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用煮鱼吃,早饭就简单的多,昨天晚饭剩下的卤菜,蒸咸鱼,这道菜成他们餐桌上的常驻菜了,顿顿有它。
然后豆腐乳和小咸菜,在熬上一锅红薯稀饭,简单的吃一口。
要是饿了,等晚点在拖上来一网货,可以开火煮一锅海鲜放着,到时候大家当零食吃。
没办法,船上别的不多就海鲜多。
每到是什么鱼的季节,就能在船上吃第一口鲜。
就是豪横!
可别小看了煮海鲜,这还算是技术活呢,时间火候要掌握好,就像海螺白灼要10分钟以上。
带子螺则是四分钟差不多就行了。
而八爪鱼、章鱼之类的,好熟的很,只要两分钟就能煮好,要是和上面的一起出锅,那就像鞋底子一样。
摇头咬都咬不动,所以后面外地人开始都不太爱吃海鲜,后面会做了,入乡随俗也爱不释口。
今天白天作业收上来的鱼获都差不多,说不上多好,也不算很坏。
就中规中矩吧。
后面两天渔船有条不紊的作业着,收上来的鱼获在没有第一天的好运气,有好有坏吧,中和一下就是正常收获。
也没有捞到什么让人惊艳的大鱼。
夜里照样是他爹上半夜,赵东后半夜,因为怕有坏人爬船,一连两天他开船都精神百倍,一点不觉得困。
可能是因为心里惦记着,没时间困。
大姐夫和两个哥哥见没有异动,早就把赵东说的亮光的事忘到脑后了,只有他还放在心里当回事。
其他人刚上船时候的新奇激动已褪去,每天除了逗逗嘴,就是机械的工作睡觉,每天重复着,过了一天又一天。
最主要的是累的,短短几天下来,几人都体会到了腰酸背痛腿抽筋。
一个个都丧丧的表情,和刚上船那时候笑的嘴巴咧到脑后,对啥都稀奇的样子,简直是鲜明的对比。
赵东不以为意,这才哪到哪啊!
现在是他们自己的船,要是跟着那种国外的大型钓鱿鱼、钓带鱼的船出海,那才叫真正的不是人呆的地方呢。
虽然他以前没上过船,可是跑过的地方多了,他见到过啊。
上了那船,疯掉都是你命好,有多少人有命跟着出去,没命回来的,所以呀,海底是最佳的毁尸灭迹场所。
就是不知道同样是打窝人,有没有和他一样遇到奇迹的。
要是有,是不是早就发家致富了?
赵东正天南海北的胡思乱想着,他爹就上来了。
“这一网上来的货还行,两三百块是有的,还得是这大船出深海,一网货就能抵得上家里那条船两天的收获都不止。”
“那比上一网好多了啊?”
“嗯,两三千斤也不少,咱们渔船出来就碰到鱼群,起点太高,现在才觉得少,其实我想想在码头听别的船老大说的,二三千斤和三四千斤的货,都是正常的,
咱们也平常心,别期待太高,能有现在的收获都是妈祖保佑,稳稳当当的作业,平平安安回去……。”
“嗯。”
赵东挑眉看他爹一眼,这老头子今天分享欲格外强烈呢?
自己也没说啥吧?
上来的这些鱼获也没有嫌弃少啊?
赵父也不管赵东,自顾自的说着,“都拖两天了,鱼仓里的货都装满了,现在这网收上来,估计都要堆在甲板上,得联系收鲜船过来收一趟。”
“啊,满了啊。”
赵东还真没去船舱,不过每天上来的鱼获他倒是一次不落的跑甲板上去看,上来多少货,大概多少钱,心里多少的有谱。
默算一下,这一网都收进去,可不就是差不多了么。
“那你连一下公用频道,联系收鲜船过来,就是附近海域没有也不要紧,下一网的货就堆在甲板上,反正没几个小时就卖了。”
收鲜船并不是你联系人家就立马过来,一条收鲜船要对接六七条渔船。
他们会按照就近路线,一条船一条船的收过来,有时候你早上联系的,他们晃晃悠悠的下午才能到。
尤其是装满货的收鲜船,重量在那摆着呢,想开快点都快不了。
所以都要打个提前量。
“嗯,我知道了,等会就连一下问问,我在看着安排,下面你大哥做的海鲜粥,去少吃一碗在睡。”
“知道了,你先连线吧,我下去了,估计等我睡醒了收鲜船差不多就到了。”
赵东双手揉搓了一下脸,先到甲板上,大姐夫抬头问他,“咱们还要在海上漂多久啊?”
太久没脚踏实地了,他觉得自己有点飘,而且还没有了时间观念。
在船上过得每一天,都像昨天……。
这时候又没有日历什么的,想要知道时间,还得去看赵东驾驶室的航海日志,上面记着时间日期还有渔船遇到的乱七八糟的事。
其中就包括看到不明亮光,赵东还给标记了*号。
意思是要注意。
然后就是一些哪个坐标,哪片海域上来了什么鱼获,哪里有岛礁,哪里有暗礁等等。
赵东提笔忘字,日志写的像鬼画糊一样,不过自己能看懂就行。
其他人也都抬头看赵东,这次出来和捞海蜇可不一样,捞海蜇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家里差不多。
“看天气吧,要是天气好就在捞两三天卖一次,然后慢慢返航往家里方向捞,差不多五天左右到家,捞上来的鱼获正好胖子给收了。”
这样他们出来差不多七八天左右,比原计划的多呆了三四天。
一听这话胖子可高兴坏了,“好好好,你是不知道,我看一网一网的捞上来这么多货,都要羡慕死了,幸好还有我的份。”
“行了,不和你们在这里东扯西扯了,我要收拾一下睡觉去了,这几把天真热!”
“还好吧,海上有风,还凉快点。”
赵东睡觉前想着,家里女人肯定等的心急了,还是要先回去一趟看看,然后暂时可能就不能出海了。
先是去老丈人家送节礼。
紧接着就是珍珠过周岁,完事就是中秋节,阿健家孩子满月,还有云水村妈祖巡游也得去……。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这么一算,玛德,回去都要忙到入冬了。