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等人万没料到,电灯竟比蜡烛亮出那么多。
一根蜡烛仅能照亮一小片区域,而一盏电灯,竟把整个房间照的犹如白昼。
关键是,比蜡烛更加便宜。
一度电,仅需5毛钱。
30多瓦的LEd电灯,用30小时,才能耗光这5毛钱的电。
于是等到刘昊把安乐国境内的三处水电站,全部建成发电后,荀彧等人,第一时间,带着满心好奇找到刘昊。
“殿下,臣等在广播里听到,这电,可以用来煮饭?可是真的?”
刘昊:“何止是煮饭,用来脱壳,磨粉,也是事半功倍,众卿想见识一下否?”
这一回,可以正式做一做大型供货商了,今天一天,要把广告全都打出去,把订单签下来。
于是直接带着众人,前往磨坊。
安乐国第一间现代化磨坊,占地面积巨大,都是从国内进来的最高效的研磨机。
有给水稻去壳的,把小麦磨成粉的,给玉米打碎的,还能磨玉米粉的,还有磨制水面粉的。
产自辽东地区的水稻,被运过来几十麻袋。
众人就见,仅需将稻谷倒出来,就会自动把稻谷吸上去,一边出米,室外出稻壳。
中间过程,完全不需要人力参与,就把稻谷去壳成精米。
由于高端机器,磨出来的米,很少会碾碎,都是完整的颗粒。
比之人力捣出来的米,效果更好。
麦谷也是,直接从谷粒,磨成面粉,效率奇高。
刘昊:“如何?”
“妙哉,当真妙哉,若天下农民,都能用此等磨坊磨粮食,该省去多少麻烦?只是不知,磨一袋米,需钱几何?”
“每100斤稻谷,2文加工费。”
卧槽,这么便宜?这要是用人工捣100斤稻谷,怕是至少需要两个人,一天能捣出就不错了。
若是两个人做一天工,至少能赚150文钱。
“殿下之仁德,天地可表,有此名君,臣等幸甚,百姓幸甚,天下幸甚,此物,当推广天下。”
“推广至全天下,怕是还需要些时日,还需多多建设发电站才行,以目前的水电站来说,都未必够塞北使用,鲲州的许多地方,怕是还需要等几年。”
看来,多多投入建设水电站,势在必行,要尽快提上日程了。
“不知这电,还有哪些妙用?”
“问的好,随我来。”
刘昊把众人带到东市的“皇家电器商城”里面。
一进门,就见到处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设备。
电器的出厂价很便宜,加之在现代,国内的电器本就不贵,刘昊把除了电视机以外的所有电器,全部进来,在这里开了一间家电城。
特地来到冰柜前,打开柜子,取出一些雪糕,分给大家。
众人面对精美包装的雪糕,不明所以的问:“殿下,这是何物?”
“雪糕了,天气怪热的,为了使百姓更好的消暑,特地进来一套雪糕生产设备,这就是本王新建成的雪糕厂生产的雪糕,奶源取自鲲州的纯天然绿色牛奶,淀粉也是挑选自青州最好的小麦。”
众人学着刘昊的样子,纷纷打开袋子。
卧槽,雪糕雪糕,当真像雪一样的糕点。
郭嘉:“殿下,天气如此炎热,此物与冰雪无异,是如何保存的?”
刘昊指指太史仁。
“子信应该明白。”
太史仁在最早一批的渔船上,指导过船员们如何开船。
回道:“此柜应与船上的冰柜类似,是专门用来冰冻食材的柜子。”
刘昊笑着点点头。
荀彧等人瞬间想到当日,第一次乘坐刘昊开的那辆越野车时,他所讲述的空调制冷原理。
“就是说,无论空调还是冰柜,皆需用电?电不但可以制冷,还能取暖?”
“取暖嘛,还是用煤最便宜,但是用来煮饭,是个不错的选择。”
旋即,刘昊带众人来到电饭锅区域,各种大小,各种价格的电饮锅,电饭煲都有。
除此之外,还有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半自动洗衣机,微波炉,录音机之类。
田丰:“殿下,如此便民之物,何不在各地,广建商行,广为售卖?”
绝大多数都是几百文,几千文的,只有中央空调跟四门冰箱是上万钱的。
只要有电的地方,绝大多数百姓都买的起,将大大方便民生。
刘昊:“可以以官办的名义,在各城之中,根据人口多寡,建设电器商行,至于货嘛,到这里来进就好,放心,本王会以最低的价格进行批发。”
众臣:“殿下圣明,殿下这仁德,亘古未有。”
这殿下,简直太大方了,若以他自己的名义,开遍各地,能给他捞多少金啊。
却肯于拿出来,交给国库去办,如此一来,国库想不充盈都难。
可以想见,等到殿下登基后,天下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清明盛世。
但,路还需一步步走,还需先把长安建设一下才行。
否则,辽东都有电了,都城却无电可用,如何登基开元?
短短三天时间,进来的三千辆车,已经卖出去两千多辆。
国库收入超过13亿。
荀攸:“殿下,长安不能无电呀,否则,如何迁都长安?”
众臣:“公达言之有理,殿下,长安绝不能无电,当立刻着手才是,哪怕秭归水坝不建,也要先把长安的电解决才行。”
刘昊这个蛋疼,长安周边,想要建设一个能供百万人口使用的电站,得是在黄河之上修建,其工程量,比马訾水坝要大。
“秭归水坝不能停,可在弘农郡的峡县(三门峡)处,寻找有利地形,建设水库,调200辆土方车过去,足够所用。”
“殿下圣明。”
“另外,那里不比其它,两岸百姓较多,一定要把迁走的百姓,安置妥当,房屋,田亩,都要补偿到位,绝不能让一人因此而蒙受损失。”
荀彧:“此事容易,雒阳正需要大量人员,由国库出资为他们建房,再把开垦出来的田亩分发下去即可,殿下打算何时在河东地区兴建铁坊?臣以派人勘测过黄河北岸,那里自古就是铁矿矿脉所在,有着取之不尽的铁矿。”
“建,只要多多收购乌木,用乌木就能换购铁坊设备。”
“乌木多沉在江底,或埋于地下,怕是一时间可遇不可求呀,殿下可有它法?”
刘昊想了想。
“办法也不是没有,会稽郡南部,还有荆南,交州等地,诸山之中,盛产金丝楠木,每吨一万钱到十万钱不等。”
这种木头,有些南方人了解,只不过,汉代以黑色为尊,金丝楠木在汉代还不算名贵木材。
一吨就能卖到十万钱?那派人进山采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