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瑶的机枪在持续咆哮,弹壳堆积的小山不断增高,灼热的金属气息混着硝烟刺激着鼻腔。
她余光瞥见叶凛带领的突击小队已经突破甲板防线,正与对方展开近身搏斗,步枪的火光与战术匕首的冷芒在昏暗的船舱内交织。
“掩护爆破组!”关瑶嘶吼着调转枪口,重机枪火舌扫向试图包抄的安保人员。
就在这时,一枚手榴弹突然从角落滚来,她瞳孔骤缩,猛地扑向一旁。
剧烈的爆炸声震得耳膜生疼,气浪将她掀翻在地,作战服下的肋骨传来刺骨的疼痛。
她强忍着剧痛撑起身子,却见一名安保人员端着枪朝叶凛背后瞄准。
关瑶毫不犹豫抄起地上的破片手雷,扯开保险环掷了出去。
爆炸的火光中,她趁机冲向货舱,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碎裂的玻璃上。
货舱内,三台光刻机在防震支架上静静矗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找到目标!”叶凛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浓重的喘息。
“液压机就位!”
关瑶冲进舱门的瞬间,数名安保人员从阴影中窜出,子弹擦着她的太阳穴飞过。她侧身翻滚,掏出手枪精准射击,三发子弹穿透敌人的防护面罩。
特制液压机的轰鸣声响起,机械臂的钢爪死死扣住一台光刻机。
就在这时,海神号的备用电源突然启动,舱内灯光大亮,警报声再次刺耳地响起。
“快!直升机还有三分钟抵达!”关瑶将战术匕首插进一名扑来的安保人员咽喉,鲜血喷溅在她的面罩上。
运输船外,阿斯兰的支援舰队已经逼近,防空火力在夜空中织成密集的火网。
关瑶抬头望向头顶,透过货舱的天窗,她看见己方直升机群冲破云层,螺旋桨掀起的气浪拍打着海面。
“准备吊装!”她对着通讯器大喊,同时用身体挡住液压机的操作面板,子弹不断击打在她身后的防弹盾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
液压机钢索缓缓收紧,光刻机被稳稳吊起。
叶凛带领队员组成人墙,用血肉之躯抵挡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关瑶的手背被子弹擦伤,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但她的眼神始终紧盯着缓缓上升的光刻机。
当钢索终于与直升机吊钩完成对接的瞬间,她长舒一口气,下达撤退命令:“全体撤离!”
关瑶最后一个跃入直升机,作战靴重重踏在金属舱板上。
她转身扣动舱门控制键,看着逐渐缩小的海神号甲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运输船四周,阿斯兰支援舰队的探照灯刺破夜幕,宛如数十把银白利剑直指天空,密集的防空火力网在直升机群周围炸开朵朵橙红色的烟火,震颤的气浪让机身剧烈摇晃。
“启动电磁脉冲装置!”关瑶扯下满是血污的面罩,露出下颌处被弹片擦伤的血痕。
她的手指悬停在战术腕表的红色按钮上方,眼神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随着“嗡”的一声蜂鸣,藏在直升机腹部的Emp发射器启动,肉眼可见的银蓝色电弧以螺旋状向四周扩散,所到之处,海神号及支援舰队的雷达屏幕瞬间雪花纷飞,舰炮哑火,无人机如折翼的飞鸟坠入海中。
“不可能!”海神号指挥室内,范德伯格看着突然失灵的设备,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曾以为这群“海盗”不过是乌合之众,却没想到对方竟藏着如此先进的干扰武器。
就在他惊慌失措地组织技术人员抢修时,关瑶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电波特有的杂音:“范德伯格先生,这只是见面礼。”
直升机拉升至安全高度,关瑶望着下方混乱的舰队。
关瑶心想:“还没完。”
在她走的时候,留下的可不止是Emp那么简单,随着她按下开关,还有一个东西也被触发了。
两团刺目的白光在海神号货舱炸开,剧烈的气浪将船体撕开两道巨大的裂缝,剩余的两台光刻机在爆炸中化为齑粉,金属碎片如雨点般砸向海面。
关瑶嘴角勾起一个危险的弧度:“这是留给你们的礼物。”
火光映照在她苍白的脸上,她对着通讯器轻声说:“告诉南老,礼物送到了。”
此时的海神号上,警报声与爆炸声交织成地狱般的交响。
范德伯格抓着摇晃的扶手,看着监控画面里变成废墟的货舱,喉咙里发出困兽般的低吼:
“给我查!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这群人的真实身份!”
但他心里清楚,在公海之上,面对装备精良又不留痕迹的对手,想要追查谈何容易。
两天后,瑶光集团。
巨大的机库门缓缓升起,关瑶跳下直升机,身后是被特殊防震装置包裹的光刻机。
南光仁院士早已在此等候,他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设备外壳,声音微微颤抖:
“这是twINScAN NxE:3400b!全球最先进的EUV光刻机……”
“你们居然真的做到了。”
关瑶摘下作战头盔,长发被汗水浸湿黏在脸颊上:“他们封锁技术,羞辱我们,那我们就用自己的方式打破枷锁。不过这只是第一步。”
她指向远处的实验楼,那里灯火通明,数百名科研人员正在等待指令,“接下来,我们要拆解它,逆向工程,直到掌握每一个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阿斯兰公司总部紧急召开董事会。
范德伯格站在投影屏幕前,看着海神号遇袭的录像,画面中Emp冲击波扩散的瞬间让在场所有人沉默。
“根据初步调查,袭击者使用的装备和战术都远超普通海盗。”
他顿了顿,调出关瑶在谈判时的影像,“我怀疑,这与之前试图购买光刻机的瑶光集团有关。”
一位白发董事重重拍桌:“立刻启动全球追踪!他们不可能凭空消失!”
但更多人面色凝重——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贸然对一家大型企业发难,很可能引发争端。
更何况,对方敢在公海发动如此大胆的袭击,必然早已做好万全准备。
深夜,关瑶站在实验室观察窗前,看着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拆解光刻机。
南院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台设备的内部结构极其复杂,逆向研发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关瑶转身,眼神坚定:“当年他们用技术封锁卡我们脖子时,就该想到会有今天。无论多久,我们都要把这条路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