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第3期发行一周后,《甜蜜蜜》也登陆全国主要城市。
七、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存在首映式,但这个首映式和后世商业化的首映式不一样。
这个年代,只有重要影片,如主旋律电影、重大题材作品,才会在人民大会堂或省市礼堂举办首映式。
后世能查到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1982年《少林寺》在燕京工人体育馆举办首映,不过这是文化部特批的。
还有就是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首映式,这是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主持的,当时首映礼邀请了部队官兵观看。
这两个都是特殊例子,并不具备普遍性。
比较普遍的是内部观摩会。
多数电影先在电影制片厂内部或行业座谈会上小范围放映,听取专家意见后再公映。
要是领导看得直皱眉头——得,这片子就算“胎死腹中”了。
《苦恋》就是这么凉的。
可以说,此时电影首映式的特点就是如此,寒酸中带着庄严,朴素里透着讲究!
《甜蜜蜜》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胡为民听梁晓生说,当时内部放映还请了电影局领导参加放映会。本来内部放映会还请了他,只是他当时上班没时间。
当时观影过程中,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可也差点栽在接吻镜头上。
据说电影局领导大为惊诧,差点把茶杯摔了:“这这这...成何体统!”
为此,差点否了电影的公映。
还好,汪厂长资格够老,在他拍着胸脯据理力争下,事情才顺利通过。
不过,这个年代虽然没有首映式,但却有电影宣传。
只是,宣传电影可以,却严禁明星绯闻等宣传手段。一经发现,通报批评都是轻的。
为了宣传《甜蜜蜜》,北影厂和中影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就是纸质媒体的报道。
中影就买下了《大众电影》杂志一期版面,里面不仅详细介绍了电影信息,还有主演介绍,七月刊的封面还是《甜蜜蜜》的电影剧照。
就是这剧照选得跟结婚证似的,男女主角站得比军训还端正。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文艺版》和《光明日报》也刊登了《甜蜜蜜》的电影简介和主创访谈,但内容以思想性讨论为主:“我们拍摄《甜蜜蜜》,是为了反映改革开放背景下青年人的理想。”
不过,这一时期电影访谈都这样,毕竟思想上还是偏保守的。
至于线下宣传的“土办法”可就多得去了。
一般来说,影院方面的宣传手段有三种:
第一种是广播车满大街嚎,院方会派人用高音喇叭在城乡播放影片信息,宣传语是“新中国第一部吻戏《甜蜜蜜》即将于七月上映!”
这个宣传语《庐山恋》用过,和汪厂长聊电影宣传的时候哦,他顺嘴提了一句,没想到就被用上了。
啧,连版权费都没给他。
第二种是在影院门口张贴电影海报,这种方式后世也没有舍弃。只不过和后世不同的是,此时的电影海报都是手绘的。
影院美工会在木板或水泥墙上手绘电影海报,风格比较写实。
美工画工好的还好,画工差的,男女主角跟年画娃娃似的。
第三种是派发传单,影院工作人员会在工厂、学校门口发放油印的剧情简介单页。
这三种方式都是这个年代常用的宣传手段,在信息传播缓慢的年代,也确实能起到宣传作用。
电影厂方面也需要配合宣传,他们的宣传方式更类似于后世的路演。
没错,路演!
不过,这个年代叫跑宣传。
制片厂通常会派正在上映的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到工厂、农村、部队举行座谈会。
听起来是不是和后世的路演很像?
当然,其中还是有差别的。
明年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上映时,北影厂就派导演和主演下乡跑宣传,主演李绣明还到河北农村与观众同吃同住一周。
当得知这些土掉渣的宣传方式时,胡为民乐的直摇头。
不过有句话说得对,好电影就算用牛皮癣小广告的方式宣传,观众照样买账!
胡为民知道这些,都是刚才梁晓生说的,行业人员透露的内幕,应该大差不差。
他之所以来北影厂,都是为了见龚雪。
《甜蜜蜜》正式上映,演员要跑宣传,北影厂特意把龚雪这个女主角从总政请了过来。
龚雪刚到北影厂,胡为民就得到了消息。
他跑到北影厂,龚雪还没见着,倒是碰到了梁晓生。
既然见到了,两人就聊了起来,他也由此知道了一些行业内幕。
不过他急着见佳人,也就没有多聊。
好在梁晓生知道他的情况,暧昧一笑,就放他走了。
胡为民则敲开了一个房间的门,开门的是张力微,张力微故意笑道:“大作家,你来找我呀?有事么?”
他没想到张力微也在,虽然意外,但也不慌。
胡为民冲着她眨巴一下眼睛,“我知道你是好姑娘,会给我们保密的对不对?来,特意给你带了点东西。”
他忍痛把准备好的沪上零食递过去,张力微看到后,眼睛当场就亮了。
“呦,还是沪上小吃啊。你是送雪姐的吧,我可不敢吃。”
“送你吃,你就吃好了。”龚雪红着脸跑到门口,拍了她一下。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张力微不在客气,挑出一块糕点吃了一口,然后看了两人一眼,哼唧道:“大作家,你可要对我雪姐好一点。还有,雪姐明天可是要参加宣传的,要是晚上夜不归宿……”
“你说什么呢?”
龚雪急眼了,两人很快打闹在一起。
胡为民看的直乐。
过了好一阵,龚雪才脸红红的当着张力微的面跟他走了。
现在他们两人几乎名牌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倒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
出来后,龚雪肉眼可见的变得活泼起来。
“雪姐,你今天不用跑宣传,要不咱们去看电影吧?”
胡为民和龚雪正手牵着手,一起愉快的压着马路。
“好啊。”龚雪也挺想看的,没有反对。
“走着!”胡为民一把牵起她的手,“今天必须来场浪漫约会!”
两人哼着小调来到电影院,结果当场傻眼——售票口乌泱泱的人群活像后世的春运现场,几个大爷大妈为了抢票已经上演全武行,有个胖大叔被撞得像个保龄球似的,骨碌碌滚出去老远。
“妈呀!”龚雪吓得直往后缩,“太可怕了,要不咱们改天...”
“好家伙,电影院成火车站了。”胡为民脸色有些难看,但想到身边的佳人,他心一狠,袖子一撸,“来都来了,雪姐你等着,我去买票!”
说完就像条泥鳅似的钻进了人堆。只见他在人群中闪转腾挪,时而金鸡独立,时而黑虎掏心,可还是没能买到票。
这年头票价2毛钱-3毛5分钱不等。
国家规定的,比如黑白片、老片就便宜点,彩色片、宽银幕片就贵点,等过几年票价放开了,那会就开始贵了。
“好了没有了!”
售票员扯着嗓子喊:“没票的等下场!明天的也行!”
底下观众可不干:“就要《庐山恋》!”
“我媳妇说了,不看这个不准回家!”
人们仍然不顾一切的往前挤,各地影讯不一致,上映时间也不同,想看第一轮可不容易呢。
龚雪看得目瞪口呆:“我的电影这么火?”
旋即,她苦着脸问:“抢不到票怎么办?”
“别急,再等我一会儿。”
这回,胡为民换了个思路。
他再次向人群中挤了进去,直到他看到一个兄弟手里有两张票,“兄弟,票卖吗?”
“不卖,我也要看呢。”那人毫不犹豫的拒绝。
胡为民不以为意,笑着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兄弟,在考虑一下?”
那人看着胡为民手里的钱,咽下口水,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给我两张票,我给你两块钱。”
“成交!”
那人似乎害怕胡为民反悔,麻溜地把两张电影票塞进胡为民手中,又把两块钱拿到手里。
两张电影票才花了他七毛钱,现在转手赚一块三,傻子才拒绝。
不就是一部电影嘛,晚几天看又怎么样?
他甚至想,要是天天有这种高价买票的傻子就好了。
胡为民这边目的达成后,他又挤了出来,然后回到龚雪身边。
“抢到啦!”他举着两张电影票,别提有多嘚瑟,“彩色宽银幕,三毛五一张!”
龚雪疑惑道:“我看你给了那人两块钱,那人怎么不找你钱?”
“咳咳,别纠结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胡为民看了眼时间,顺滑的转移话题,“雪姐,快开场了,咱们快进去吧!”
老式影院里乌烟瘴气,小孩哭大人叫,活像进了菜市场。
胡为民忙前忙后买汽水,差点被挤成相片。
“叮铃铃——”随着铃声响起,灯光突然熄灭。
《庐山恋》的片头音乐响起时,不知谁喊了句:“开始了!”
刚才还吵吵嚷嚷的观众瞬间安静如鸡,一千多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