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鹰愁涧的血腥味,最终还是被风带走了。

取代它的是一股草木烧焦后的刺鼻气味。

屠杀已经结束,但对于这支来自南境的精锐之师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在魏定的注视下,三百名手持刀盾、身着重甲的士兵从山谷两侧的密林中钻出,默不作声地加入了战场。

他们才是这次伏击的主力,像一群沉默的工蚁,开始高效地清理这片人间地狱。

“将军,九百一十三名敌军,已尽数歼灭,我方……无人阵亡,仅有三十二人受轻伤。”一名副将前来复命,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亢奋。

魏定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打扫干净。”他下达了简短而冷酷的命令,“把他们的尸体,分批拖到下游百丈之外,就地焚烧掩埋。用溪水把地上的血冲干净,不要留下一片甲叶,一截断刃。”

“那这些盔甲和兵器……”副将指着被堆成一座小山的、属于乐昌府精锐的装备。

“全部带走。”魏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还有他们的军旗,特别是那杆姓钱的将旗,一面都不能少。这些东西,很快就会有大用处。”

“是!”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

三百名刀盾兵负责处理尸体和血迹,而那两百名如同鬼魅般的先登死士,则开始系统地剥去死者身上的衣甲,将其分门别类地捆绑打包。

整个过程,安静得可怕。

没有喧哗,没有交谈,只有命令的传递和绝对的执行。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鹰愁涧仿佛被彻底清洗了一遍。除了被翻动过的、还带着湿气的泥土和那股淡淡的焦糊味,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场大战发生过的痕迹。

九百多条鲜活的生命,连同他们存在过的证据,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彻底抹去了。

魏定最后扫视了一眼恢复了死寂的山谷,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收队。我们还有客人要招待。”

……

平湖县城。

西斜的太阳,将城墙的影子拉得老长。

留守在城中的一百名乐昌府士兵,已经从最初的轻松惬意,变得有些焦躁不安。

“头儿,这都快天黑了,钱将军怎么还没回来?”一名年轻的士兵凑到什长张寒身边,忍不住问道,“不就是去剿一伙山贼吗?按脚程,这会儿早该提着人头回来了啊。”

张寒没有说话,他只是皱着眉头,遥望着鹰愁涧的方向,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他是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兵,对危险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从白天那个县令歇斯底里的喊叫,到鹰愁涧方向那冲天而起、又很快消散的黑烟,再到这死一般的沉寂,所有的一切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头儿,要不……派两个兄弟去看看?”另一名士兵提议道。

“不行!”张寒断然拒绝,“钱将军有令,让我们在此驻守,不得擅离!再说,若是将军设伏诱敌,我们冒然过去,惊扰了军机,谁担待得起?”

话虽如此,但眼看夜幕即将笼罩大地,张寒终究是坐不住了。

他很清楚,如果钱振真的出了事,而他在这里傻等一夜,那他和手下这一百号弟兄,都将万劫不复。

“王五!”张寒终于下定了决心。

“到!”一名精干的骑兵立刻出列。

“你,骑上最好的马,立刻返回乐昌府!”张寒的声音压得极低,但异常清晰,“告诉刘帅,就说钱将军所部,自今日辰时进入鹰愁涧后,至今未归,音讯全无!请他定夺!”

“是!”王五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看着王五远去的背影,张寒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他转过身,面对剩下的九十多名弟兄,沉声说道:“弟兄们,我们不能再等了。我们去鹰愁涧外围看看情况,接应一下将军。所有人,整理装备,跟我走!”

他终究还是做出了这个让他追悔莫及的决定。

……

半个时辰后,张寒率领着他的小队,小心翼翼地抵达了鹰愁涧的谷口。

空气中那股混合着焦糊和泥土的怪味,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可当他们走进山谷,眼前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空空如也。

没有尸体,没有血迹,没有兵器,什么都没有。

就好像钱振和他率领的九百名弟兄,从来没有来过这里。又或者说,他们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兽,连皮带骨地吞了下去,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鬼……真的有鬼……”一名士兵颤抖着说道,牙齿都在打颤。

“闭嘴!”张寒厉声喝止,但他自己的后背,也早已被冷汗浸透。

这太不正常了!

就算是打扫战场,也不可能如此干净!九百人的大军,凭空蒸发了?

极致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撤!快撤!!”张寒发出了变调的嘶吼,拨转马头就要向谷外逃去。

然而,已经晚了。

“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

一个冰冷的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

张寒猛地抬头,只见两侧的崖壁上,不知何时,已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黑影。

他们居高临下,手中的弓弩,早已对准了谷底这群瑟瑟发抖的羔羊。

为首的那名黑甲大将,正是魏定。他看着张寒,就像看着一个死人。

“放……”

张寒那个“箭”字还没能喊出口,魏定便已经挥下了手臂。

“嗖嗖嗖嗖!”

箭如雨下。

惨叫声瞬间响起,又很快沉寂。

这支主动前来探查的百人队,步了钱振的后尘,被这片诡异的山涧,吞噬得干干净净。

……

深夜,乐昌府,帅府。

灯火通明,刘劲正对着巨大的沙盘凝神思索,他还在推演着整个乐昌府的防务,仿佛平湖县那点“小事”,根本不值得他投入过多的精力。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帅府的宁静。

“报——!!”

信使王五冲入大堂,翻身滚倒在地,声音里充满了疲惫与恐慌。

“报刘帅!平湖县……出事了!”

刘劲缓缓转过身,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惊慌?是钱振已经拿下了那伙山贼,还是抓到了那个胡言乱语的县令?”

“不……不是……”王五喘着粗气,几乎是哭着喊道:“钱将军……钱将军他……自今日一早进入鹰愁涧,至今未归,也……也无任何消息传回!张寒什长担心将军有失,特命小人连夜赶回,向您禀报!”

“什么?!”

刘劲脸上的从容和镇定,如同面具般瞬间碎裂。

他一个箭步冲到王五面前,一把将他拎了起来,双目赤红地吼道:“你再说一遍?!一千人的大军,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是……是的,元帅……”王五被吓得魂不附体。

刘劲一把将他甩在地上,踉跄着退了两步,冲回到那巨大的沙盘前。

他的目光,如同被钉子钉死了一般,死死地锁在“平湖县”和“鹰愁涧”那几个小小的字样上。

他的大脑,一片轰鸣。

不可能……

钱振是他麾下最稳重的将领,那一千人,更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精锐。对付一伙山贼,怎么可能失联?

除非……

一个他白天时还嗤之以鼻、认为荒诞不经的念头,此刻,却如同毒蛇一般,疯狂地噬咬着他的理智。

那个县令……没有说谎。

鹰愁涧里,真的有鬼。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刘劲的脚底板,瞬间窜到了天灵盖。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