西侧的工地已经停工了,前些日子刚把基础打好。
“我计划着把空调的一部分配件放在咱家里做!”
李学军听了,没再说什么。
知道李天明能折腾,由着他去吧!
车停在家门口,李学工两口子和李学农两口子都在一旁候着呢。
“大哥,咋才到家啊!”
李学工来了好一会儿了,冻得说话都不利索呢。
“这么冷的天,你们来干啥,快进屋,快进屋!”
李学军招呼着,他的那套院子,前些天就打扫干净了,连着生了几天的炉子,屋里的湿气也都祛除,走进去暖烘烘的。
“还是家里好啊!”
李学军此刻感觉自在多了,进城几十年了,可大城市的生活,他到现在依旧不喜欢,那么大点儿的房子,抽根烟都得敞着门通半晌风才能散尽。
老家就不一样了,宽宅大院的,可着劲儿的折腾。
挑帘进屋,先去看了父母的牌位。
当年李天明的爷爷也留下了一张照片,只不过后来遗失,现如今也只剩下了两块牌位。
在牌位前站了一会儿。
爹,娘,儿子也老了,不知道啥时候就得去找你们了!
“大哥,大嫂,快上炕歇会儿!”
此刻,外面又开始飘雪花了,纷纷扬扬的,上午刚清理过的院子,很快就铺上了一层白。
几个小的全都跑去隔壁李天明的院子找哥哥姐姐们玩去了。
有振华带着,大人们根本不用操心。
石淑玲和方艳梅在堂屋忙活起来,严巧珍坐了一会儿也下炕跟着帮忙。
“天满他们啥时候回来?天明说了,今天三十那天,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过年!”
“腊月二十九!”
李学军说着,心中也止不住的感慨。
“孩子们都大了啊!一个个的全都有出息了!”
李学工和李学农听着,也是不住地点头。
孩子们有出息,让他们这做长辈的感到欣慰,更为重要的是,下一辈还是一如既往的团结。
最大的功臣自然是李天明。
没有他这个当大哥的,到了下一辈,人心怕是早就散了。
聊了没一会,在家的天生、天洪、天喜、天青都带着老婆孩子过来了。
人越多,屋里就越热闹。
东屋摆好了一张大桌子,酒菜陆陆续续地端了上来。
“大哥,入席吧,咱们爷几个今天好好喝几杯!”
回到老家,李学军也是大为开怀,招呼着李天明等人。
“都别愣着了,一起坐!”
酒瓶子打开,酒香伴着菜香,外面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屋里则是温暖如春,喜气洋洋。
“都把杯满上。”
李学军端起酒杯,没等说话,心头突然一酸,今天这张桌子上……
缺个人啊!
强压下心头的酸楚,这么高兴的日子,想那些做啥。
“退休了,不是领导了,啥都不说,咱们……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