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里。
沈青云坐镇山脚下,指挥着黄风市这边的警方进行搜山。
出人意料。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赵晓琳这边就来找沈青云汇报了。
“沈厅。”
赵晓琳对沈青云说的:“那个古大牛被我们堵住了。”
“抓到了?”
沈青云有点意外,惊讶的问道。
“没有。”
赵晓琳摇摇头,苦笑着说道:“我们已经跟他喊话了,让他放下武器投降,但是他不肯,说自己是为了报仇雪恨。”
“这个人啊……”
沈青云闻言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很理解古大牛的想法,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不是被人逼到绝境,他不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尤其是沈青云拿到古大牛的一些材料之后,对于整个案子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风市白水县如今正处于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村集体拥有的煤矿等资源成为利益焦点。
然而,基层权力监督机制却存在巨大漏洞,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村干部在资源调配、收益分配等方面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力。
村内煤矿经营所得的资金流向、分配方案等本应公开透明的信息,村民却无从知晓,这种不透明的管理模式为矛盾滋生埋下隐患。
村民们对村干部行为的疑虑与日俱增,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不满情绪在村内悄然蔓延,而古大牛这个案件正是这种矛盾激化到极致的惨烈体现。
说白了,在沈青云看来,这就是因为权力的不透明造成的恶果。
但凡乡里、县里的领导对于基层的事情多一点关注,都不会造成这种恶果。
根据警方这边得到的材料显示,古大牛是发现村里煤矿实际经营情况与村干部上报内容存在巨大差异之后才发飙的。
这一发现犹如导火索,点燃了他心中的怒火。
他坚信村干部存在私吞公款的行为,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也为了追求心中的正义,他开始四处奔走举报。
在举报过程中,他遭遇了层层阻碍。
相关部门的调查不仅进展缓慢,而且最终给出的结果未能让他信服。
古大牛为了讨回公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这种维权无门的遭遇,让他的不满情绪如滚雪球般不断累积,逐渐从对个别村干部的质疑,演变为对整个维权途径失去信心,内心的怨恨也在一次次失望中扭曲变形。
当然。
沈青云也知道,古大牛这个人自身性格特点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他性格偏执且冲动,在面对问题时缺乏理性思考和合理的解决方式。
当合法维权之路受阻,他没有尝试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进一步申诉,也没有寻求心理疏导来缓解负面情绪。
相反,他陷入了极端的思维模式,认为只有通过暴力报复才能让仇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这种错误的认知和极端的行为方式,最终导致他拿起凶器,对所谓的仇人展开疯狂报复,造成大量人员死伤,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到了最后,他已经不再仅仅是报复那些贪官污吏和黑恶势力,而是滥杀无辜了。
“既然他不愿意投降,那就强攻吧。”
沈青云闻言,淡淡地说道:“我们干警的生命安全也很重要。”
“是。”
赵晓琳连忙点头答应着。
她明白沈青云的意思,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说什么人权,觉得哪怕是犯人也应该有尊严。
在赵晓琳和沈青云看来,说这种话的家伙,纯粹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
诚然,犯罪分子的权力和尊严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需要保护,毕竟只要不是死刑犯,终究还要回归社会,保护他们的人权,能够让不少人好好改造,重塑自我。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就要给他们搞什么特权。
在强调保障犯罪分子人权的同时,也必须明确不能对犯罪分子过于宽容。
过度宽容不仅无法实现法律的惩戒与教育功能,还会对社会秩序、受害者权益以及公平正义造成严重损害。
这一原则的坚守,关乎法律的权威性、社会的稳定以及人类文明的底线。
从法律的惩戒与威慑功能来看,法律的存在意义之一在于通过明确的惩罚措施,对潜在的犯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如果对犯罪分子过度宽容,降低惩罚力度,会让法律丧失应有的威慑力。
例如,在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的地区,若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处罚过轻,犯罪分子可能因违法成本低而再次作案,甚至形成犯罪团伙,导致犯罪行为愈发猖獗。
长此以往,社会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法律也会失去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沦为一纸空文。
而且,保障受害者的权益是法律的重要使命,对犯罪分子过度宽容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二次伤害。
当犯罪行为发生后,受害者不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更期待法律能给予公正的裁决,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以此慰藉心灵、恢复对社会公平的信心。
以暴力伤害案件为例,若施暴者因各种原因被从轻处罚,受害者会感到自己的痛苦未被重视,法律未能为其伸张正义,进而对法律和社会产生失望与不满,甚至可能引发受害者采取极端手段自行复仇,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宽容犯罪分子还会冲击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价值观念。
社会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人们对道德和法律的共同遵守,以及对善恶、是非的基本认知。
如果对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宽容处理,会传递错误的信号,让公众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动摇社会的价值根基。
比如,对于那些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如果给予过度宽容,会让民众觉得犯罪行为似乎可以被轻易原谅,从而降低人们对犯罪行为的道德谴责,削弱社会的道德约束力量,使社会风气受到不良影响。
当然。
这种话私下里说说可以,沈青云对外肯定不会乱说的。
赵晓琳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马上部署人员进行强攻。
半个小时之后。
伴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沈青云最终得到了汇报。
“沈厅。”
赵晓琳来到沈青云的面前说道:“古大牛被当场击毙,我们的同志也有人受了伤,不过不是很严重。”
“好。”
沈青云点点头:“让法医处理好现场。”
说着话。
他看向赵晓琳,缓缓说道:“不过,所有相关的人员,该调查的一定要调查,古大牛走到这个地步是有原因的,虽然我们公安机关不管贪污腐败的事情,但也不能知情不报。”
“是。”
赵晓琳点点头,自然明白沈青云的意思。
虽然公安局的职责是抓坏人,没有抓贪官的义务,但既然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他们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很快。
沈青云一行人便返回了白水县城。
县委书记董明等县里的领导,自然是在县委大院等候着沈青云一行人。
“关于古大牛的案子,我有几点要求。”
看着董明等人,沈青云平静的说道:“虽然他杀了不少人,但并不意味着那些人就是无辜的,尤其是他之前反映的那些问题,我希望你们白水县委县政府能够重视起来。”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是一愣神。
要知道。
自古以来,国内就有所谓人死债消的说法。
官场上更是如此。
不管这个人以前犯过什么样的错误,一旦他死了,那事情基本上就不会太过于追究,毕竟不管他有多大的罪过,都已经用生命去抵消了。
但很显然。
沈青云不是这么想的,这位省公安厅的常务副厅长,明摆着想要追究到底!
想到这里。
董明犹豫了一下,对沈青云说道:“沈厅,可是不少相关的责任人,都已经被古大牛杀掉了啊!”
在警方这边追捕古大牛的时候,他们县委这边也没闲着,对于古大牛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核实,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涉案的村长和田胜利等人都死在了古大牛的枪口之下,死无对证的问题,根本没办法调查嘛。
“人死了,案子就不能查了?”
沈青云看了一眼董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着他说道:“那你们县委县政府是干什么吃的?用不用我跟省委组织部建议,把白水县的领导换一批,换能查案子的人过来?”
听到这几句话,众人顿时全都傻眼了。
谁也没想到这位沈副厅长会直接发飙,一点面子不给白水县这边的领导留。
殊不知。
沈青云这已经是强压着自己的火气在跟他们对话了。
对于这种尸位素餐的干部,沈青云一向都是非常看不惯的。
在他的想法里,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为老百姓解决困难、主持公道的话,那就趁早腾出位置来,别占着茅坑不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