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不过,沈飞,返程的路绝不会平静。”
“元老会现在就像被踩了尾巴的毒蛇,”
“他们会动用一切手段拦截你们。”
“地中海……马上就要变成沸腾的锅了。”
“我们早有准备。”沈飞看了一眼仓库外漆黑的夜空,“只要顿河号能准时接应。”
.......
鱿鱼国元老会地下堡垒,气氛已经不能用震怒来形容,
那是一种混合了极致恐惧、
歇斯底里和不顾一切的疯狂。
“找!就算把地中海翻过来也要找到他们!”
议长的声音因嘶吼而变得沙哑扭曲,
他面前的全息沙盘上,代表沈飞可能撤离路线的区域被标记得密密麻麻,“通知我们在鳄鱼王国、利比亚、甚至希腊和意大利的所有暗线和代理人!”
“悬赏金额翻倍!”
“不,翻三倍!提供有效线索者,赏十亿!”
“干掉沈飞或夺回数据者,赏三百亿美金!”
“我要让整个地中海沿岸的亡命徒都为我们服务!”
“已经下达了,捕猎者指令已激活。”
情报负责人声音干涩地回答,“但……美利坚方面刚刚正式通知我们,”
“暂停所有在也门及周边地区的联合军事行动,”
“并表示对鹦鹉螺事件深表关切,呼吁各方克制。”
“这群背信弃义的懦夫!!”一位元老破口大骂,“他们这是要抛弃我们!”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议长强行压下心中的恐慌和怒火,
他知道,
失去了美利坚的明确支持,
他们的行动将受到极大限制,“靠我们自己!启动海德拉计划!”
“海德拉计划?!”几位元老同时失声。
那是比天罚更加隐秘、更加阴险的终极应急方案之一,
以希腊神话中九头蛇海德拉命名,
寓意着多头并进,不死不休的追杀。
“是的,海德拉!”议长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寒光,“第一,命令我们潜伏在乌拉尔和东大内部的深水间谍,”
“不惜暴露风险,全力探查沈飞撤离路线和乌拉尔的接应计划!”
“第二,授权我们在地中海活动的所有非官方海上力量,”
“包括那几艘伪装成民船的武装侦察船和隶属于摩萨德的暗杀小组,”
“对任何可疑目标进行拦截、登船检查,必要时……”
“可以采取极端措施,制造意外!”
“第三,启动我们在国际海事组织和某些沿岸国海关的内线,”
“严密监控所有驶往乌拉尔黑海港口或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的船只!”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议长顿了顿,声音压低,却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决绝,“如果……如果最终确认我们无法阻止沈飞将数据和人员带回乌拉尔……”
“那么,授权暗影议会,对顿河号潜艇……”
“及其可能停靠的乌拉尔港口……实施终极净化!”
“终极净化”
四个字,让所有元老都打了个寒颤。
那意味着使用战术核武器!
这是真正意义上打破所有底线、
可能引发全球核战争的疯狂行为!
“议长……这……这太冒险了!”稳健派元老试图做最后的劝阻。
“冒险?难道要等着沈飞把那些东西公之于众,让我们数百年的基业和名誉彻底崩塌吗?!”
议长厉声反驳,“执行命令!立刻!”
........
凌晨三点五十分,锡瓦城郊仓库区。
“时间到了,准备转移。”联络军官低声道。
仓库后门悄然打开,
两辆没有任何标识的封闭厢式货车已经就位。
沈飞团队带着被蒙住头、戴上口塞的范·德·维恩,
迅速而无声地登上了其中一辆。接应的乌拉尔特种部队士兵登上另一辆。
货车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驶离仓库,融入锡瓦城黎明前最黑暗的夜色中。
它们没有走主干道,
而是穿梭在狭窄、昏暗的背街小巷,避开所有可能存在的监控和路卡。
车厢内,
气氛依旧紧张。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座城市仿佛一张正在收紧的网。
偶尔有警车或军车呼啸着从附近的主干道驶过,
车灯的光芒短暂地透过车厢缝隙。
“有多股不明信号在尝试追踪我们。”金币盯着他的便携终端,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信号分析图,“对方动用了至少三种不同的追踪技术,包括电子嗅探和低轨道卫星扫描。”
“我们的反制措施还在生效,但不能保证永远有效。”
“还有十五公里到达预定海滩。”开车的乌拉尔士兵汇报道。
最后的这段路程,
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每一秒都可能遭遇伏击,
每一个路口都可能冲出敌人的车辆。
幸运的是,
接应部队选择的路线极其刁钻,
加之黎明前的人迹罕至,他们竟然有惊无险地抵达了目的地,
一处远离港口、遍布礁石、人烟罕至的荒僻小海湾。
两辆货车直接开进了海浪能冲刷到的沙滩边缘。
车门打开,众人迅速下车。
黑暗中,
可以看到几艘黑色的、几乎与海面融为一体的刚性充气艇正随着海浪轻轻起伏,
艇上是全副武装、
严阵以待的乌拉尔海军特种部队队员。
没有多余的语言,
迅速登艇。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
充气艇如同离弦之箭,冲破海浪,向着远方的黑暗海域疾驰而去。
就在他们离开海滩不到五分钟,
数辆鱿鱼国标志的越野车和一辆装甲车便呼啸着冲到了海滩,
车灯将刚才登陆的地点照得雪亮。士兵们跳下车,对着漆黑的海面徒劳地扫射着,发出愤怒的吼叫。
.......
充气艇在波涛中颠簸前行,冰冷的海水不时溅到众人脸上。
范·德·维恩在颠簸中发出呜呜的呻吟,
几乎呕吐。
行驶了约半小时,前方漆黑的海面上,
一个巨大的黑影如同鲸鱼般缓缓浮出水面,
正是顿河号潜艇。
充气艇迅速靠拢,
与潜艇舷侧打开的密封舱门对接。沈飞团队和接应士兵依次迅速登艇。
“快!下潜!立刻下潜!”
“顿河”号艇长见到沈飞等人安全登艇,立刻下达命令,脸色凝重,“我们被盯上了!”
“声呐发现至少两个不明水下目标正在快速接近!”
“还有水面舰艇的雷达波束在扫描我们!”
厚重的舱门迅速关闭,潜艇开始紧急下潜。
舱内回荡着各种设备运行的嗡鸣和艇员急促的口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