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退到剑阁的李雄,并没有闲着。
他刚回到营中,便立刻召集残余将领,召开军事会议。
帐内的地图上,汉中至剑阁的山道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李雄用手指着几条蜿蜒的小路,沉声道:“我虽判断段豪不会派援军,但世事难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陈默的软肋,在于后勤。”
“我们熟悉蜀中山道,可组建十支轻装小队,每队五十人,用来袭击陈默的后勤补给!”
“你们的任务,就是盯着陈默的补给线。”李雄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几个补给点:“他们的粮草要从关中经陈仓道运来,途中要经过三条峡谷、五座小桥,这些都是伏击的好地方。”
“不用跟他们硬拼,只需要烧了粮草、断了水源,再时不时袭扰他们的哨兵,让他们在汉中地界坐卧不宁。”
他看向麾下的将领,语气斩钉截铁:“我要让陈默知道,就算他有段豪的援军,我们也能把他逼走!”
“只要他一日不撤,我们就一日不停止袭扰,直到把他的耐心和粮草,全耗光在汉中!”
帐外的山风呼啸而过,卷起帐帘的一角,映着李雄坚毅的脸庞。
长安城的皇宫内,檀香袅袅,拂过案上摊开的军报文书。
段永端坐在主位上,一身绣着银龙的锦袍衬得他身形略显单薄……他毕竟还是个少年,虽顶着关中侯的名头,遇事仍习惯看向身旁,段豪给他安排的辅政大臣孔济。
案上那封来自汉中的文书,是段兰亲笔所写,墨迹未干时便被快马送抵。
段永指尖轻轻点着文书上“请援军,必下汉中”的字样,抬头看向立在一旁的孔济,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又刻意模仿着父王段豪的沉稳:“孔将军,段兰的文书你也看了,陈默攻汉中折损过半,你带兵马去支援他吧。”
孔济躬身应下,目光落在文书末尾的“以汉中为基,暂弃伐蜀之念”上,沉吟片刻后问道:“殿下,不知您打算调拨多少兵马?”
段永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手指无意识地绕着腰间的玉佩……他虽随父王见过几次军议,可真要自己定夺兵力,还是有些茫然。
他歪着头想了想,小声嘀咕:“父王当初派陈默去,只给了五万,说是先试探巴蜀。”
“可现在陈默连汉中都打不下来,要是真要伐蜀,没二十万恐怕不行……”
他顿了顿,又看向孔济,眼神里多了几分不确定:“但段兰说,现在不用伐蜀,只要拿下汉中、守住就行。”
“那……那带十万够吗?”
孔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上前一步解释道:“殿下英明。”
“此前五万兵马,本就是试探之师,如今陈默已重创李雄,汉中城只剩李群困守,此时派十万大军南下,既是补充兵力,也是向大成宣示我辽王的决心……不再是试探,而是要牢牢掌控汉中。”
“十万兵马,足够平定汉中余孽,更能震慑剑阁的李雄,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段永听完,脸上露出释然的笑,用力点头:“那就听将军的,带十万!”
“你速去点兵,务必帮段兰拿下汉中!”
“谨遵殿下指令!”孔济郑重抱拳,声音铿锵。
三日后,安城城外的校场上,十万大军列阵待发,旌旗如林,甲胄映日。
孔济一身玄色战甲,手持长矛,翻身上马时,身后的士兵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朝南而去,尘土蔽日,连沿途的草木都被马蹄踏得微微颤抖。
此时的剑阁,李雄正召集将领部署反击计划……帐内的地图上,汉中至剑阁的山道旁,已标注了十余处伏击点,亲卫们正擦拭着长刀,准备连夜出发袭扰陈默的补给线。
可就在这时,探马跌跌撞撞冲进帐内,脸色惨白地喊道:“太尉!”
“不好了!”
“长安城派了十万大军南下,由孔济率领,已经过了陈仓道,离汉中只有百里了!”
“什么?!”李雄猛地站起身,手中的佩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冲到地图前,手指死死按在“陈仓道”三个字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帐内的将领们也炸开了锅,有人急道:“太尉,十万大军!”
“孔济可是段豪麾下的第一统帅,他来了,我们的伏击计划……”
李雄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的决绝已被无奈取代。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道:“撤!”
“所有在外的小队立刻撤回剑阁,全军收缩防线,死守剑阁天险!”
“可我们准备了这么久的反击……”有将领不甘地说道。
“反击?”李雄苦笑一声:“孔济带十万大军来,不是要跟我们拼消耗,是要彻底平定汉中。”
“我们现在出去,就是以卵击石。”
“能守住剑阁,保住大成的北大门,就已是万幸。”
他知道,从段豪派孔济带十万大军南下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就不再是“试探”了……段豪已经动了覆灭大成的心思。
消息传到汉中城时,李群正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陈默的军营。
他麾下只有几千残兵,粮草也快见底了,城墙上的箭楼早已被投石车砸得残破不堪。
当亲卫告诉他“孔济带十万大军南下,李雄已退守剑阁”时,李群沉默了许久,最终轻轻叹了口气。
“打开城门,投降吧。”他对身边的副将说,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们守不住了,再守下去,只会让城里的百姓跟着遭殃。”
“孔济若破城,怕是要屠城泄愤,我们投降,至少能保一城百姓的性命。”
副将眼眶发红,却也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
当日午后,汉中城的城门缓缓打开,李群一身素服,捧着印信,走出城门向陈默投降。
而剑阁的李雄,得知李群投降的消息时,正对着北方的方向怒拍案几。
案上的茶杯被震得摔在地上,碎裂的瓷片溅起,划伤了他的手背,可他浑然不觉。
“竖子!怎可如此轻易投降!”他怒吼着,声音里满是痛心与愤怒,可随即又颓然坐下……他知道,李群也是没办法,换做是他,在那样的绝境里,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来人!”李雄猛地抬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取纸笔来!我要给蓉城的陛下写文书,让他速召我三弟李成,率梁州所有兵马驰援剑阁!”
亲卫连忙奉上纸笔,李雄握着笔,手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却一笔一划写得无比坚定:“孔济携十万大军据汉中,李群降,蜀北危在旦夕。”
“臣请陛下令李成率梁州兵团星夜北上,与臣共守剑阁。”
“臣愿以残躯为盾,誓与辽贼血战到底,不死不休!”
写罢,他盖上自己的将印,立刻派最精锐的亲卫,快马加鞭送往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