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太庙乐章之一六
原文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
礼物还旧,朝章中兴。
龙图友及,骏命恭膺。
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译文
(先帝)退居江水之畔(指退位或离世),(新帝)在丹陵之地蓬勃兴起。
礼仪典制恢复旧有的规范,朝廷章法得以重新振兴。
帝王的宏图大业延及友邦,恭敬地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
玉磬鸣响,香酒注满酒器,虔诚地承接盛大的祭祀供品。
注释
? 礼物:礼仪制度。
? 朝章:朝廷的典章制度。
? 龙图:象征帝王的宏图大业,也指皇权、皇恩。
? 骏命:重大的天命,多指帝王承受的天命。
? 鸣球:玉磬(古代打击乐器),此处代指礼乐。
? 瓒(zàn):古代祭祀用的酒器,以玉为柄。
? 糦(xi):黍稷类谷物,代指祭祀用的粮食祭品。
生僻字注音
? 瓒(zàn)
? 糦(xi)
《大和舞》作为唐代祭祀乐章,宛如一把细腻的刻刀,雕琢出一幅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的祭祀长卷。在古代,祭祀活动占据着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和对神灵的敬畏表达,更是维护社会秩序、传承文化价值的关键方式。《大和舞》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庄重与神圣,从艺术价值到文化底蕴,都值得深入探究。
一、逐联解读,探寻诗句深层意蕴
开篇“退居江水,郁起丹陵”描绘出两种看似相悖却又相互映衬的景象。“退居江水”讲述诗人选择隐退至江水之畔,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沉淀心灵。而“郁起丹陵”描绘出丹陵山巍峨耸立,充满生机与繁荣的景象。丹陵在古代文化中往往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此处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诗人即便退居,内心依然对国家深深的忠诚与热爱,两者对照,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张力。
“礼物还旧,朝章中兴”着眼于国家层面,表达了对国家复兴和传统回归的期盼。“礼物还旧”并非简单地恢复旧物,而是蕴含着对古代礼仪和文化传统的尊崇,希望通过恢复传统礼仪,重塑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朝章中兴”描绘出国家在经历变迁后重新崛起,各项制度焕发生机,呈现出繁荣兴盛的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龙图友及,骏命恭膺”体现了诗人与君王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对君王使命的担当。“龙图友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君王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如同志同道合的挚友。“骏命恭膺”则表明诗人怀着恭敬之心,接受君王赋予的重大使命,体现出对君王的绝对忠诚以及对自身职责的高度认同,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鸣球香瓒,大糦是承”将视角转向祭祀现场,描绘出一幅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祥和氛围的祭祀画面。“鸣球”指敲击玉磬发出悦耳的声音,“香瓒”是祭祀时使用的珍贵礼器,散发着袅袅香气。“鸣球香瓒”营造出祭祀时欢乐、祥和的氛围。“大糦是承”展示了祭祀时丰盛的祭品,象征着国家的富饶和繁荣,同时也体现了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之情。
二、多维品鉴,领略艺术精妙
从结构来看,《大和舞》布局严谨,对仗工整,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四联诗句两两相对,“退居江水”与“郁起丹陵”,一个描绘个人的隐退行为,一个刻画自然的繁荣景象,在词性、结构和平仄上相互对应,相得益彰。“礼物还旧”与“朝章中兴”,分别从文化礼仪和国家制度层面展开,对仗精妙。后两联同样遵循这一规则,上下句在词性、平仄上高度契合。这种严谨的对仗结构,使诗歌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宛如一曲悠扬的乐章,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沉浸在诗歌的艺术魅力之中。
在用词方面,诗人精心雕琢,用词精炼且表意丰富。“退居江水”中的“退居”一词,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远离尘世的状态,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郁起丹陵”中的“郁起”形象地表现出丹陵山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富有画面感。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词语,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彰显了诗人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看,诗歌巧妙地将祭祀场景的描绘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诗中既有对祭祀仪式的庄重刻画,如鸣球香瓒、大糦承祭等,又融入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对君王的忠诚以及对祭祀仪式的重视等情感。这些场景与情感相互交织,营造出庄严肃穆、神圣而又充满希望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唐代的祭祀现场,亲身感受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对历史、文化和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